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我也叫刘辩
繁体版

180、难忘的新年之夜

    暗地打量三个孩子们,便见三人之中,最大的约有十五岁,最少的大概四、五岁,还有一人应有八、九岁之龄,却长得相当结实,乍一瞧去,都不像八岁娃儿……咳咳!

    摸了一摸鼻子,刘辩忍不住地多看了几眼八岁娃儿,心中无限感慨:总算见到你了,我的偶像!

    ——没错:倘若他没认错,那八岁娃儿应该就是诸葛亮,而十五岁的少年则是诸葛谨,至于最少的孩子,大约便是诸葛均了。

    至于诸葛三兄弟身边还站着两名标致的女孩子,刘辩却是忽略了……哪怕那两个女孩子应是诸葛亮的姐姐、诸葛谨的妹妹,那与刘辩有何干系?

    刘辩他还是觉得诸葛亮最好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小小年纪的娃儿浓眉大眼,唇红齿白,虽为男孩子,却有着女孩子的精致,已然初显俊俏和灵气,乌黑的双眼透着才气,明亮而纯真,特别神采飞扬。

    看着看着,刘辩都想上前与对方攀谈了。幸好诸葛玄作为袁术的属吏,且是这次参与祭祖盛典的陪同吏员们之一,惊奇道:

    “——堂兄!”

    嗯?

    刘辩愣了一愣,愣愣地望向诸葛玄,却见诸葛玄直视前方……不由地,刘辩顺势望去,只见诸葛三兄弟的身后,还站有诸葛珪,以及另一低调的妇人,许是诸葛玄的妻子?

    唔~彼时的诸葛玄还没儿女呀?

    再观诸葛珪,亦惊喜地面向诸葛玄,遥遥相望,朝诸葛玄拱了拱手。

    诸葛玄也没多想,当即就迈步,走到诸葛珪那里,与诸葛珪攀谈起来。

    看得刘辩心里痒痒:啊!我也想认识认识诸葛亮!

    哪怕诸葛亮还是娃儿,我也乐意!

    终归是受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诸葛亮高评价的影响,刘辩壮起胆子,先与曹操等人告别,约定晚上一起散行游玩,后才慢步走了过去,扬声道:

    “——敢问是诸葛珪先生吗?”

    诸葛珪听罢,便暂时与诸葛玄停止聊天,寻声地转向了他。

    他适时与诸葛珪对视,并露出一副“果然如此,没有看错”的惊喜表情,高兴道:“真是诸葛珪先生啊?——先前我还以为,是我眼花了!”

    诸葛珪连忙朝刘辩行礼。

    诸葛玄亦是。

    但却诸葛珪的儿女们除了略微懂事的长子,其余人则满头雾水,搞不清楚情况。

    诸葛珪一边向刘辩鞠躬,一边瞪向自家的儿女们,包括诸葛谨,低声道:“还不鞠躬行礼?——这人是渤海太守,是皇长子殿下啊!”

    “渤海太守?”诸葛谨抽了抽气,保持一张恭敬的笑脸,却暗地打量刘辩,默默地感叹:他就是皇长子殿下么?没想到我竟有幸能见到殿下……

    “诸位免礼。”刘辩也礼尚往来,朝诸葛珪一行人轻微地鞠躬,后直起腰来,忙作虚扶状儿,“早就听说诸葛珪先生你来了,就想拜访你,却一直不得空儿。”

    诸葛珪等人重新地站好。诸葛珪道:“多谢殿下记挂!殿下还能记得珪,珪已经很高兴了。”

    刘辩笑了一笑,又问:“先生几时来的?可还适应否?”

    “适应,适应,太适应了。”诸葛珪忙不迭地恭维,“南皮县发展得很好啊!一天一番变化,快得珪都认不出来了……这里不逊于洛阳啊!”

    这次,轮到刘辩受宠若惊了。刘辩连忙地摆手道:“先生才是谬赞呢!南皮城再怎么发展,也无法与洛阳相比啊?不过,我会努力的!但愿来年南皮会更好罢!”

    诸葛珪微微一笑,笑道:“理应这样。”

    “父亲,孩儿饿了。”这时,最小的孩子脆生生地张口,“孩儿想吃“桂枝饺”!”

    诸葛珪尴尬地瞅向自家么子,用柔和的语调说:“均儿乖,再忍耐一下,爹侈这便带你去吃“桂枝饺”!”

    “先生,这个孩子是……?”刘辩好奇地问。

    诸葛珪瞧向刘辩,略带一丝拘束,答道:“我的小儿子,名唤“均”!“均儿”是乳名。”

    “原来是均儿?——诸葛均,对吗?”刘辩说。

    然后,刘辩蹲下身来,笑眯眯地瞅着小不丁男孩,开口道:“你好,均儿弟弟,你今年几岁了?”

    诸葛均乖巧地答道:“均儿五岁了!”

    目光一转,刘辩又看向另外两个半大的少年和少女,继续逗着诸葛均,手指八岁娃儿和十五岁的少年,再问:“均儿,可知这两人是谁?”

    诸葛均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瞅了一瞅自家两位哥哥,居然摇了摇头。

    十五岁的少年扶了扶额,而八岁娃儿则歪了歪头。

    一旁,一名活泼的少女掩嘴而笑,嗔道:“均儿,你忘记了吗?这是你的瑾哥哥,是大哥!那是你的亮哥哥,是四哥!”

    不等诸葛均反应,少女手指鼻子,又问:“知道我是谁罢?”

    诸葛均不吱一声,很不配合。

    “你!”少女急坏了,“均儿!我是你的茹姐姐!我是你的三姐!这位是你的雅姐姐,是二姐!……说了多少次,你可记住了没?”

    诸葛均可有可无地瞅着少女。

    直把少女瞅得气急败坏。

    下一刻,少女撸起袖子,一副教训诸葛均的模样,却被人给拦下了——少女的二姐好脾气地劝道:

    “茹儿,莫气,莫气,均儿还小……”

    “哼!”少女哼了一哼,勉强地放过诸葛均。

    见此情景,刘辩莞尔一笑。

    亦不算意外地瞥见,诸葛氏一家人也多是面带笑容,仿佛被诸葛均逗笑了。

    少女笑了一会儿,又板起脸来,哼道:“均儿,你若认不出我们,今晚就别想吃“桂枝饺”了!”

    诸葛均眨了眨眼,用稚嫩的声音唤道:“姐姐!姐姐!哥哥!哥哥!哥哥……”

    彼时的诸葛均还记不住那么多名字,一律以“姐姐”和“哥哥”作称呼。

    大家没能忍住,伸出手来,轻轻地捏了一捏诸葛均的脸颊。

    ——小孩子的皮肤真嫩啊!

    刘辩也是捏脸大军的一员,如是感慨。

    是不是年纪是四、五岁的孩子最可爱?就像他那同父异母的弟弟董侯刘协?若是自小就在父皇和祖母的关爱下长大,当然会比他这一自幼就寄住在道士家里的长子更讨人喜欢?

    刘辩:“……”

    回过神来,刘辩默默地唾弃自个儿:你怎么拿刘协弟弟和诸葛均相提并论?按照目前的年纪,刘协应与诸葛亮同龄啊?

    诸葛亮……身为家中四弟,会博得长辈们的关爱吗?

    没由来地思及此处,刘辩悄悄地抬头,瞥向诸葛亮。就见诸葛亮站在自家兄长诸葛谨的旁边,穿着厚实的新衣,普普通通地微笑,与家人一样,并没多少显眼之处。

    冷不丁地,诸葛亮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竟与他对视了。

    他愣了一愣,下意识地弯了一弯嘴唇,朝诸葛亮轻轻地颔首。

    诸葛亮两眼亮晶晶,亦高兴地朝他眯了眯眼。

    此是诸葛亮笑弯眼了的模样。

    莫名地,他和诸葛亮算是照过面了,有了一面之缘?貌似还互为欣赏吗?

    不过略有可惜:这时的诸葛亮才八岁稚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谨更值得人关注啊!

    啧。

    “爹爹,均儿饿了。”

    他的耳边,又响起诸葛均的要求。

    诸葛珪眼里划过一丝心疼,干脆地抱起诸葛均,温声道:“均儿乖,为父这便带你回家吃饭去。”

    “——今晚南皮城会很热闹。”刘辩插话,“而且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均儿要来吗?”

    “要~”诸葛均想也不想地回应。

    诸葛珪怔了一怔,扭头看刘辩。

    刘辩朝诸葛珪摆了摆手,笔划道:“难得先生休浴几天,就不想与家人放松放松吗?——晚上再见?不想见识见识南皮的“庙会”吗?一年一度哦?”

    诸葛珪失笑,回道:“殿下都邀请了,珪敢拒绝么?——今晚再见?”

    诸葛珪抱着诸葛均,朝刘辩弯个腰儿。

    刘辩则朝众人拱手。

    尔后,诸葛珪带着家人离开。

    刘辩朝诸葛一家人挥了挥手,尤其是诸葛亮。

    令他高兴的是:诸葛亮也回应了,竟也朝他挥手!

    ……怀着愉快的心情,他再转头瞧曹操等人,却见众吏员们皆都各自散去,而祭祖的场地亦被众多奴仆们打扫干净,恢复如初。

    此地,原是南皮县军营的校场!

    收回视线,刘辩对何先等护卫们说:“我们也回府罢?”

    何先等护卫们也不多话,便护送刘辩回去。

    途中,刘辩再三思量,宣布道:“何先,回头你们所有人也去庙会罢!休浴期间你们不必保护本王了。”

    尤其是曹昂、袁谭、袁熙、公孙越和公孙范这几个半大的少年,其家长都来南皮县了,应是特意参观庙会来着,他又怎能忍心再劳累小护卫们呢?

    “甚么?”何先大惊失色,一口否决,“殿下!不可!你是皇长子殿下啊!怎能没人保护呢?——大不了我留下来,陪伴殿下!”

    何白、何木、何河和何水这四个常随刘辩的护卫们听罢,登时不满道:“只你一人怎么行?——我也要留下来!”

    四人说得那叫异口同声。

    直令刘辩又好笑又感动。

    “是本王疏忽了。”想了一想,刘辩折中提议说,“你们五人留下,轮流保护本王即可,其余护卫们就放你们休息两、三天?一年一次的庙会啊!莫要错过了。”

    何先等护卫们听罢,这才勉强地同意了。

    刘辩带着护卫们回府,换下朝服,穿上崭新的常服,尽量与普通少年挂钩,至少不让人一眼瞧出他是甚么皇子殿下啥的。

    末了,刘辩才去客厅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桂枝饺”。

    目前“桂枝饺”已经成为南皮县特有的小吃,类似药膳一般的美食,许是能预防伤寒罢,是故极受欢迎,家家户户有条件者,都会每天吃饺子。

    吃货的力量是强大的,确定伤寒疾病不会在南皮县掀起甚么水花后,据说有人开始往饺子里加了其它馅儿,也不晓得味道如何。

    稍稍地填饱肚皮,刘辩怀着期待的心情,迎来庙会的到来。

    今天的新年之夜,注定会是一个难忘的时光。

    夜幕降临,整个南皮县却一扫往里的漆黑,变得相当明亮:条条大路都挂有红通通的灯笼,直把黑夜照得像傍晚。

    哪怕冬季天冷,路边有雪,也依旧挡不住南皮县百姓们的热情。

    热热闹闹的南皮县张灯结彩,各种篝火燃起,一点都不觉得寒冷。

    难得不坐马车而选择徒步行走的刘辩带着五个护卫们出府了,直奔人流最多的集市,一眼就望见集市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尽头。

    且各种有趣的小活动一波接着一波。

    刘辩走三步,就见那块空地处被一户小贩给占据了。小贩正在卖着精巧的玩具,如假面、戏剧木人、小车、刀矛或竹龙等,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博得一群孩童们争相围观,嘴里嚷道:

    “爹爹!买这件!买这件!我想要小竹龙……”

    被拽着走不了的年青父亲们犹豫再三,只得掏钱购买小玩具们。

    淡定地,刘辩路过好几家小贩们,假装没瞧见袁谭和袁熙就像顽皮不懂事的孩子,死死地缠住袁绍,不让袁绍抬脚离开。

    袁绍的身旁,则是袁术搀着一名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调侃道:“本初兄长,你瞧你家尚儿懂事多了,都不争吵!”

    ……走得远了,刘辩环顾四周,扫视别家小贩们的玩具如空竹、扑扑登、走马灯、鬃人、吹糖人、画糖人、塑糖人、面塑、九连环或拨浪鼓等,只觉大开眼界。

    更有趣的是:有几家小贩们卖玩具,卖出了新的花样:只需付钱二十,就能获得套圈、摇彩、标枪若干,只要命中你想要的玩具,就能免费地获得——这种玩法,与射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亦吸引一批百姓们围观!

    可惜大多数百姓们只能凑个数儿:无论怎么套圈、摇彩或标枪,都没得到多少玩具。并且,大多数百姓们不但没有失落,反而前赴后继!

    想来大伙儿玩的是重在参与,而不是非要得到玩具?

    正想着,刘辩就听曹昂的喊声响起,响道:

    “父亲,孩儿能试一试吗?”

    寻声一看,刘辩看见不远处曹操和曹昂这对父子正盯着一堆花俏的玩具看个不停。曹操和曹昂的对面,一位温柔且貌美的夫人含笑,笑而不语——

    那是丁夫人吗?

    刘辩寻思。

    似乎无人察觉到他就站在附近。

    “昂儿不怕输吗?”曹操挑眉,笑问。

    曹昂倒是自信得很,斗志昂扬道:“不怕!”

    言罢,曹操痛快付钱,而曹昂拿着二十个套圈,愉快地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