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异兽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战时地道挖出的正方形石头

    瘦弱大叔也开了口:“嗯,我也听一些同行们说起过。”原来,就连游乐园里的摊贩们,也都多少知道一些关于这湖泊的禁忌。

    他继续说道:“就是关于这片人工湖的事情,说这湖水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些禁忌是不能不告诫的,关于这片湖,湖底下深埋着不可以暴露的秘密,如果湖面上飘着什么,也绝对不能去捞,甚至不能去看,我们做小摊小贩的,总是惜命的,也不是只有打仗才会死人,听说到了夜里,湖里飘上来什么,反正就是不管他飘什么,都不去管。湖水里有任何声音,也绝对要当做没听见,一定要找他们!”指了指周周游,还有老刘!

    年轻的周周游一下蹦了起来:“哎,别乱指,我怎么没听说过?”

    瘦弱大叔歪着脑袋看着周周游说道:“不指你指望谁啊,你可是负责人哪!”

    周周游被说的一艮,嘟囔说:“这,我也没什么高招啊,当初选我来的时候,也没告诉我,还有这档子事啊!”

    老刘也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对周周游回答:“其实,我也多少知道点,但这事吧,我干了那么多年,却还没遇到过,也是听说,听说,这不,也没事嘛!”

    瘦弱大叔说道:“谁说没事,前段时间捞鱼的那些人,不都那,”突然就停了下来,气愤的转了话题:“我这不就出事了嘛,我钱丢了!”

    周周游看看瘦弱大叔的空抽屉,安慰道:“没事,凡是进来游玩的,都有记录,明天找到户籍处,一查一个准,放心,你的钱,少不了!”

    然后看向老阿婆:“这湖,我也没见过飘东西上来,是谣言吧?”

    老阿婆微微笑了下,摇摇头,说道:“想知道怎么回事,就到我老婆子摊上,喝完馄饨,热乎热乎,我慢慢讲给你们听。”

    一碗馄饨能花多少钱,听个故事倒也值了。

    于是,周周游简单清理了地上的琥珀碎块,老刘提着笼子里的小家伙,一前一后跟着老阿婆去了对面的馄饨摊位,只有瘦弱大叔留在他那有加工奶昔的机器摊位前,清理着桌案上的污渍。等待再出现的生意。

    而当两人到了老阿婆的摊位上后,发现还有三个人,竟然是花雾闲,蓝飘儿和洛平阳三个,原来,在湖边暖和过来以后,花雾闲就闻到一股难以忍受的淤泥腥臭味,看着对面那一脸精神眼睛睁的溜圆的江俐横,虽然那矮子倒是个汉子,可是花雾闲终究是个洁癖,他对气味还是很敏感的。

    实在是湖水翻腾中越来越多,冒出来白花花的泡泡,那画面夹杂着腥臭味窜进附近每个施工人员的口鼻,他们是个个都带着口罩,洛平阳和蓝飘儿则坐在不远处仓库车附近的椅子上,只留下花雾闲还在睡袋里无法动弹,花雾闲眼神转了一圈,眼睛落在了那老阿婆的混沌摊位上。

    就这样,当周周游和老刘提着那四只笼子坐在老阿婆的混沌摊上时,加上裹着洛平阳外套的花雾闲,觉得有些冷也想补充下能量的洛平阳,喜好辣味的蓝飘儿,凑齐了五个。

    老阿婆动作麻利,双手一抄一抓,这馄饨下锅,碗筷齐备,调料一一甩进碗内,热汤一浇,再盛馄饨,最后撒上香菜香葱,淋上半勺汤汁提鲜拔凉,热,香,嫩,滑,满碗的大碗,都是厨艺人给出的热情调配。

    很快,五人一人守着一大碗馄饨,那葱花香油和馅香散发的热气钻入鼻子,触碰着灵敏的嗅觉,温柔让你自己张开嘴巴吸一口带着葱油香味的空气,被食物美感包围的身体瞬间就忘记一切烦恼,沉浸在此时此刻的小幸福中。外加一桌一小碟的花生花椒咸菜,一热一凉,都是香。花雾闲的脸上终于露出那被满足了味蕾的表情来。就连周周游和老刘也被这飘出来的热香气给笼罩的舔着舌头,眼睛带笑,手抱着碗边,感受透过碗厚度传过来的温度,谁能说,馄饨不是美味呢?

    老阿婆娓娓道来,知道在座的都竖起了耳朵,反倒不急不慢的讲起,那战争时期,老阿婆还是个没有成年的孩子,父亲也上战场了,母亲带着哥哥姐姐一共六个人就一边躲战争一边讨生活。

    老阿婆开始回忆起来:“其实,说起来当初打仗,这里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前线主战场,而是后方重要的一个补给储存地,是物资秘密定点,虽然不会挨饿挨枪子,但是这些物资啊都要节省下来,做成更加容易运输的食物和医药送到前线去。”

    “为了防止这里被暴露,后来就开始挖地道,当时除了司机和队长是男的,这个秘密定点里就只剩下老人,女人和孩子了,只要喘气的就得挖,一天一人挖多少都有任务,多了可以记功劳,少了也记欠下以后再多挖。每个人都分发工具,有了帽子灯,粗布手套,铲子筐子,挖一寸就把土坷垃装进筐子传给后面的人,最后运上地面。就这样,一直挖到地下很深的地方,就出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事了。”

    也许是炉子上的水气迷了眼,也许是回忆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动了情,老阿婆抹了一下脸,仿佛抹掉了一些水痕,接着讲起来··············

    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那混乱慌张的年代,心就像树上摇摇欲坠的叶子,稍微大一些的风,冷一点的空气就会令树叶摇曳枯黄,那如老鼠般,惊慌失措的内心,受到的不仅是来自大混乱造成的可怕局面,还有来自缓慢单调的生活折磨,挖地道的时间越久,内心的不安就越强烈,当过了临界点,就只剩下了麻木的空壳,就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挖土,睡觉补充体力,吃饭补充力量,挖土争取更深处的安全感。

    如同闭了回路的循环电路,就只剩下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每天醒来干活挖土,挖不动了睡觉,睡醒了吃几口食物继续挖土。地面上尘土飞扬,车辆一来就是一大长溜,而路一直都是只有老司机才知道,是保密的,从地下挖出的土就成了山丘,摆成了迷魂阵一样的障碍,其间还有泛滥的野草和各种挖出来的石块,水坑,不知名的矮树,那里很冷,别的地区下雨,而秘密定点的地道,除了下霜就是下雪,终于,经过了三年的挖掘,地道更深了,地下的物资也更多了···········地面上的山丘和泥泞的道路,这里成了其他地区人们口中的战中无人区············

    就这样,经过我们许多人的艰苦努力,终于在挖地道的路上取得了看的见的成绩,也给众人的心里撒入了活下去的动力,麻木的肉体也终于露出了有活力的渴望···········

    物资被先存到最深处的地下,剩下的则是女人和孩子,他们是后援人数的保障,最后是老人。

    不用问,为什么没有男人,因为只要是男人,就都投入到前线上去了。

    以为在后方是安全的,不用挨枪子,不用担心寒冷,饥饿,和拉肚子疟疾,说不定下一次的交战就会和世界说永别了。

    但是后方又怎会轻松?土地下面,藏着的,不是只有土,人们的生活环境里,也不是只有石头,树木和花草,陆地上你可以看见食腐的野狗,秃鹫,老鼠,野狼,但是在陆地的土下面,你可以看见的,则是··················

    虫,各种各样的虫,什么打滚虫,蚯蚓马陆,地蚰蜒,蜈蚣蜘蛛,还有蚂蚁小青蛙鲶鱼鼹鼠土拨鼠·······地蛹蝉··········蛞蝓·······马陆······躬腰虫步曲·······后来人们叫它尺蠖(huo)···各种大小不一蠕动的虫子·······不知名的会蹦的带腿的动物··········时刻挑战着我们的心理承受极限,地下坑道里带着一种虫子身体上散发出的特有气味。

    最可怕的是那些稀奇古怪的虫子不仅会爬来爬去,还会冷不丁逮着人就叮一口,一开始,有人嫌劳动的衣服太闷太厚重,就会脱掉外衣干活,身体裸露在外的部分,胳膊脖子附近就开始红肿起泡,有的还发起了低烧,可比蚊子吸血恐怖多了,那就像一场很长很长的噩梦。

    开始我们只是挖到几百米深,那些虫子才进入到我们的视野里,我们才知道原来,地下是潮湿的,水从土石缝隙里滴滴答答淌出来。

    那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挖掘中,我们惊动了不少,冬眠中的蛇,青蛙,刺猬,狐狸,伺机而动的老鼠,蚂蚁群,还发现了它们藏匿的食物。

    那些小东西都惊慌的抱着它们的食物来回乱窜。

    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我们的确给物资的保管和运输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挖地道,随着越挖越深,土壤壁上开始出现很多白色盐粒一样的东西,越挖,就越感觉心里发寒,笼罩在每个人心头,那莫名而来的恐惧心跳感,越来越频繁,而那土里的各种奇怪虫子,它们的身体和腿,也变的越来越大,变的越来越超出我们的已知常识············

    那粗壮尖利的爪子,是挖土的利器,那身外厚的不知多少层的外皮,最适合在通道里钻来钻去,不用担心外皮破损,因为,长的越来越适应地下通道生活了,而我们当中的一些人,竟然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变化···········

    开始长出了更厚更尖的指甲,甚至开始嘴边长出肉须,眼睛也更深邃,甚至膝盖处也长出了很坚硬的皮肤,也更害怕阳光,更喜欢吃气味更浓的食物。

    开始陆续有人失踪,开始陆续有人因病倒下,躺在专门的地下休息室的床上,低烧的人成天的迷迷糊糊,身体也使不上劲,最先失踪的,就是休息室里那最瘦弱的人············人心开始惶惶起来··············

    直到有一天,我们挖到了一个,坚固无比的平面石板,无论是往左挖,往右挖,往下挖,还是往斜下方挖,就是挖不动它,那是一面巨大的石头,可当时管理挖掘的领导说,那是一个平面,无论怎么挖,都是一面很坚固的平面,最后决定,一定要挖个明白,就一直往正下方挖··············

    那时,我们已经搞不清楚,到底挖到了地下多少米···················

    终于,后面有关部门,派来一群带着,当时很先进的工具的人,来了,他们跟着负责挖掘的李队长,到了那面怎么也挖不开的石头板子前,然后,他们开始有针对的挖掘。

    其实,那个石板,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地道运输物资给前线,可是为了地下更四通八达的逃生和储存,我们不得不咬牙也要啃下那个大石头。

    终于,在努力了一年多以后,就在那块地表面,把石板给挖出来了,挖出来的,是一个庞大的石头房子,四方形,像是一个封闭的盒子,那盒子,足足有一个地堡碉堡那么高,宽度也接近好几十米,巨大的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