从杯弓蛇影开始穿梭成语世界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一章 阳剑诀和偶遇

    很快张德妙就通过了小桥走到了松林外。

    他将木牛放开:“去吧,自己先找点干草吃,松树皮松针都可以吃,吃好了后往自己肚子里割草。”

    “额儿啊~额儿啊~”

    木牛叫了两声就往草丛里头去了。

    张德妙则将自己带来的10条蛇扔了出去,交代他们警戒。

    并且吹了一声哨子将三只乌鸦叫了过来,让他们也在附近警戒,如果来人了好提示他。

    他自己计划练习一下剑术。

    本来他就琢磨了不少,后来成山后又向别人学了不少。

    他想着联系联系,自己琢磨出一套八仙剑法来玩儿。

    也算有始有终了。

    他去找木牛将自己做的木剑吐了出来。

    然后走进了松林之内,找了一个较为宽阔的地方。

    先将基础的刺、劈、挂、撩、云、架、点、崩等剑势练习了一遍。

    又回忆起了自己的八仙剑意。

    之前想的是以刺、挑、斩、劈、撩、抽、格挡、绞缠八个动作为基础各自发展出阴阳两套剑式。

    现在他见的多了就不这么想了,也不拘泥于一种基本剑式了。

    而是以八种心法为原则,施展变化。

    阴阳八种剑势各有心法,要能攻能防、能缠斗也能脱身。

    第一剑的阳剑式名字叫做“云霞出海曙”取旭日初升霞光四射之意。

    这一剑光明正大,纯以力压人,浩浩荡荡而出,人不可挡。

    张德妙运起气功内力,手持木剑向前冲出,只听得剑风烁烁刮人耳,只见得剑影绵绵晃人眼。

    这么一瞬间,不知多少剑向前刺出,一下将地上凸起的一块巨石吉成了碎块。

    碎块四下迸溅,张德妙身影游走不定,剑随身动,或拍或捣,或封或引,将石子全部击回了原处。

    这一剑乃是防御的阳剑式,名叫“波涛拍铁瓶”。形容就算你的攻击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天衣无缝,也不过在我这钢铁打造的瓶子里头瞎拍罢了。

    接着他又在各个大树之间来回纵横腾跃,手里提着的剑或刺或劈,只不过一击即去,端的是飘忽不定,变化莫测。

    而这一剑意在缠斗也在群斗,步于九宫七星之内,剑出上下八方之框。

    名字叫做“雪轻能覆地”雪花虽然很轻但是下起来却是躲不掉的,即使是大地也要全被覆盖。

    突然的,天地之间只剩下了在剑风影响下慢慢飘落的松针,而张德妙已经人影无踪了。

    这一剑叫做“天地风波平”乃是脱身之用的阳剑式。

    此乃阳剑四诀:

    云霞出海曙。波涛拍铁瓶。

    雪轻能覆地。天地风波平。

    这时候张德妙人已经到松林外头了。

    因为他听到了阳开泰三兄弟的叫声,有人来了。

    张德妙坐在松根上头看着木牛吃草,不一会儿桥的那边迎面走过来了两位老道。

    张德妙打量两位出家的老道,全都穿着蓝布道服,青布大领,全都是银髯过腹,面皮苍老,然而双眼神光内敛,一身仙风道骨一见就知道这是高人。

    于是张德妙起身计划上前打个招呼认识认识。

    说不定又是什么江湖上的朋友。

    “两位道爷哪里来?”

    二位老道士一看张德妙,长得倒是高大有神,只是衣着朴素,又看了看旁边的驴和卸在一旁的板车。

    心想这娃娃是哪家的?这么外向的吗?

    两位对视一眼,也好,既然这位这么活泼,就向这年轻人问问路吧。

    想着就向张德妙走来。

    二位道爷抬手施礼口念“无量福”向张德妙问到:

    “这位小朋友,我二人从东海而来正要归往河南。马上下午就要过去了,不知道天黑之前还能不能感到县城,麻烦小朋友指一下路吧。”

    张德妙一听就知道自己猜对了这俩老道士绝对是江湖中的高人。

    哪有这把年纪了还从东海往河南徒步旅行的普通道士啊?!

    还有不叫他“小施主”反而叫他“小朋友”。

    这用辞还挺讲究。

    心想,得遇高人我不能失之交臂,把两位留下吧。

    听听人家的见闻,我自己也见识见识。

    于是说到:“我看二位道爷神光内敛,呼吸若有若无,想必是不出世的高人。

    能够于二位道左相逢,是我张德妙的缘分。

    正好,这里距离县城可有段距离,二位道爷也甭找什么客栈了,不知道小朋友我能不能有幸招待招待二位道长。”

    二位道长对视一眼,其中一位说到:“小朋友眼力很高,恕我二人眼拙,不知道你师承何人?”

    “我师父是逍遥子,不过他老人家可不会功夫,教我的都是谋生的手艺,二位道长大概没有听说过他。

    不过我和铁爪飞鹰王好古老侠客,以及人称海内寻针波听令的镇东昆仑侠,司马南司马道长有些交情。

    故而也能认的高人。”

    张德妙跟两位老道长解释道。

    “原来如此。”两位一听,都是成名以久的老侠客,人品值得信赖。

    “他二人在附近吗?”

    “远了,现在估计到陕西了。不过他二人都还要回来。

    咱们回家坐下喝口水聊吧,您二位怎么看。”

    张德妙再次邀请到。

    两位想了想,也成,天色不早了,既然这位朋友也算半个江湖中人,而且这么热情,就算他心怀歹意自己两人的功夫也不怕,那就去吧。

    于是对张德妙说到:“那就打扰小朋友了。”

    “不打扰,不打扰,一点儿都不打扰。

    我因为打小就有头疼病所以不能远游。

    因此最喜欢接触像您二位这样的侠客剑客。

    听听外面的风俗人情,山川河流,也算是弥补遗憾了。”

    说着张德妙告罪到:“二位道长等我一下,我将这驴车弄好。”

    说罢将木牛拴上了板车,让后在一旁薅了几把干草铺在了车上。

    “二位道长不嫌弃的话上车做吧。我家就在那个村子。”

    张德妙指了指松林村说到。

    两为老道士也不矫情,上板车做了下来。

    张德妙一拍木牛的屁股说到:“木牛回家!”

    木牛也不用缰绳,“额儿啊~额儿啊”的回应了两声就往家走去。

    二位道长见此也很是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