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
繁体版

第466节 在书院的访问

    公安书院三大佬为山长(院长)郭春生、监院(管行政、财务及稽查学生的品行)胡锋、学长(教务)骆樟柯,皆是面容严肃,满腹经纶的先生,但他们对于孟之祥非常热情,直呼“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哪!请进,请进!”

    原来,孟珙资助着公安书院,孟之祥对孟氏送来的钱财,孟珙都会分一些给公安书院,或多或少,随着孟之祥送来的钱财多少而增减。

    近年来,孟之祥贩卖私盐,横财丛生,他就财大气粗,对孟氏资助更多,水涨船高,公安书院也从中分润更多,对于其紧张的财政不无小补。

    孟珙光明磊落,把钱财来源说给公安书院听,所以当孟之祥的名字一报过来,山长、监院和学长都倾巢出动,热烈欢迎这位财神爷的到来,并引孟之祥参观公安书院。

    书院坐北面南,是座四合院式庭院建筑,树木丛生,环境优雅。

    书院前堂一座三开间,硬山顶砖瓦结构,前檐柱二支,前堂大门上有题匾“公安书院”,苍劲有力,正是孟珙所著。

    书院前庭有几株大树,还有一口古井雅称“博思”,沿前堂往前走,有东西学斋两座,各为六开间,砖瓦结构,分列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和治国共12间课室。

    两学斋之间的正厅为讲堂,书院前后各有一古亭,院内存古碑刻多块,有《院规条》碑、《公安书院官田》碑和捐献碑等。

    其中,捐献碑中赫然就有孟之祥的大名,记载了他于某年某月某日捐献了多少贯,且后来追加数额也列于上。

    监院祁锋笑容可掬地道:“经过统计,孟爵爷共为我院资助了一千二百贯,感谢孟爵爷!”

    这钱实在不少,先生们也得为五斗米折腰,同时,孟之祥的官位不低,有爵位,有文职,难怪书院都得大开中门欢迎。

    换作没关系的,孟之祥又是个武将,书院不开中门迎他,还真的是不怕孟之祥,毕竟这可是崇文抑武的大宋!

    书院后面则是师生们的住所,有块菜地,还有个饭堂给师生供餐,据监院胡锋说由于长江交通便利的关系,经常购进孟氏的榨菜和腊味,还有孟氏的盐。

    孟之祥听得微微一笑,孟氏的盐可是私盐,按大宋律凡买卖私盐者都应该抓起来!

    有了孟珙为孟之祥开的路,看在孔方兄的面子上,大家座谈时非常融洽。

    孟之祥这边是三个孟即孟之祥、孟之璋和孟牧劳,书院这边则是山长、监院、学生、监长(管学生)以及二个书院的年轻书生作代表。

    孟之祥尊重他们,且有求他们,他本来就是个态度谦和的人,不以其权位压人,谈话间令人如沐春风。

    山长郭春生介绍了公安书院的情况,其招收襄樊和四川的生员共有一百八十六人,文武生三十七,这个数字不少了,因为象一些省会的大书院也招生二百人左右。

    古代的文盲率高,教育之路非常困难,这公安书院办得还算红红火火,且有多人考过了州试,甚至过了省试,可惜殿试还没人过。

    由于毕业生员的水平高,公安书院的就业率高,生员很受欢迎。

    孟之祥就提起数名公安书院生员的名字,这是公安书院的骄傲,大家有了共同话题,说得更入巷了。

    应孟之祥的要求,学长骆樟柯还特地介绍了公安书院特有的文武生,那就是主要习武,兼顾文史,这是应付近年来鞑军南下侵略,文弱书生无用的情况。

    培养的是文武全才,骆樟柯吹嘘说他们“马上可管军,下马可管民!”

    孟之祥即时打蛇随棍上,问有多少这样的学生,青居军愿意全包了。

    很可惜,这批学生供不应求,没有一个名额可以分的。

    孟之祥提议可否办这样学历的短训班、代培班,他表示将资助一万贯作为办学资金。

    听出了他的渴求,公安书院诸长连连点头,起立作揖,深深地感谢他的支持,说可以合作,待到孟之祥回途经过公安时再细谈。

    顺庆府对于人才是十分需求的,其人口越来越多,市政、开矿、农田水利和手工作坊等等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工人、农民,再加上这些人的家人和相关的衍生行业的管理,人多事杂,需要作出有效的应对。

    是的,正在急剧扩张的顺庆府无时无刻不再产生无数的事务,各城的治理和建设,其城防建立起来,但城建防御工事的建造以及扩建,下水道的挖掘,供水体系的建立,卤盐新矿的开采,等等,都是新的挑战。

    让人头大了无数圈,一些下属决定不了的行政事务,孟之祥不得不减少了自己的军务与习武时间,去作调研和开协调会来解决,使得他埋头行政工作,而他最重要的是军务与习武!

    人才匮乏,别说实务官,就算读文史出来的书生都是有用的!

    两兄弟中孟之璋粗通文墨,只是听听,孟牧劳居然技痒地鲁班门前弄大斧,与诸书生大佬说起了《孟子》来,说到他的见解,以及疑惑,居然能够与书生们有来有往(起码孟之祥和孟之璋听得是瞠目结舌),似模似样很有水平的样子。

    让学长骆樟柯感慨地道:“春原(孟牧劳的字,即为春原牧劳)你的仗打得好,学问也不错,欢迎多来公安书院,大家交流!”

    听得孟之祥和孟之璋眼眨眨,骆樟柯还以为他眼前坐的是学有所成的孟氏子孙,殊不知孟牧劳乃是前鞑靼人千夫长,曾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屠夫,居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爱好者,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大家继续交谈,公安书院会客室里的茶水都添了好几次。

    孟之祥虽说古文的水平差,但他拥有现代化教育的知识,比如他也建立有两间学校,一间是涪陵职业学校,相当于培养技工,另一间是顺庆府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工程师与医生,以实务为主。孟之祥与公安书院诸人说起来,山长郭春生就说他们也建立有一个“格物”的书斋,教学内容有点接近于职业学校,他差人拿来教材,与孟之祥讨论着……

    这一趟逗留的时间很长,从中午直到晚上,孟之祥在公安书院里连吃了两顿师生餐而不是让书院特地为他们开大餐。

    书院提供的简单菜式,听他说道:“一旦出兵,连口热食都不容易吃上,有这种饭菜吃是不错了!”

    宾主相谈甚欢,至晚上时,牙兵来催促回船,此乃军制,以确保安全,天黑后所有人都必须在船上,孟之祥也不例外。

    他与公安书院诸人约定待他回途时再次欢聚,说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