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57章 六合之战大破唐军,赵匡胤再次威震江南

    赵匡胤又下令:“把军旗竖起来,让旗帜在军营一线高高飘扬,也让对面南唐那些兵蛋子知道,我赵匡胤已经来此。另外,这次咱的兵力不再进行分组,所有人听令,全部集中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我们人多势众。”

    听到前方侦探兵报过来的消息,确认赵匡胤已经到了六合后,李景达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赵匡胤,此人我倒是听说过,有点能耐,也确实有两把刷子。何廷锡、皇甫晖都败在他手下,而且都是败得一塌糊涂。不可小觑啊!咱也先按兵不动,看看他耍啥花招。”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双方都是没有动静。

    一直等到了第四天,李景达终于憋不住了,“老子这次过来不就是打仗的吗,不管前面是柴荣,还是赵匡胤,都是打一架的事,我害怕个锤子啊,等个毛线啊?”

    于是,李景达首先打响了六合之战的第一枪。

    只见李景达领着几千精兵冲在前面,其余的南唐大部队列队整齐,紧跟其后。两万南唐将士个个手持刀枪、摇旗呐喊、炮鼓声鸣、蜂拥而来。

    早已准备好的赵匡胤不甘示弱,带领着一众将士,迎面杀了过去。

    两军金鼓齐鸣,在六合城外厮杀起来。打了很久,双方依然是不分胜负。战士们打得肚子都咕噜咕噜叫唤了,于是,双方都各自鸣金退军。

    回到营地后,赵匡胤就升起军帐,先是清点了一下人数,“还好,只是伤亡了五六十人,看来这南唐的精兵也不过如此啊,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随后,赵匡胤又命令将士们全都列队整齐,挨个摘下自己的斗笠,他一个一个检查。

    “你,你,还有你,出列!”赵匡胤厉声喝道。

    “为啥是俺,将军?”这十几个士兵不服。

    “还好意思问我,刚才跟唐军作战时候,为何你们不发扬争分夺秒、拼尽全力的后周部队精神?”赵匡胤反问。

    “没有啊,那么多人都在相互厮杀,将军怎么就这么确定我们几个没有尽力?”

    “呵呵呵,早知道你们会狡辩。刚才多亏我多了个心眼,留了一手,看看你们的斗笠,我都在上面做了记号。凡是斗笠上面有刀痕的,全是刚才没有认真迎敌作战,不战反退的人。”赵匡胤指了指他们的斗笠。

    这些人听了后,再也狡辩不出一个字来。

    “你们这些贪生怕死之辈,对国家不忠不义,都到了战场上了,还不努力认真打仗,留着你们还有什么用?来人啊,拖下去斩首。”赵匡胤暴怒大怒。

    剩下的众将士也惊呆了,只听赵匡胤又说道:‘弟兄们,大家都是手足袍泽,我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既然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我们就必须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奋勇杀敌。要不然的话,敌众我寡,我等就只能成为南唐敌人刀下的孤魂野鬼!”

    就这样,那些刚才在战场上消极怠战、斗笠上被做了标记的士兵全部被处斩,活着的将士们也不寒而栗。大家明白,如今进也是死、退也是死,还不如直接拼了。

    这一招杀鸡儆猴,效果立竿见影。再也不敢有人上班摸鱼划水了。赵匡胤手下的这些人,个个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杀气腾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杀掉了那十几个滥竽充数的人,顺便激励凝聚了人心,接下来,赵匡胤就要考虑该如何退敌了。

    他让人找来了张琼,对他说:“此前在攻打寿州时候,你跟着我冒死不退,而且救了我的命。那么粗的箭镞进入大腿骨髓中,你都能坚持下来,真是英勇过人。今日,我拨给你1000人,你带领他们绕道江口,截住敌人的后路。万一敌人兵败撤走,你就乘机杀出,截住他们的退路,我们将其一网打尽。”

    “得令,放心吧,将军。”张琼痛快答应。

    赵匡胤和张琼分别带军出发,直奔南唐大营。当时的唐军正在吃饭,一看到杀过来的周军,立马出来迎敌。

    双方又是一通厮杀。

    李景达自恃兵多,将唐军分为三路,从不同方向包围周军,他自己则坐镇中军。周军虽然人少,但个个都士气如虹、杀气腾腾、勇不可挡,很快就突破了南唐左右两军的包围,直奔李景达的中军而来。

    见敌人疯了一般向自己冲来,李景达吓了一跳,不自觉地往后退。正在此时,一队人马冲到他面前,将唐军的帅旗一刀劈成两半。领头的那位,正是赵匡胤。

    接下来,只见一把长刀直接准准刺向李景达的胸前,幸亏他的亲兵奋力阻挡,才保护他匆匆逃走。

    南唐的士兵一看,帅旗都倒了,也不知道李景达究竟啥情况,都往主帅这边张望。发现主帅竟然也在后撤,立马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样,无心作战,也都开始后撤,阵脚立刻大乱。

    赵匡胤哪里肯放过他们,立即在后面穷追不舍。唐军拼命逃跑,弃甲抛戈,不计其数。赵匡胤率军一直追到江边,斩杀南唐军五千余人。

    李景达和剩下的一万多将士逃到江边,以为终于躲过了一劫,想不到,此时又杀出一支周军。定睛一看,正是张琼。

    “老子在这里等候你们多时了,早就手痒痒了。”张琼摩拳擦掌。

    双方又是一顿混战。此时,赵匡胤又率人杀过来助战,唐军更是四散溃逃,很多人直接跳入长江。

    长江可不是一般人说游就可以游过去的,也只有我们的伟大领袖***,能以63岁的高龄,在长江中畅游,而且还写下了广为传颂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跳入江中的南唐兵又被淹死了好几千人,主帅李景达早已经吓得魂不附体,只恨爹娘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慌乱中找了一条小船,匆匆逃到南岸去了。等他渡过长江,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自己的20000精兵,跟着他顺利逃到江对岸的,只剩下3000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六合之战”,赵匡胤仅用2000人马,就大破南唐的20000精兵。此战也是赵匡胤人生的又一转折点,他顿时威震江南,也距离自己的“皇帝梦”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