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太白小传
繁体版

初游长安

    开元十八年(730)初夏时节,李白从安陆启程,取道襄阳、南阳、商洛、蓝田,风尘仆仆,前往长安。一千五百多里路程,加以途中耽搁,整整费了一个月时间。到达长安时,已是盛夏。

    长安作为大唐的帝都,自然是江陵、金陵、广陵无法比拟的,更不用说安陆了。李白初到长安,自然被其雄伟繁华所吸引,但是他此行的目的不是游玩,而是干谒权贵,希冀得到贵人推荐进入仕途。到了长安之后,李白立即找出岳父给光禄卿许辅乾写的亲笔信,许辅乾是许员外的侄孙,应该算是李白的姻侄。光禄卿是给皇帝专管膳食的官员,此时许辅亁正忙着筹备千秋节,即玄宗皇帝四十六岁诞辰的筵席。李白只好等他忙完这一阵子后,再让他带自己去干谒权贵。于是利用等待的时间,李白游遍长安城,阅尽名胜古迹。

    一天,李白一大早就来到朱雀门大街,朱雀门大街正对皇城的朱雀门。皇城坐北朝南,一带赭红的墙垣把它紧紧围住,郁郁葱葱的松柏之中,微露出琉璃瓦的屋顶。这里是三公、六省、九寺、十四卫府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朝廷文武官员的衙门。朱雀门前广场上,停着许多彩绘的车辆。广场两边的大槐树下拴着一匹匹骏马,银鞍下搭着锦障泥。一些官员进进出岀,他们穿着代表不同品级的各色官服。李白远远地看着,心里十分敬慕。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进入他们的行列,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济苍生,安社稷,然后功成身退,名垂青史。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当李白百无聊赖地在朱雀门大街闲逛时,忽然一阵嘚嘚的马蹄声打破沉寂,只见行人纷纷躲闪。肯定是有贵人经过,他赶忙站在街边。只见“紫陌红尘拂面来”,几匹骏马簇拥着一辆锦缎铺垫的软车,飞驰而来。车上坐着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头裹赤帻,上加金箍,身穿白罗绣衫,腰束翡翠丝带,打扮得好生标致!面孔朝天,目空一切。“这是谁呢?”李白问旁边的行人。那人等到车马走远,才说:“你看他头上不是长着大红冠子吗?”李白一想:“莫非他就是神鸡童贾昌!真个是‘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么?”李白深感朝庭贤愚不辨的腐败,和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愤而写下刺时讽世的《古风》: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其后李白又去瞻仰了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曲江池、慈恩寺塔等处。太极宫在长安城正面,又称“大内”;大明宫在长安城东北,又称“东内”;兴庆宫在大明宫之南,又称“南内”。无论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李白都望尘莫及,只能在宫墙外徘徊,在宫门前远远望望而已。曲江池在长安城的东南角上,秦汉时代就已经很有名。慈恩寺塔,俗称大雁塔,在南城里,本是佛教寺院。李白知道凡是新科进士及第以后,总有三件使他们终身难忘的得意事情:一是瞻仰“大内”,二是曲江赐宴,三是雁塔题名。这也正是李白所心往神驰的。

    傍晚时分,李白登上大雁塔顶。从塔顶向远方眺望:东望骊山,绣岭蜿蜓,平林漠漠;南望终南山,山色苍苍,积雪皑皑;西望原上,五陵松柏,郁郁葱葱;北望城区闪闪烁烁,或隐或现。李白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四处干谒却处处碰壁,填了一首《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在长安城闲逛了一段时间,因心中有事,也就不想出去,只是读书、练剑消磨时间。一天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仿佛听到纺织娘的叫声,掐指一算,已是夏末初秋,而干谒依然无着落,就象是云中之美女,可望而不可及。于是李白干脆起床,临窗望月,思绪万千,信笔写下《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再次见到许辅乾时,已过了半个多月,此时他筹办千秋节宴会也忙得差不多了。许辅乾给李白仔细分析当朝几位卿相的情况:开元初年的贤相姚崇、宋璟已经告老致仕。中书令萧嵩主管兵部,户部侍郎宇文融主管财政,显然找他们是不适宜的。左相源乾曜是有名的“署名宰相”,一向不管事,找他是无用的。中书侍郎裴光庭,虽兼吏部尚书,但彼此很少来往。只有右相张说比较熟悉,一向又爱推贤进士。三个儿子张均、张垍、张埱都能诗善文,特别是次子张垍,既是附马,又是从三品卫尉卿,擅长应制诗文,深得皇上宠爱。于是,决定去拜访张说父子。但又等了半个月,许辅乾才与右相府联系好。

    终于有一天,李白跟着许辅乾忐忑不安地进了右相府。不巧张说却在病中,但好歹总算吩咐他二儿子张垍接待了李白。张垍是一位漂亮的贵公子,面如冠玉,唇红齿白,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与李白寒暄一会,便一本正经地说道:“当今圣上,求贤如渴;家父爱才,素有令名。兄长之事,小弟自当尽力。”说完就让李白将“行卷”留下,紧接着又假意说道:“兄长不远千里而来,想必鞍马劳顿,权且休息数日,待小弟拜读大作之后,再登门求教。”说罢便示意家人送客,李白也只好起身告辞。

    李白回到住处,准备耐心等待一些日子。等待是难熬的,期待更如相思,李白又写了一首《长相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那天李白告辞后,张垍迫不及待地看了他的诗文,对李白的才学既佩服又妒忌。但他骨子里根本看不起李白这个乡巴佬,以及商人之子的身份。于是想出一个鬼点子,既能让李白心甘情愿地离开长安城,又不影响宰相张说爱士的名声。张垍盘算已定,便在第三天,亲自登门拜访,而且对李白更加彬彬有礼。他向李白推荐说,在终南山有一处玉真公主(玄宗御妹)的别馆,李白去那里暂住,如果得到公主的欣赏,就可以平步青云。李白一听,觉得有点道理,自然愿走这条捷径,便按张垍的安排,即日搬去终南山中。

    李白到了终南山,找到玉真公主别馆,却原来是一座荒园。院中野草丛生,窗户上尘土封积,连门上都牵着蜘蛛网。李白简单收拾一个房间,把自己安顿下来。幸好有一看别馆老汉,每天打杂送饭,总算将就住得。听老汉讲:“这玉真观修了好几年了,公主只在刚修好头两年来过两次,以后再没来过。”李白顿时傻了眼,何时能见玉真公主?想到玉真公主在玉真观时的繁华场景,几年不来徒留余香,于是再写了一首《长相思》: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李白在玉真别馆,除了读书、写诗、舞剑以外,他有时也到山前的楼观台去转转,看看老子给关令尹传经授道的地方。不想一场秋雨,竟淅淅沥沥地下了半个多月,只能读读书,喝喝酒。不但“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而且还得“投箸解鹔鹴”。本想通过张说、张垍父子引荐以受重用,施展抱负,不意遭张氏父子冷遇,将他安排在玉真公主别馆,却不闻不问。李白感到受到愚弄,愤然写了二首《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

    其一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其二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

    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

    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

    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

    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投箸解鹔鹴,换酒醉北堂。

    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终南山离首都长安很近,是唐代欲隐欲仕的所谓名流的理想隐居之地,许多名人在此建有别业,进可以仕,退可以隐,所以叫终南捷径。李白也想走这一捷径,可是此路不通。李白自思既已得罪张家父子,许辅乾哪里也回不去了。走投无路之际,经人介绍,便去长安西北的邠州,投奔邠州长史李粲,李粲是李白远房堂兄。李白在那里住了两个月,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不过他只能叨陪末座,奉陪别人饮酒赋诗,听歌观舞。李白觉得不是长久之计,便写了一首《邠歌行》赠别李粲,希望帮助他解决御寒之事。

    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

    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

    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

    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

    宁知流寓变光辉,胡霜萧飒绕客衣。

    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

    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

    赵女长歌入彩云,燕姬醉舞娇红烛。

    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余光及棣华。

    李粲将他推荐给坊州司马王嵩,坊州在长安正北二百里的黄帝陵下,王司马是州里主管军事的官员。李白的到来,他热情欢迎。当时正是隆冬季节,李白陪着他登高饮酒,对雪赋诗,实际上也就是“帮闲”的角色。李白到长安以及出游邠、坊,是为了寻求知音,由荐举入朝,辅佐明主,然后功成身退。既然知音不遇,不便久留,于是离开坊州,并写了一首《留别王司马嵩》: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开元十八年(731)早春,李白冒着春雪回到了长安。徘徊在巍阙之下,始终不能够进入。因为求进无门,加之生活困顿,内心的挫折感和无力感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于是索性放浪形骸,自暴自弃。他结交了一批无良人士,整天喝酒、赌博、斗鸡、走犬、游侠。于是游历到落魄市井,屡次受到土霸欺凌。李白写有《白马篇》诗,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和不公平: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白千里迢迢来到长安,目的是向唐玄宗献赋,结识当朝权贵,试图进入上层社会,成为一代卿相,干一番事业,然后功成身退,潇洒而去。经过一年多的漫游干谒,李白到处碰壁,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李白清醒地认识到,继续客居长安,没有任何出仕的机会。笔直平坦的大道,只在象张垍这样的豪门巨族子弟的足下,只在像贾昌之流斗鸡走犬的足下,只在京都豪富“五陵年少”的足下。李白决定离开长安,感叹《行路难》: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