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68章 楚州将士顽强抵抗,柴荣失控下令屠城

    一开始,柴荣根本没把楚州放在眼里,他以为楚州成了一座孤城,肯定可以轻松拿下。

    他没想到的是,楚州虽然小,却是不简单。楚州城内,有两个像刘仁瞻一样的硬汉,分别是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和监军郑昭业。

    958年的春节,柴荣是在楚州城下的军营中渡过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他亲自指挥攻城,赵匡胤在城北日夜不脱战袍,冒着滚石箭雨猛攻。

    双方对峙30多天,楚州仍然是纹丝不动,一如当年的寿州。

    其实,在李璟将扬州的官民全部转移到长江南岸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在南唐朝廷的眼里,江北已经被放弃了,剩下的唐军,自生自灭吧。

    张彦卿很清楚目前楚州的绝境,“昭业啊,海州、泰州和静海军纷纷失守,楚州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可是,我们不能放弃啊!”

    “将军,我也这样想,城在我在,城亡我亡,我们誓死不降。”

    有一天,忽然听到城外后周部队锣鼓喧天,张彦卿没有在意。他的儿子张光祚随他一起,登上城楼瞭望敌情,看到周军阵势浩大。

    张光祚扑通一声跪在父亲脚下:“父亲,眼看周军杀气腾腾,破城也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敌强我弱,而且城外不会再有援军过来支援我们的,我们还不如投降吧,尚且可以报全性命。”

    张彦卿不吭声,没有搭理他,只是问手下诸将:“敌人的战车在哪里,你们可曾见到?”

    等到所有人刚一扭头,都向这边望去的时候,只见张彦卿手起刀落,将脚下的儿子砍了。转眼间,张光祚一颗血淋漓的人头就已经摆在了城墙上,众将士心惊胆颤。

    只见张彦卿指着儿子的头,流着泪说道:“这是我的爱子,刚才他正在劝我降周。我张彦卿受南唐李家厚恩,早就发誓逢难绝不退缩,此城便是我的死地。诸君如果怕死欲降的,尽管出城投降吧。只是你们记住,不要劝我投降。如果想要劝我,和我儿子一个下场。”

    前有寿州刘仁瞻斩子,今有楚州张彦卿斩子。众将士听了他的话,也都跟着流泪,气氛相当低落悲壮。自此以后,整个楚州上上下下,再也没有人敢说投降之类的话了。

    就这样,楚州城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一直苦守40多天,这让城外的柴荣也心生佩服,“看来又是一块硬骨头,只是不拿下楚州,朕还怎么继续往前打,必须咬牙坚持,拼了。”

    有一天,突然听到城外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张彦卿带人出去一看,城墙塌陷了一长段,而且城墙上的守军也飞入半空,周军正从缺口处潮水般冲了进去。

    原来啊,柴荣眼看这么久都攻不下来,于是想了个办法,他命士兵在城外挖了个大洞,里面塞满了火药,再引出一道长长的火线,一经点燃,城墙便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一长段。

    如果后世的太平天军看到这一切,肯定又要对着柴荣高呼一声“内行”吧。

    张彦卿来不及多想,立马带领弟兄们进行巷战,一直打到天黑,武器装备也全都耗尽,各种兵器全都用坏了。

    没了刀、没了枪,这仗还怎么打?

    只见张彦卿拿着几捆大绳,就像是我们现在广场上的那些甩鞭子的大爷,左右挥舞,竟然也甩死10来个周兵。

    张彦卿自己也是杀得精疲力尽,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高呼一声:“臣力竭矣。”说完,他壮烈殉国。

    一同战死的,还有郑昭业和其他1000多名唐军,没有一个人投降,全部都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谓“将熊熊一窝”,一向懦弱的南唐人在张彦卿的带领下,个个都成了勇士。

    当然,后周这边,也是死伤不少。

    “朕一路上顺风顺水,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楚州磕到了朕的下巴,让朕在这里硬是耽误了快两个月,简直是过分!奇耻大辱啊!”

    柴荣生气了,他立即下令:“屠城!”

    就这样,整个楚州城,只要是南唐人,一个都不留,1万多人,全部被杀。这是柴荣生平唯一的一次屠城,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个政治污点。

    亏得赵匡胤私底下托人,找到了张彦卿的另一个儿子张光祐,派人将其保护起来。柴荣知道后,也装作没看到,总算是为忠臣之后留下唯一的血脉。

    也由此可见,柴荣事后,是对自己屠城这一行为后悔的,只是碍于面子,加上已成既定事实,所以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楚州城破后,很快,柴荣就收到了来自天长的捷报,郭廷谓已顺利攻克天长。柴荣大喜,没有在楚州休息,马不停蹄赶往扬州。

    扬州的韩令坤赶紧出城相迎。柴荣一进城,就叹了口气。

    “想当年,扬州是多么繁华。如今,你在这里虽然招募了一些流民,但是仍然看起来很是荒凉萧条呐。这样吧,在城东面,另外加盖一座小城吧,作为城的治所,方便驻守。”

    过了几天,柴荣又收到捷报,“黄州刺史司超与王审琦率部攻打南唐舒州,已将舒州刺史施仁望抓获。”

    “如此甚好啊!”柴荣喜不拢嘴,“朕打算将我们淮河上的战舰全部引到长江上,到时候,可沿着长江一路向南。”

    随后,他派出专业工程队前去勘探,发现水路上有个地方叫做北神堰,堵到这里了,转向楚州西北的鹳水,如果需要改路开凿鹳水的话,地形不允许,难度很大。

    “没有办法也要创造条件想办法。”柴荣不服输,他亲自前往北神堰进行实地调研,并做出规划图,调动当地的民夫挖掘,仅仅用了十天就打通了。

    就这样,后周的几百艘巨型战舰浩浩荡荡驶入长江,南唐人看到了,无不瞠目结舌:“这是有神仙帮忙,还是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