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罗斯挖土
繁体版

043 地雷、头盔

    前方就是一个泥潭,对于这样的地方,正常人肯定是敬而远之。可是挖土党多半喜欢这样的地方,这里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的东西,泥潭能够保存一些好东西。

    乍一看面积,泥潭的面积也就是不到三平米的样子。但是到底有多深,这就很难说了。

    李维就站在泥潭前,集中注意力开始观察起来了。

    在他的视野里,很多的图像开始清晰起来了。枯枝败叶、垃圾塑料等等,这都可以不在乎。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来,只是人迹罕至而已。

    一米深没有发现、两米深依然没有发现,三米深度依然没能找到什么。

    站在那里的李维犹如木桩,还在继续观察着。三米深看不到东西,那就朝着五米深、六米深的深度看。极限深度在十米左右呢,说不定可以看出来一些东西。

    忽然间李维看到了东西,方方正正的木头盒子出现了,一看就是弹药箱这些东西。而且还不只是一个,这是好几个都在一起呢。

    李维喃喃自语,“真要是子弹的话就没意思了,这东西不值钱。”

    这是实话,挖出来了子弹箱就是有些费力不讨好了。他不是视频博主,如果博主找到了弹药箱还能做个素材,但是李维不是啊,他看重的是价钱。

    李维还要继续观察,忽然间他在那几个木头盒子旁边发现了几个扁平的物体,横七竖八的歪在那里。

    仔细看着这些扁圆形状的物体,李维慢慢的也意识到了这到底是什么。

    反坦克地雷!

    靠,子弹没找到,但是找到了地雷这样让挖土党闻风丧胆的东西!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苏联时期的TM-46防坦克地雷。扁圆的形状,大概是三十厘米×九厘米的样子。重量的话按照一些资料是全重在八公斤以上,这东西很好认啊!

    “也不知道保险和引信还在不在。”李维心里头有些发怵了,“那么多挖土党挖出来地雷、炸药,没想到让我给找到了。这些东西有些还能被引爆,不过这些可能不太能直接爆炸吧!”

    看着那些箱子,李维猜测这里头很有可能也都是反坦克地雷了。

    这些东西挖出来的话还是值点钱的,只要去掉引信、炸药就行了,还是有些人愿意收藏。

    只是风险有点大啊,挖土党遇到了这类东西也不足为奇。也有人特别倒霉碰到这些东西没了性命的,只不过这也是极小概率的事情。

    毕竟这些东西都超过了半个世纪,有常年被埋在水下、地里,腐蚀的也比较厉害。

    算了,暂时先不挖,挖了也没什么好处,风险有些大、也不会处理,关键是卖不出一个好价钱。再者就是现在也没有潜水设备,挖这么大的一个泥潭耗时费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做出了这样的决断之后,李维心里头就踏实了许多,也不需要再多想其他的事情了。踏踏实实的继续接下来的寻宝也就行了,不是每一次看到了一些东西都要挖出来。

    看似有所发现,可是又没有实际的收获。

    这原本是令人郁闷的事,可是往好处想,那就是选择来到这片区域的决定是正确的。这里就是曾经的战场,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争。

    因为种种原因,那些武器弹药甚至都没有来得及使用或者转移就被遗弃在这里了。

    这对李维来说就是更好的消息了,倘若运气好一点的话,接下来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现在找到的这一堆反坦克地雷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这里肯定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在等待着他去寻找。下一次的发现,未必就都是一些危险、致命,但是不值钱的东西了。

    上报之类的事情就算了,俄罗斯这边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这样的荒郊野岭的,只要不是一些明显的人类活动区域,政府方面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销毁这些二战时期的武器。

    就让它们继续在泥潭里好了,暂时看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危险。

    想到这些,李维心里也安稳了不少,底气都足了很多。

    绕过泥潭继续向前走,地面更加泥泞不堪了,李维仔细的观察着四周。他不会选择灌木丛生的地方开始挖掘,而是找相对开阔的地方寻找。

    仔细的观察着,大多数时候都是失败了,而也有一些有收获的时刻。

    持续观察的李维忽然有了发现,他在土下看到了一支头盔。

    深度也就是一米左右,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赶紧给挖出来再说,头盔在收藏市场上不算是特别值钱,不过也有一定的价值。

    真要说起来,收藏市场上如果是头盔上有着类似于‘SS’的标志,那就要值钱一些。这是党卫军的标志,尤其是骷髅师,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更高。

    只不过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基本上是找不到党卫军的东西,哪怕党卫军也曾被调去进攻苏联。

    李维现在也很期待,他觉得这大概率是德国M35型钢盔。

    这一型头盔在二战爆发前,M35型钢盔最大出口订单的买家便是中国和西班牙政府,‘德械师’基本都是这一型头盔。

    不过也有可能是M40,这一款是根据M35改进的,1940年开始装备。而后续的M42是二战中最普及的钢盔,只不过那时候德国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基本上都被包围了,补给都很难送上来。

    而苏联在二战时期主要的是SSH36和SSH39型、SSH40系列钢盔,看着像是被切成一半的西瓜,帽沿比较有特色的波浪式。看起来比较简单,不过据说性能非常不错。

    而现在看到的这支头盔明显不是苏联头盔的风格,那就是德国头盔的概率更大了。

    先别说那么多了,挖出来再说!

    李维取出腰间挂着的多功能军用铲,开始挖土了,挖土党的工作就是这样。

    “看着不像是有弹孔,千万不要有弹孔!”李维一边挖土,一边喋喋不休,“有弹孔也没关系,只要毁坏的不厉害就行。有些人就喜欢有弹孔的钢盔,说是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性!”

    挖土党李维在乎的是值不值钱,战争的残酷性等等暂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来到谢腊菲莫维奇挖土寻宝,到目前还是一无所获呢,哪怕只是一个钢盔,那也算是取得了开门红。

    只要开张了就行,开张了意味着后续会有机会取得更多的收获!

    一米深的深度不算什么,也不排除泥土比较松软好挖的因素。

    总算是将锈迹斑斑的圆泥球给挖出来了,李维双手合十,“我虽然看了一遍,没看到有头骨。你可千万不要给我惊喜,我现在还没做好挖出来一个死人脑袋的心理准备!”

    还不够虔诚,李维继续祈祷,“玉皇大帝、三清四御,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保佑我工作顺利!”

    祈祷结束,李维小心的用一根木棍戳着头盔的底部。木棍轻松的插入了泥土里,李维那颗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了。

    这就好,没有来一个重磅刺激,可以好好的清理了。

    将一坨坨泥土给挖掉,头盔也慢慢的清楚起来了。虽然锈迹斑斑的,可是也能确定这就是德制钢盔。

    仔细的研究一番,这一顶头盔看起来非常完好,没有弹孔。而钢盔两侧各自打了个通风孔,也确定了这就是M40。M35和M40几乎一个模样,只是辨别也比较简单,外观上最大的不同便是将头盔侧面的透气孔由可插拔式变成一体式。

    “还行!”李维拎着头盔,笑的挺开心,“看到了地雷,挖到了钢盔,这里选的不错。”

    而且根据地雷保存完好、钢盔的主人似乎也只是丢失了头盔,说明这里是苏军和纳粹争夺阵地,这里是反复易手。

    战斗激烈?

    落荒而逃?

    不管怎么样,希望那都是快速撤离,这样才有可能遗留下来一些比较完整无损的武器装备,这样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