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
繁体版

第617节 美人、美景在眼前

    内城,金鼓峰,灭鞑阁。

    孟之祥把余十一娘带到这个世外桃源,共度良宵美景,已历五天,过着没羞没躁的生活。

    夫妻间闺房之乐,乐不可支,余十一娘完全清楚了孟之祥为什么强调要她一定要带来诰命的凤冠霞披……嘿嘿!

    他还是爱之不尽,但余十一娘头脑清醒得很,强调过了今天,明天他们必须下山,回外城恢复正常的生活。

    “你得管军理政,鞑靼人一日未倒,你都不能掉以轻心!”余十一娘是这么说的。

    “还有,你得雨露共沾,我可不想背上一个‘善妒’的名声!”余十一娘训夫道。

    是有道理,但孟之祥只想腻在老婆身边。

    咳,离开真没意思!

    孟之祥唉声叹气,余十一娘唯有安慰他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好吧,好吧!”孟之祥无奈地道:“你的品阶比我大,我得听你的!”

    余十一娘的诰封是四品的“令人”,孟之祥现在是五品官,遂以此说笑。

    他一再叹气,真舍不得离开余十一娘半步。

    她已经长成,身段高挑,体态开始丰腴,女性的魅力尽展,她五官标致,双眸如一汪清水,那含笑的眼睛里的笑容让人觉得舒服!

    那如菱小嘴儿微微上翘,看起来有点俏皮,更显活泼。天然光滑的浅红嘴唇,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可爱得恨不得叫人咬上一口,比什么珠玉宝石还要精细,颜色还要纯粹。

    余十一娘只是素颜,皮肤比温玉还要精致、白皙、滑腻,明眸、弱骨丰肌……乌黑发亮的头发、眉目,白的肌肤,浅红的唇,泛着一丝红晕的脸颊,那颜色简直泾渭分明、干净利索。

    仙女啊,红颜祸水,居然只能陪俺一段时间而已,之后就要回京城当人质。

    余十一娘可以短时期来陪陪孟之祥,但要是长久与他在一起,只怕朝廷会胡思乱想了。

    太没道理,反了丫的!

    是否俺应该做个普通人,与她长相厮守?

    不过一想也不妥,这等美女,岂是普通人可以消受得了的!

    又或者是只爱她一个,除了她,再不要其她的女人?

    哎,为一棵树而放弃一个森林,值不值得呢?

    而且余十一娘此番前来,竟又带来了两株美得冒泡的美人树前来加入森林中。

    是的,余十一娘随船带有两只小萝莉,均未及笄,一名高玉艳、一名郭桂琴,都是余家亲戚中的庶女,嫁给孟之祥作妾!

    两姝皆长得粉饰玉琢,漂亮得很,也是天足美女,哪怕孟之祥这边想着与余十一娘长相厮守,那边却对这两个小萝莉是垂涎三尺。

    还没办婚礼,所以不能吃掉她们。

    孟之祥觉得很惭愧,他真爱着余十一娘,可是却又把感情分多一些出去,可以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渣男!

    两人在金鼓峰上的桃花林漫步,那树上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也有开得早的花,粉红一片,景致大美,清风徐来,春光里,微冷中带着暖意。

    “这桃花林可真不错,平虏阁、荡寇阁和灭鞑阁的亭台楼阁和园林胜景皆为一绝,何人所建?是冉氏兄弟(建筑大家冉琎、冉璞)吗?”余十一娘赞道。

    然后她见到孟之祥手点自己道:“正是区区不才!”

    “啊!”余十一娘惊奇道:“官人你真让妾身惊讶了!”

    孟之祥的武力值惊人,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上阵没听说过谁能够与他打得过!管军指挥打仗样样上乘,杀鞑靼人的专业户,每次鞑靼犯蜀,至少丧了万人以上在孟之祥手里。据余十一娘所知,两淮吕文德虽然因战功一再升官,但他杀的鞑靼人真的不够多。孟之祥治理民政让顺庆府大治,不说什么,余十一娘在经过街道时看民众的衣着和脸色,就知道他们普遍过得很好!

    孟之祥搞钱的本事大得很,乃是当代的陶朱公,他自己赚得多多,投资给他的人都得到厚报,众人皆说他要是不管军,就可以直任户部侍郎,大宋完全能发大财。

    别看他是一个大头兵,余十一娘很清楚孟之祥兴文教,大搞职业教育,非常地成功!

    孟之祥知顺庆府,该府在四川进学人员(读书人、考中进士者)名列前茅,众多文官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就是钞能力,高价请来名师,自然就能带出好学生,实在不行,俺来个“高考移民”,文教想不兴旺都难。

    现在,孟之祥在建筑方面显露天份,此居处做得极佳,平虏阁、荡寇阁和灭鞑阁三阁并立,呈“天、地、人”之势,实乃是胸有沟壑。

    平虏阁近处有一处碧绿水榭,走进去,会看到很多木条分割的大大的四方形的框。透过这个框,能看到天空,能感到天空近在咫尺,所以叫“天”。

    灭鞑阁呢,间中桃树成荫,非常茂盛,感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样,所以叫“地”。

    至于荡寇阁,内有奇石,水厅,那里三面环窗,两面临水。人在里面看,是一个普通的房间布置,但是在外面看,却像一艘船,别人还以为你在船上,非常有意思。

    人到这里,和景物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统一,是为“人”。

    三阁呈品字形,中有一个半边亭,这个亭本应是个六角亭,可是只剩半个了,所以叫半边亭。

    其实正是园林主人孟之祥故意这样设计的,这是一种“求缺”精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见孟之祥虽然是名人但是非常谦虚,懂得时时警醒自己。

    之前山顶的建筑刚建好,余十一娘来过,现在完全建成了,觉得这种设计很有水平,余十一娘内慧,极为欣赏!

    她的丈夫有能力,知进退,将来必可走得更远。

    她并不知道孟之祥是站在二千年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见识与众不同,

    夫妻俩在半边亭坐下,可以看到全园景色,秀水、奇石和桃林,特色建筑,各种升级昂然,搭配巧妙的植物映入眼帘。顿觉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孟之祥开心得很,美人、美景在眼前,他兴致勃勃,只愿此情此景能长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