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人之下走通逆生路
繁体版

第五章 思索

    左若童在听完水云的话后,微微皱了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轻声问道:

    “还有别的不同之处吗?或者,他是否曾与修行之人有过交集?”

    水云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后恭敬地回答道:“回师傅,据我所知,并无此事。难道那小子身上隐藏着什么秘密?”

    左若童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特别的倒没有,只是今日在下院偶见那小子身上有一丝微弱炁的波动。若非你所言,他未曾接触过他人,那他或许便是天生的异人,或是在不经意间得到了照的眷顾。”

    水云听罢,不禁露出惊讶之色,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师傅,这怎么可能?我观察了他一周有余,却未曾察觉到任何异常。”

    左若童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一丝责备:“水云,你对炁的感知还是太过迟钝。你如今已在一重境界徘徊数年,仍未能突破至二重,难道要为师亲自助你一臂之力吗?”

    水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他挠了挠头,带着一丝腼腆:“师傅,这也不能全怪弟子。弟子愚钝,您是知道的。不过,近日弟子有了新的领悟,相信不久便能突破至二重。若师傅无其他吩咐,弟子先行告退。”

    言毕,水云未等师傅回应,便匆忙退出了正殿,似乎生怕师傅会提出更多的要求。

    左若童望着水云离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心中暗想,水云这孩子,除了性子过于直率,其他方面都很不错。天赋虽不算出众,但突破二重还是有望的。若能再稳重一些,未来定能有所成就。

    随着水云匆匆离开大殿,殿内只剩下左若童一人,左若童盘坐在蒲团之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时间在悄悄的流逝,随着刘德水最后一桶水倒入水缸中。夜色的降临,下院的四人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

    刘德水和陆瑾似乎被疲惫所征服,早早地沉入了梦乡,他们的鼾声此起彼伏,如同夜晚的和声。

    陆云静静地躺在床上,目光透过窗户,凝视着夜空中的星辰,正准备开始他每日的修行。

    然而,就在这宁静的时刻,李慕玄的声音轻柔地打破了夜的寂静。

    “陆云,你似乎还未打算入睡,何

    不与我共度这宁静的夜晚,聊聊天如何?”李慕玄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音量,以免打扰到已经入睡的同伴。

    陆云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当然可以,不过,我们该聊些什么话题呢?”

    “不如就聊聊三一门的考核吧。以你的聪明才智,我相信你心中定有独到的见解。”李慕玄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挑战,

    他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充满了自信。陆云轻声一笑,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超出年龄的沉稳:“哦,慕玄兄,你过誉了。不过,我确实有些想法。与你相比,我不敢妄自尊大,但我愿意分享我

    的一些浅见。”

    李慕玄的嘴角勾起一抹自负的微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傲气的光芒:“那你是怎么想的呢?按照我们之前的讨论,我认为三一门考核的并不是坚韧不拔的性格或天赋异禀之人。或者说,这两者并不是考核的重点。

    三一门所看重的,应该是别的什么。你认为呢,陆云?你们比我早进入下院,以你的才智,定能洞察其中的奥秘!”

    陆云沉思片刻,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我也只是猜想,对于追求术法的门派来说,坚韧和天赋或许是考核的重点。但对于追求道的玄门而言,这些可能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玄门更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因为得道成仙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术法,不过是求道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李慕玄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认同的光芒,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显露出他内心的思索。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够理解陆云话语中的深意,但他对玄门的了解,却只是冰山一角。

    “我的想法与你相差无几。大多数玄门在选择弟子时,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李慕玄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但我相信,真正的三一门考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深奥。”

    听着李慕玄的话语,陆云的心中渐渐勾勒出了对方性格的轮廓。

    李慕玄的聪明伶俐不假,他的才智如同锋利的剑刃,总能在讨论中一针见血。

    然而,在对事物的深刻认知上,陆云感到李慕玄似乎总是被一层无形的面纱所遮蔽,这层面纱,便是他过分重视的面子问题。

    陆云意识到,尽管李慕玄在表面上对各种情况应对自如,但其实他的思考往往受限于对自身形象的维护,这使得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完全摆脱成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

    李慕玄的自负,如同一道高墙,既保护了他的自尊,也限制了他视野的广度。

    陆云在心中轻轻叹息,然后平静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探究的语气。

    “李慕玄,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李慕玄微微一愣,眉头轻蹙,似乎被陆云突如其来的问题所困惑。他的目光在陆云的脸上徘徊,试图捕捉到问题的深意。

    “‘何为师?””李慕玄重复着陆云的问题,语速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心中仔细咀嚼。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似乎在寻找这个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的意义,以及它与考核之间的潜在联系。

    陆云静静地等待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期待,期待着李慕玄能够透过表象,洞察到更深层次的真理。

    对于何为师这几个字李慕玄他是知道的。他思考的的是这与考核有什么关系。

    李慕玄思考片刻开口回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陆云兄这与考核有什么关联吗?

    师者,乃道德之楷模,学问之传承,疑惑之解铃人也。其责有三,各有其重:

    一曰传道,师者以身作则,传授仁义礼智信,引导弟子步入正途,树立德行之本。

    二曰受业,师者博学多识,传授六艺五经,使弟子得以汲取知识之泉,掌握技艺之精。

    三日解惑,师者洞察秋毫,解弟子之疑难,启其心智,促其思索,以通晓事理。

    师者之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者之行,如北斗指南,引领迷津。弟子之成长,师者功不可没。非但传授诗书礼仪,亦铸就品德,启迪智慧,促进弟子之全面发展。

    陆云并未直接回应李慕玄的疑问,而是似有所思地继续他的论述,他的声音平静而深沉,如同夜色中的一缕清风。

    “你不觉得,作为师傅,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吗?”陆云的目光如同穿透了时空,凝视着李慕玄,“而徒弟,在我们的传统中,往往被视为儿子,继承着师傅的衣钵,承载着师傅的期望和梦想。”

    陆云稍稍停顿,然后话锋一转,回到了他们先前讨论的话题上:“说回考核,

    考核之于我们,或许不仅仅是一场对知

    识和技能的检验,它更像是一场……”

    李慕玄听出了陆云话中的深意,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他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陆云已经轻轻合上了双眼,似乎已经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梦境之中。

    李慕玄的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发出声音。他也理解了陆云未尽之言中的含义。

    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将心中的疑问和思考暂时搁置,转而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独自探索着考核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