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再相见
繁体版

第二章 我自故乡来 犹记故乡事

    “妈!”

    走到家门口,辛夷大叫一声。

    妈妈打开门:“放学啦。”

    “嗯。”

    “去洗洗手,先喝点水,我给你准备了水果。”

    “嗯。”

    辛夷低下头,悄悄掩住眼底的激动和湿润,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嗯”。转身去厨房洗手……

    记忆中的妈妈虽比同龄人看着年轻,但毕竟小60了,脸上有的是岁月的痕迹,青丝中也难免夹杂着些许白发。日常拔除白发,曾是妈妈最后的倔强……

    而现在,妈妈仍然是一头黑发,年轻漂亮的妈妈……

    就像刚才下班路上那个自己……

    是什么时候,妈妈开始变老的呢?

    脑海中忽然浮起了一句话:“妈妈是个美人,岁月你别伤害她”……

    “嗒!”一声响亮清脆的弹舌音响起,辛夷知道是对门家的辉哥哥放学了……

    不同于辛夷走到门口大叫一声“妈”,辉哥哥告知他丨妈他放学了的方式,是用弹舌音,对,弹舌!“嗒!”

    每当听到这响亮的弹舌音,张姨就会给辉哥哥开门……

    直到有一天,张姨觉得辉哥哥“嗒嗒的”好像在唤狗,发了一顿火,大哭了一通,辉哥哥再也不弹舌开门了……

    又听到这熟悉的弹舌音,“噗嗤”辛夷没忍住,笑了出来,她的心情也随着这笑声,明媚了起来……

    辛夷走进客厅,妈妈正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线,看样子是在用拆过、烫过的毛线织一条毛裤。

    辛夷小时候特别喜欢穿妈妈织的毛衣、毛裤,老师、同学都夸她的毛衣漂亮,款式新颖,配色好看。辛夷也穿得骄傲。

    可自从上初二后,辛夷就开始嫌弃了,秋裤都不会穿,更别提穿毛裤了。

    那个时候,甚至就连“秋裤”这个词都不会出现在她的嘴里,和同学们聊天时会用“衬裤”来代替。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潮人宁可冻死,也不会穿秋裤的。潮吧?那会儿是挺“朝”的……

    但妈妈觉得自己织的更保暖,所以一有空时,还会给自己或辛夷的爸爸织一些穿。

    辛夷宛然一笑,并没有直接走过去坐到妈妈身边,而是先走到电视旁边的日历上看了一眼。

    辛夷知道爸爸有买日历的习惯,每年年前,爸爸早早就会去集市上提前买好新一年的日历……

    日历是一天一页的那种,过一天撕掉一页,非常方便辛夷清楚的知道今天的日子。

    2002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三。

    而辛夷下班前的今天恰恰是——2022年9月19日。

    二十年!整整二十年!现在的她15岁!15岁!

    辛夷走到妈妈的身旁坐下,拿起妈妈洗好的葡萄随便吃了几颗,对妈妈说:“我写作业去了……”

    老式的楼房,公摊面积很小,虽然只有80平,但房子却很宽敞,三室一厅,爸妈住着一间大卧室,辛夷自己占着两间小卧室,一间做卧室,一间做书房,卧室和书房连着,像个套间。

    辛夷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辛夷记得以前每次放学回家,她都会借着吃水果的功夫磨磨唧唧的多看一会儿电视。爸妈不会因为这个说她,反倒是她想看会儿什么,从来都不和她争台。辛夷自己也有分寸,休息够了就会认认真真的去完成作业。

    而今天,“写作业”只是个借口……

    今晚,她需要独处的空间。

    真的是回来了吗?真的是回来了吗?

    几乎是一夜无眠,凌晨3-4点钟,辛夷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清晨6点,妈妈喊辛夷起床吃饭。

    早晨的时间很紧凑,辛夷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5分收拾好床铺穿戴整齐,6点10分洗漱完毕,6点15分吃完妈妈准备好的早餐,出门,半走半跑的去校车点赶6点30的校车。

    校车是厂里安排的,免费接送职工子女,一共两辆,一天四趟。早晨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

    晚饭时间短,因为还有晚自习,晚饭不回家吃,自己在学校解决,可以吃食堂,也可以自己在外面吃。

    两辆校车间隔一般不超过5分钟,如果不慎错过了一辆,还可以等另一辆。如果两辆校车都错过了可以等公交,不想花钱也可以11路(步行)。

    辛夷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真是不慎碰巧两辆校车都错过了,辛夷通常会选择11路,很多时候,等一趟公交的时间她可以走2-3站,这样美好的清晨,她不喜欢焦急地等待。

    如果11路,辛夷会选择一条僻静的小路,穿过公园、走过社区,顺便闻闻花香、看看落叶,等到了学校正好下早读,却不耽误第一节课。通常老师也不会刻意批评偶尔迟到的坐校车的通勤学生。

    等辛夷呼呼跑到校车站点时,发现这站没有等车的学生,不禁有些担忧,校车是走了一辆,还是,都走了……

    现在的她,似乎没有勇气一口气走那么远的路到学校。

    好在,辛夷看到了远处驶来的另一辆校车,这时身边又陆续来了几个等车的学生,因为有点晚了,都气喘吁吁的……

    校车在站点停定,辛夷站的位置冲着中门,辛夷向前快跑两步,从前门上车。校车三个门,中门腻歪,后门呛鼻子……

    哪怕是时隔二十年,某些情形还是那么记忆犹新。

    这趟校车空座不少,辛夷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顺便听听她们都聊些什么,方便尽早的融入……

    前门一般男生女生都有,有聊学习的,有聊班上新鲜事的,有聊传奇、CS的,还有聊QQ交友的,还有聊八卦的……因为坦荡也不太避讳司机,所以从前门上车。

    事实上,坐校车前门是最舒适的,这种校车很长,越往后会越颠,前面一点小小的波动,到后门时,感觉都能颠起来……

    中门一般会有些早恋的或者暧昧的,虽然只要他们不太出格,司机也不管他们,但毕竟司机是成年人,是长辈,他们还是本能的选择尽量远离司机的视线。

    中门附近有车厢接口,遇到上下坡或者拐弯时就会有些不稳。昨天晚上辛夷和张莎就是因为校车赶的不及时,匆匆从中门挤上车,才在意外颠簸后摔倒,以至于后面,辛夷还“滚了个蛋儿”……

    所以他们常躲在后门,人稍微多点的时候,司机一般看不到车尾……

    昨晚几乎没睡,随着校车的颠簸,辛夷面上有些昏昏欲睡,却又困又有瘾,鼓励自己强打起精神,竖耳听着身旁的少年们侃侃而谈……

    她想快点融入他们……

    校车行了两站,到达三区——张莎住的那个小区的停车点。文慧上车,径直走到辛夷身边坐下。

    “嗨!”文慧坐下后随口和辛夷打了个招呼。

    文慧是辛夷的初中同班同学,关系一直不错,高中虽没分到一个班,却未影响到她们的关系,反而让文慧认识了和辛夷同班的张莎。张莎是她俩上高中后才认识的,初中时文慧和辛夷在一中,张莎上的二中初中部。

    “没和张莎一起啊?”辛夷随口问道。

    “没看见她,可能坐上一趟校车走了……”文慧大啦啦的回答。

    辛夷却忽然觉得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好……辛夷有些尴尬,她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现在……

    文慧并没看出或感受到辛夷的异样,一点也没尴尬,笑着和她分享昨晚她做完作业后看的那一会儿电视剧……

    这剧辛夷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只能笑着说自己还没看过,问她好不好看,让她给自己讲讲……

    一路上文慧从那部电视剧说道剧里的演员,从剧里的演员说到自己的偶像,又从她的偶像说到了她班里的男生,最后又说到她们年级里长得还算是比较帅的几个男生……

    吧啦吧啦……辛夷心中因多虑引起的那点尴尬,在不知不觉中已完全消失,纵使相隔20年,她们依旧可以谈笑风生,像从前一样……

    这就是真正的朋友吧……

    辛夷听得开怀,时而大笑,到了站点居然不困了……

    校车在终点站的广场上停靠,大伙儿一拥而下,拥挤却有秩序……

    辛夷和文慧等大家都下车后,才在最后下车。

    下车后有两条路可以到学校,一条是山路,沿着台阶一直向上,最后穿过一段稍有些崎岖的小路,便会豁然开朗,经过操场,到达学校;另一条是商业街,要先右行从小路爬台阶拐到商业街上,再走一条巨长又陡的上坡公路,径直到达学校。

    两条路用时基本一致,走哪条路,全凭心情。但仔细想想,她们好像上学时一般走山路居多,放学时一般走商业街居多。

    可现在辛夷迫切的想看看那条曾经熟悉的街道和记忆中是否相同。“今天咱们走商业街吧!”辛夷对文慧说。

    “好啊”文慧想都没想脱口答应。

    时间还早,道路两旁的商铺几乎还都没开门。虽然是行走在商业街上,但仍觉得十分安静,并不喧闹。

    两侧商业街的后面是居民楼,住在这片的学生,有的步行上学,有的骑自行车。但这条公路坡幅度较大,上坡不易,所以住在这附近的学生步行的要多一些。

    可他们却也错过了放学路上自行车下坡时的畅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