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61章 张永德夜袭唐军,刘仁瞻忍痛斩子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957年的元旦。

    此时,后周部队包围寿州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攻不下来。而城内的情况也不乐观,粮食也快吃光了,刘仁瞻只能再次向李璟发出求救信号。

    听到寿州粮食告急的消息后,在濠州屯兵多日的齐王李景达坐不住了。他派永安节度使许文稹、督军使边镐,以及北面招讨使朱元等率军2万,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前去支援寿州。

    许文稹三人领了军令后,在寿州东面的紫金山驻扎,十几个军营一字排开,就像是串联起来的珍珠一样,和寿州城内的守军遥相呼应。

    由于李重进就驻扎在寿州城下,城外的南唐军进不去,城内的守军也出不来。有一天,城外的南唐兵脑洞大开,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开始顺着寿州的方向“挖地道”,企图通过地道,将粮食运送进寿州城内。

    “刘仁赡守着这座孤城已经一年了,我军一直久攻不克。现在好不容易城中的粮食快吃完了,偏偏又来了个许文缜、边镐和朱元,马上地道也挖过去了,又给他们续上口粮。趁此机会,弟兄们,我们兵分两路,前后夹击,大战一场如何?

    ”眼看地道快要挖到城内的时候,早已准备多日的李重进发话了。

    周军众将士也纷纷表示愿意出战,于是,李重进命牙将刘俊为前锋,自己作为后军,趁着半夜寒气逼人之时,悄悄潜伏至紫金山。

    此时,唐军中,朱元有种不祥的预感:“周军不会趁着半夜偷袭咱们吧?”

    “朱兄多虑了,我两万大军,会害怕区区周军不成?马上咱的地道就要通进城内,刘仁瞻他们很快就可以补充体能了,到时候咱们一起,来个内外夹击,直接将这些周军包了饺子。”许文缜和边镐毫不在意。

    “哎,那就当我没说吧。”朱元叹了一口气,只是嘱咐自己的手下要加紧巡逻,以防不测。

    由于不放心,朱元只是和衣而睡。

    半夜时分,忽然有一巡逻兵上报:“周军打过来了!”

    “各军坚守大营,不得轻举妄动!”朱元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一跃而起,赶紧派人向许文缜和边镐的军营传递消息。

    接到朱元军报的时候,许文缜和边镐睡得正香,他们猛地惊醒,连忙带领士兵出营作战。

    此时,周军的前锋刘俊,已经带着杀气腾腾的将士们杀过来了。而唐军个个都是睡眼朦胧、手忙脚乱,再加上月黑风高,转眼间,便被周军杀倒一大片。

    突然,又听见身后的军营战鼓雷鸣。唐军回头一看,原来是李重进又从后面杀过来了,许文缜和边镐吓得赶紧逃向一旁。

    李重进跃马麾兵、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只听一声大吼,一把长刀劈了过来,李重进赶紧侧身躲过,定晴一看,此人正是朱元。

    两人厮杀在一起,打了二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边镐和许文缜看到朱元过来帮忙了,才开始又调转马头,重新指挥作战。

    李重进见好就收,命刘俊等人一同撤退。

    由于没有防备,周军的这次偷袭,斩杀唐兵5000人,捣毁唐军辛苦数日挖的地道,又毁掉两座营寨,正是边镐和许文缜的正营。

    唯有朱元的军营中,不折一矢,不丧一兵。

    “哼,我说什么来着,早干嘛了!”朱元只恨自己有两个猪队友,他向边镐、许文缜冷笑几声,回营睡觉去了。

    得知城外援军失败的消息后,刘仁赡就给李景达写了一封飞鸽传书,内容是“请齐王派边镐代替我守城,我率军出城,与后周军进行决战。”

    很快,刘仁瞻就收到李景达的回信,上面只有两个字“不可”。

    刘仁瞻心中郁闷,与北汉那刘崇皇帝一样,竟然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他的小儿子刘崇谏,看到父亲病重垂危,急得直跺脚。

    “完犊子了,寿州城肯定保不住了,我还不如偷偷潜伏出城,向周军投降,或许还能报全我们一大家子的性命。”

    说干就干,趁着夜色,刘崇谏独自划着一艘小船,出城向周营驶去。

    谁知道,他刚划了没多远,就被巡逻的哨兵发现了,将他五花大绑,返送到城中。

    一见到儿子,刘仁赡挣扎着从病床上坐起来,大怒:“不争气的东西,你半夜出城,是想过去投敌吗?”

    “是的,父亲。儿子看到如今我南唐朝廷一片乌烟瘴气,全国各地将士腐败无能,如今父亲您重病在身,寿州城危在旦夕,就想着还不如早日投诚,还可以为我们刘家谋一条生路。”刘崇谏供认不讳。

    “混账!我生是南唐的臣,死是南唐的鬼。你竟敢背叛朝廷,私自降敌!来人,把他拉下去,斩了!”刘仁赡怒不可遏,声音颤抖。

    “且慢!”李璟的监军周廷构刚好过来汇报工作,见此情景,连忙制止。

    刘仁瞻知道他要过来求情,命人关上中门,不让周廷构进来。

    周廷构只好隔着院墙高呼:“将军您不可如此啊,刘崇谏年纪小,也是一片孝心,为家里上上下下几十口人着想,您怎么惩罚他都可以,但是他的罪过不至于被斩啊!”

    众将士也都纷纷跪下来求情。

    刘仁赡说道:“周将军,你说的我懂。可是,逆子犯法,与民同罪,理应问斩。如有求情者,罪当连坐。”

    周廷构听了后,号陶大哭,连忙跑去向刘仁赡夫人求情,“你劝劝你家老刘吧。真的罪不至死啊。”

    刘仁赡的夫人薛氏哭着说道:“将士们在浴血奋战,而我刘家的子孙却贪生怕死,投降敌军。如果不将他正法,我们做父母的,也无颜见三军。”

    说着,薛氏派人催促着赶快行刑。就这样,刘崇谏被父亲忍痛斩首。

    众将士见刘仁瞻夫妇如此深明大义、辕门斩子,又哭成一片。

    自此之后,寿州城军民更加一心,再也没有人想要逃出去了。他们纷纷表示,要众志成城、一心抗周,誓与寿州城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