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风云独照我
繁体版

13:审药箱(二)

    但是想到把自己一路带到这里的铜镜妖,明白无误地证明铜头铁太岁刘洪的刻舟镜就在这里,他心中急转,想到一种可能,于是连忙道:“老先生且慢判定!这刻舟镜不是普通的镜子,乃是法宝,可能自身会有形体变化也说不定!”

    他扭扭身子,说道:“我随身带了一个布包,里面有一只小妖,正是刻舟镜里温养出来的。如果这铜镜是我所说的那一块,那么只要我念动咒语,这小妖自然会对温养它的铜镜有所感应。如此自然不难证明,这镜子就是我的刻舟镜!现在藏着小妖的布包就在我怀里,您可以一试!”

    “哦?竟然是铜镜妖?这东西倒也稀罕。”老头不住的点头,显然知道铜镜妖的情况,“如果你所言不虚,那这样倒是能证明的。”

    张十三一听两个人在说什么自己听不懂的东西,把脑袋一拨浪,插话道:“老爷子!我是不懂这些什么神神鬼鬼的,但是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更有钱的能让磨推鬼!这什么妖都是他养的,还不是他让去哪就去哪啊?这不是坑了我吗?”

    老头失笑道:“小朋友,你是不知道,这铜镜乃是咱们道门常用的照妖鉴鬼之物。你看谁家惹了小鬼小妖,就在家门口挂个镜子,这些东西就不敢进门了。所以,一般的妖物遇到镜子跑都来不及,怎么会随便往镜子里去呢?不过有一些铜镜因为各种原因,会自行温养铜镜妖。”

    老头看了一眼兆喜。继续说道:“这种小妖没有实体,以镜为家,平时就寄身在镜子里。铜镜妖离不开温养自己的镜子,它如果离开镜子距离太远,或者离开的时间太久,就会渐渐消散。于是就常有人利用这一点,把铜镜和贵重物品放在一起,而自己随身携带铜镜妖,万一物品丢失,只要念咒语催发铜镜妖,就会指示温养它的铜镜的方向了。”

    老头说到这里,转向张十三说:“铜镜妖只会找属于自己的那个镜子,不会乱跑的,这做不了假,你放心就是。”

    张十三听老头子这么说,就有点心虚了。

    今天这一会儿的功夫,从喜鹊飞进山神庙变成眼前这个鸟人,到老头子一把金刀飞起来就将这鸟人制住,发生的一切都让素来不信鬼神的张十三有些恍惚,难道真有什么铜镜妖?

    不过张十三胆子大,人也光棍,他心里想:“万一这家伙真弄出他说的什么小妖找镜子,那这么好的镜子可就归他了!不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绝对不能赔钱赔到舅舅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拼一把!”

    当时把心一横,张十三对着老头一拱手,理直气壮地说道:“老爷子,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我怕他偷偷做什么手脚伤着您。您老在这歇着,我年轻力壮不怕邪,帮您先检查检查他说的小妖到底有还是没有!”

    老头子看着眼前憨厚老实的年轻人,听他说话语气恳切,内容顺耳,于是点头同意。

    张十三三步并作两步就来到兆喜近前,问道:“鸟人!你说的小妖在哪里?”

    兆喜听他又叫自己鸟人,就想发作,但是四肢都动不了,也只能再次忍住心中的怒气说:“我怀里,有个小包,你把包拿出来就是。”

    张十三壮了壮胆,双手慢慢伸进兆喜怀中抠抠摸摸,发现除了鼓鼓囊囊的一个布包,没有别的东西。

    张十三心想:“估计就在这布包里面了。不管是不是真有,我打开个口子也能把他放跑了,然后就说是他自己没拴好包,等下死无对证,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打定主意之后,张十三用手把布包的扣子解开一个。随着布包打开,一般人眼睛很难看到的一股淡淡黑气从布包里飞出。

    奇怪的是,黑气刚飞出一点,竟然一下子汇入了缠住兆喜脖子的那股黑气内,消失不见。

    老头在看到飞出来的黑气的时候,眼睛瞬间亮起一道光,又瞬间暗淡了下去。

    而兆喜整个人侧躺着,因为角度问题根本没发现这些。

    ——————

    张十三把布包打开晾了好一会儿,还拿嘴巴“呼!呼!”地吹了几下。寻思着应该差不多了,这才把布包的扣子扎好,然后装模做样地问兆喜:“在哪里呢?”

    兆喜气大了:“我怀里就那一个布包,你还找不到吗?”

    张十三连忙接过兆喜的话头说:“哎,找到了!还挺难找的!”

    然后从兆喜怀里把布包拿出来,又故意把布包往兆喜眼前一晃,说道:“是这个吧?”

    兆喜一看,正是装铜镜妖的布包,不疑有他,他伸着脖子望向老头子,说道:“这里装的就是铜镜妖,在下现在要念咒做法。”

    老头听懂了兆喜的意思,点点头,抬起右手,右手中指食指伸直,大拇指搭在无名指和小指上,极迅速地掐了一个剑诀。

    他口中轻轻说道:“缩!”,剑诀一点,缠住乌兆喜脖子的那道黑气就缩回金刀刀柄上雕刻的那颗鬼头里。

    乌兆喜感觉自己的脖子恢复了知觉,他定定神,开始念起了差遣铜镜妖的咒语:

    “有何小妖,群聚为场。

    吾今召汝,一如奉行。

    速须远去,不得久停,

    急急如律令。”

    张十三右手提着布包站在他身边,装作若无其事,其实心里紧张的要命。

    兆喜很快念完了咒语,但是布包没有任何反应。

    兆喜心想,“难道我念错了?”赶紧又念了一遍,还是没有反应。

    连续念了三遍,布包还是那个样子,兆喜头上就冒汗了。

    张十三一看就明白了,看来那个什么妖真让自己放跑了,他嘴上可就不饶人了:“鸟人,你的妖呢?你看你说的还挺像真的似的,咱们都差点让你骗了!”

    老头见状,叹了口气说:“好了,这位道友,这面铜镜,与你所说的“刻舟镜”,无论外形还是功能,都实难相符。”

    张十三赶紧落井下石:“就是嘛!老爷子,我都说了这是我的东西,你看,怎么样?”

    老头想了想,又问兆喜:“道友,你说这包里还有何物?”

    兆喜还没有从铜镜妖失灵的打击中完全清醒,忽然听到老头问自己,心想,“听老头的意思,这箱子里还有东西?这是刘洪的箱子,我怎么知道还有什么?但是这话不能说出来啊!”于是面露难色。

    张十三当混混这么多年,察言观色的功夫那是极好的,一看乌兆喜面露难色,就知道这阴郁男子说不出来了,自己必须趁他病,要他命!

    于是他一蹦三尺高,跳起来就喊:“老爷子!你看他都不知道箱子里还有什么!这能是他的箱子吗!这明显是胡诌!这箱子是我的!是我的!”

    兆喜听张十三这么说,也一时语塞。

    老头转头问张十三:“那小朋友你说,里面还有什么?”

    张十三心里说话:这最后一件东西,可不能说的含含糊糊的,必须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于是他眼珠一转道:“那里面还有一本书,蓝绸子包面的,是长清县码头旁边小道观里算命的杨半仙的东西,他让我帮他保管几天。我不认识字,也不知道是什么书。老爷子不信,我可以带你去找杨半仙当面对质。”

    看他说的理直气壮,有人有名,还能对质,好像真的一样。

    其实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这杨半仙是长清县里有名的神棍,他和张十三臭味相投,一起做过不少“生意”。两个人互相打掩护、讲故事不是一两次,即便去当面对质,张十三相信以杨半仙和自己的默契,也能给自己圆场。

    老头子认识字,从箱子里把那本蓝绸子面的书拿出来,看那书名,乃是《西京梦华录》,随手翻了翻,知道是写古时还有前朝一些故事的闲书,没什么奇怪的,可能来历确实如张十三所说。

    他闭目思量了一会儿,睁开眼就对乌兆喜一拱手,说:“道友,箱子里三件东西,你只有一件说的准确,看来这箱子不能是你的。”

    兆喜闻言不住的挣扎:“这位前辈!那箱子和蜃珠母确实是在下的,乃是昨夜所丢失,在下半句虚言都没有啊!”

    见老头面无表情,兆喜深陷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