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繁体版

第二章 没用的系统 今后的出路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在黑暗走向深渊,最后失足落下,固然可能会令后来者惋惜。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无太多恐惧。

    但若是明知自己走向了一条死路,却仍然没有别的办法时,才是最令人绝望的事。

    对于现在的朱常洛来说,就是后者。

    虽然他两个时辰之前,还不知道自己正在走向深渊。

    方才在被父皇陛下昭入西暖阁听旨之时,他的的耳边突然传来了诡异的声音:

    “‘人生体验系统’是否绑定?”

    鬼使神差之下,他选择了是。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真真正正地体验了一次“人生”,一次二十一世纪——当今五百余年之后的一次人生。

    他出生在一个继承大明领土的国度,他知道了大明朝最终亡于清、顺,也看到过那句“明实亡于万历。”

    在那个国度,没有皇帝,也没有太子。

    但这个国度里一般的百姓的物质生活都远超于自己这个大明朝的太子。

    千里之外可以传信,千里之途一日便至。

    说实话,“此间乐,不思明”。

    可终究还是回来了,回到了大明朝继续做这个不受万历爷宠爱的太子。

    最离谱的是,体验了二十一世纪平凡人的一生所花费的时间,在大明朝只是一两秒罢了——二十一世纪那个国度的时间计量单位。

    在那个国度,他喜欢学习历史,尤其是明朝的历史,他如饥似渴地浏览着资料,幻想了无数次重回大明朝之后如何大展拳脚,强国富民。

    可真回来了,面对目前的局面,却仍然是一筹莫展。

    “系统系统,我还能体验别的人生吗?”

    朱常洛在心中狂呼。

    “可以。”诡异的声音如是回应。

    “那怎么体验别的人生?”

    “抽奖。”

    “那怎么抽奖啊?”

    ……

    “喂?还在吗?”

    ……

    “喂喂喂?”

    ……

    ……

    “太子爷,咱,回宫?”

    太监王安小跑而来,看自己太子爷低头沉思着什么,脸色时阴时雨,犹豫片刻,还是轻声问道。

    “去慈宁宫。”朱常洛道。

    李太后住在慈宁宫,慈宁宫就是去找大母。

    “是。”

    王安赶忙挥手,招呼抬肩舆的,服侍着太子爷上了。

    肩舆就是简易版的轿子,两个滑杆中间有一轿子,前后有人往肩上一抗,就走啦。

    朱常洛眉头微皱,这排场是大,但确实是不如二十一世纪的汽车做着舒服。

    “大伴,麻烦你立刻回趟慈庆宫,把咱们东宫年轻力壮的都赏些钱,集中约束一下,不要让他们出去惹事生非。”

    慈庆宫就是朱常洛现在住的地方,俗话中的东宫。

    “太子爷,这您放心,没人敢给您惹事的。”王安挠了挠头,笑道。

    是啊,俗话说狗仗人势,朱常洛这个当主子的都没势力,东宫里还有谁去惹事生非,那不是活腻味了吗?

    “立刻去,有用,行事小心些。”朱常洛拖长了声音,意味深长地道。

    “得嘞,奴婢这就去。”王安见太子爷坚持,虽是不解,但也照做了。

    可不知为何,王安离去刚走两步就变成了快步小跑,一溜烟儿就没影儿了。

    ……

    去慈宁宫的路上,朱常洛低头沉思,继续想着自己今后的出路。

    如果是放俩时辰之前的自己,前脚出了启祥宫,后脚就回慈庆宫,里面一窝,哪儿也不去。

    努力生白白胖胖的大皇孙。

    顶多过几个时辰探望一下父皇陛下,尽几分孝道。

    老子死了就当天子,老子活着就当太子。

    老老实实地不惹事,就是郑妃和福王也无法轻易撼动自己的位子。

    是的,福王,郑妃所出三子,去年被封为福王,尚未就藩。

    可这知道了五百年后历史走向的他,当然不甘于让历史重演,枯等二十年后在登基。

    做一个“一月皇帝”。

    然后在地下看着自己那努力半天生出来白白胖胖的儿子,吊死在梅山那棵歪脖子老树上。

    达成大明终章:

    “结局一根绳”成就。

    趁着这次父皇陛下病危,要做些什么。

    那,又要怎么做呢?

    又能怎么做呢?

    ……

    慈宁宫

    李太后听报太子殿下来问安,确实吃了一惊,急忙差人请进来。

    虽说太子之母王氏曾是自己这儿的宫女,关系亲密,对于立长子为太子一事上,自己更是坚决地站在长子这一派,但是朱常洛和自己的往来并不密切。

    上次来问安是不久前朱常洛大婚后,再之前却不太记得了。

    朱常洛口称“长孙常洛”,规规矩矩地给大母请了安。

    “快坐快坐。”李太后五十岁出头,长居宫中,礼佛敬祖,一脸慈悲相。

    “这一会儿,你父皇身体可还好?”

    “好些了。”看着大母脸上的愁容不减,朱常洛不忍,又道,“出来时遇到太医,说等明儿早,父皇陛下的身体就能康健。”

    “呵,哪个太医敢和你夸口皇帝明儿早能好,倒不怕……”李太后说一半住了嘴。

    吞下去那般准是说太医怕万历爷明儿好不了,一气之下把他剐了。

    念佛之人最重因果,说出后半句话就近乎诅咒。

    朱常洛心下发苦,但见李太后脸上愁容略减。

    “要是能好,我也就放心了。”李太后喝了口水,上下打量着朱常洛,

    “我和你母亲都是苦命人出身,

    就盼着望着自己孩子能有点儿出息,

    你父皇十六岁大婚,我才放心搬来慈宁宫养老。

    你今年二十,也要为人父母。你母亲见到了,定然欢喜。”

    朱常洛心中一酸,母亲仍居冷宫,不得父皇喜爱,等闲也难得见上一面。

    李太后也知道此情,饶是强硬如她,宠幸哪个妃子是皇帝私事,也不能过分逼迫。

    “常洛,这两日要多留神留心,多照顾你的父皇,

    如若有什么为难之事,也可差人来慈宁宫寻我商量。”

    李太后又道。

    万历爷若是安康,又有什么为难之事,李太后言下,便是指万历爷真去见他爷爷了。

    朱常洛听了李太后许诺,连忙应了下来。

    又说了几句“父皇陛下嘱托他常来看望大母”等家常话,便告别了李太后。

    “这孩儿,今儿倒是机灵。”李太后看着朱常洛远去的背景,一边儿盘着佛珠一边儿心中思索,突然招呼手下宫女道,

    “去查,有没有一位太医说过,我皇儿的病明天就好。”

    离了慈宁宫,朱常洛做在肩舆之上,心中后悔。

    倒不是后悔和大母说了明天父皇陛下能好,引得老人家怀疑。

    却是后悔自己没有早一些来抱这个大腿。

    不论是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资料还是他的亲身经历来看,李太后都是坚定地支持着自己的。

    若是抱上了这个大腿,后宫可以说是平趟,即便是当今最得宠的郑妃又有何惧?

    可他真的能抱这条大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