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节 大小会议作出的安排
由于攻城不顺与挖地道不成功,鞑军死伤惨重,入城鞑子的首级都被挂在城头上示众,头颅或吊在小笼子里或者是挂在竹竿下,蒙古军人们见状后议论纷纷,然而口温不花不为所动。
他本部一万人损失非常少,死的人最多的是签军,还有色目人、西夏人与汉军,只要鞑靼人没死多少,他管其他人死多少,依旧着各部攻城,不得怠慢!
在鞑靼人的高压下,各支部队勉为其强地攻城,私底下则是怨声载道。
打仗嘛,哪能不死人。
问题是黄州城是阎罗殿,有两个夺命判官守着,来多少人就死多少人,哪能再打下去。
鞑靼人士气低迷,而城内宋军已经作好了反击的准备,要出城痛击鞑军了!
从敌方进攻的情况就能够看出敌军的攻击态势已经消耗待尽,现在是反击的好时机,孟珙审时度势,在黄州府衙大集诸将,作反击的部署!
“孟之祥!”孟珙道。
“在!”他站出来道。
“你率左军一千人,去进攻口温不花的大营!”孟珙下达命令,一下子就给他压了担子,引众人侧目。
敌军主帅、宗王口温不花的大营想必是防守严密,高手如云,谁敢去攻击口温不花,风险很大。
但或许也只有孟之祥才能干得到,现在的他,几乎是在黄州诸武将序列中的第一高手,他不去谁去?
还有,孟珙展示了自己的大公无私,自家的侄子都派出了最艰巨的任务,其他人还能怎么说!
“是,保证完成任务!”孟之祥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应允,众人暗忖他真是带种。
“刘全!”孟珙继续点将道。
“在!”刘全出班道。
“你带一千人,负责攻击色目人的营盘!”孟珙指示道。
“没问题!”刘全领取任务。
色目人相当凶恶,且在刘全那里吃了大亏,就安排他去攻击色目人。
孟珙一个个地分派任务,差贺顺去攻西夏军、张汉英攻签军左营、雷去危去攻签军右营、曹文镛去攻鞑军粮寨,都是各率兵一千,最后安排到攻击张柔营盘时,孟珙之所以留到最后,其实是想自己亲自上,知己知彼,他知道张柔不是一般将领能够对付的。
没想到一旁的黄州守将,钤辖王鉴站出来,自告奋勇地道:“让我去打张柔!”
孟珙被他抢了先,一窒之下,没能阻止王鉴滔滔发声道:“张柔身为汉人,却一心为鞑子着想,如果没有他空袭城西大湖,得到船只,黄州都不会这么狼狈!”
“我誓杀此僚,孟太尉,让我去吧!”王鉴说道。
他坚决请战,孟珙不好与他争,遂同意了由王鉴出战,但要王鉴小心谨慎一点,若事不谐时,即行撤退。
部队准备夜战!
古代夜战并不好打,一打起来,将领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士兵。
但夜战是弱旅战胜强军的重要手段,不能不夜战。
鞑军势大,虽然攻城中损失了不少人马,依旧是兵多将广,尤其是北虏,无论金军还是鞑军,最喜欢签军,开战时先以签军消耗宋军实力,再上真鞑,无往而不利。
所以必须夜战,夜战时鞑军就不能上签军,双方硬碰硬,就看大家的本事与运气了!
……
开完大会开小会,孟之祥召集左军军官们开会,宣布他们领受到的任务是进攻口温不花的大营。
任务最艰巨,但无人有意见。
他们有信心完成任务,有信心保存自己。孟之祥心忖道:“这支部队已经磨炼出来了!”
假以时日,他们会成为天下有数的强军。
可惜,很难坚持到这个时候,他们在一段时间后,将会从孟之祥身边调离,毕竟朝廷有“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制度。
左军敢战,同在一起的飞捷军统制王双表示不满,他的部队被确定为预备队,没有夜战任务。
马军司飞捷军经常与步军司左军协同作战,也变得好战起来。
王双一开始就缠着要参战,结果如愿以偿,他与他的家将牙兵们将独立参战。
“准备的夜战,我建议一个字,乱!”左军副统制官王坚提议道。
“鞑营有八千人,八倍于我,绝不能让他们结阵,否则我们难以取胜,因此必须让他们混乱,甚至啸营!”王坚说明道。
“对,我们的夜战,将在乱中取胜。”孟之祥同意道。
“不仅如此,我们夜战时,应该分成三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前锋,选二百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一冲到底,从营头冲到营尾,制造鞑军的全营混乱!第二个是中军,主要负责与鞑军厮杀!还有第三部分是弓箭手,选一百人,他们要负责消灭敌军的军官以及灭火,灭掉他们点的火,不让他们有光线照明。”
这条策略非常好,制造混乱,让鞑军无法集结反击,制造黑暗,使得大家都在相同条件下作战,人少反而有优势。
“前锋的任务最重要,七郎你的作战能力最强,我建议你充当前锋的矛头!”王坚说道。
“夜战要动作迅猛,以伤人为主,除了弓箭手,所有的人都带朴刀。”王坚继续提议道。
“伤人?”王双不解地问道。
“试想一下,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一个被砍掉腿的士兵不断发出痛苦的惨叫声和一个被一剑洞穿要害的死人发出来的厉嚎,哪一样对人的心理影响来得更大?”王坚解释道。
“死人只会叫一声,伤者会叫很久,我们夜战的的目的就是要让鞑军在黑暗中自相残杀!”王坚幽幽地道。
经王坚的解释,所有的人明白过来,心忖你好毒,你好毒!
孟之祥一锤定音道:“没错,就按王副统制所讲的去做!我做前锋,王双、王坚为中军,羊牧劳带弓箭队!”
“回去告诉下面的人,夜袭的时候,尽量砍敌人的腿。看不见东西没关系,只要闭着眼睛把刀在地上乱抹就行了。”王坚补充道。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收到。
枢密院计议官戴永泉在侧旁听,觉得大开眼界!
孟之祥能战,王坚能想,真是天生的搭配。
但他不知道的是,那么多的对策并不完全是王坚所想,王坚更不会是算无途策,而是在左军中,形成了一个以王坚为首的参谋部,集思广益得出的结论。
参谋部由王坚牵头,组成有经验的中年军官和小年轻军官,一起赞画军机,商量对策。
孟之祥从来都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朝廷将王坚从孟之祥身边调走,一样会有其他的参谋人员为孟之祥出谋献策。
在没有真正掌控军队之前,包括参谋部、后勤部与军队教育等大杀器,孟之祥是不会放出来的。
现在的左军,军制一点都没改,参谋部有其实无其名,在默默地开展着工作,御史们找不出他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