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繁体版

第10章 进入大本堂

    朱元璋生怕惊动了朱炫,将他放在一张柔软的床上,说道:“我们到大殿里说,云奇轻点,将所有的奏折都送到大殿里。”

    此时,他们所在的位置,是一座戒身堂。

    朱允炆见祖父对朱炫如此上心,心中更是羡慕嫉妒恨,同时也在想,祖父实在是太孤单了,所以对小孩子这么好。

    毕竟,他才是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孙子。

    如此想着,朱允炆跟着朱元璋,去了一处偏厅。

    “陛下,好久不见,我很是想念陛下,就过来看看陛下。”

    朱允炆之所以来这里,就是为了给朱元璋留下一个好印象,免得他被遗忘。

    说白了,就是为了抢风头。

    “无妨!”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你来的正是时候,回头告诉齐泰,让他从明日起,让允炫进入大本堂,给他准备一间房。”

    朱允炆诧异地看着他。

    那小子才两岁,凭什么能进学堂?

    朱炫跟朱标的一双儿女,也都已经见面了。

    他们都以为,“捡来”的孩子,会是朱标的嫡系,而朱炫的姓氏,与朱允熥、朱允炆的姓氏,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公布真实身份,所以吕氏也能猜测出一些东西来,不公布,吕氏也不能肯定。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跟齐泰说一声,我们还有些事要办。”

    “儿臣告辞!”

    朱允炆一边思索着,一边离开了大堂。

    朱元璋定了定神,吩咐着:“将张訦,詹微,赵勉三人召来!”

    孙子的忠告是对的,朱元璋就打算照做了。

    他既可以集权,也可以放权。

    等了许久,才有一队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朱元璋一边等着,一边思考着这个计划,他最多可以让五个人帮忙,而且这个人不能做官,也不能做主,三年一次,这样他就可以掌控局面了。

    那些被召集起来的文武百官,在得知朱元璋的提议之后,都是大吃一惊,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都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没有了宰相的权力,做了宰相,那就是做了无用功,自然不爽。

    “文华楼,就是帮我处理公务的所在。”

    “那就叫内阁好了!”

    朱元璋见他们不敢有异议,便决定将此事定下来,或许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将这个名字改成了一个新的内阁。

    不过,到底由哪一个人进入内阁,他还要好好想一想,并没有直接公布。

    当天中午,组建内阁的事情便在朝廷中流传开来,有的说皇帝英明神武,这种事情都能想到,有的说皇帝是不是又要害人了。

    不过,他们也只是私下里说说,并没有说出来。

    ……

    朱允炆先是到了大本堂,把朱炫要到这里来学习的事情,跟齐泰说了一声。

    齐泰不但是军中的左侍郎,更是朱元璋亲自任命的教书先生。

    他听了这话,皱眉问道:“朱允炫,这就是两年前被皇上带回去的野种?一个两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来学堂?我看他的位置,也不会太好。”

    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嗤之以鼻。

    这么多的孙子,他唯一认可的就是朱允炆。

    朱元璋虽未明说,但大家都看出来了,朱允炆十有八九就是下一任皇位了,区区一个野种,又如何?

    不过,这熊孩子却受到了陛下的宠爱,这让他们很是吃惊。

    “这是陛下的旨意,您尽管安排。”

    朱允炆心中酸涩,叹息一声,“皇上在宫中孤苦伶仃,长辈们都爱儿女,所以他一时得了皇上的宠爱,可过一段日子,就没人记得他了。”

    “说得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齐泰轻轻颔首,接着问道:“可曾说过如何教导这小子?”

    “没有,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罢,朱允炆就出了大厅。

    齐泰一听,顿时恍然大悟,随口应付过去就行了。

    殿内。

    朱允炆看着哥哥朱允熞,一边看书一边写作业,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想起了自己最疼爱的哥哥,心中一紧。

    “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大不了的。”

    朱允炆心中暗道,一股嫉妒之意,在他心中迅速地滋生,口中却道:“你还记得,皇上带着一个孩子回家吗?”

    “有事?”

    朱允熞自然不会忘了这件事。

    朱允炆压低声音,对朱允熞说道:“我让你这么做,你千万别告诉任何人。”

    “是是是!”

    朱允熞毕竟是个爱玩耍的小孩,听到朱允炆的话,不停地点着头,对朱允炆的话,满口的保证。

    朱允炆心中暗暗冷笑。

    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小屁孩,有什么资格跟自己抢风头?

    ……

    当朱炫苏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乾元殿的一个小院。

    夜幕降临。

    按照宫中的规定,过午是不能吃饭的,所以朱元璋只是两个馒头,一杯茶,就能撑到天亮。

    不过,这条规则,并不适用于朱炫。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吃饭?

    朱元璋给朱炫准备了特殊的宴席,今晚,他给院子里,准备了一只老母鸡和一锅稀饭。

    “小皇孙,该吃饭了吧?”

    侯显跟在朱炫身边也有两年时间了,对他这位小皇子的脾性十分了解,十分听话,也比较好哄。

    “侯显!”

    朱炫喃喃自语了几句,总感觉有些耳熟,疑惑地问道:“你不是我们汉人吗?”

    侯显笑道:“小的出身于西番十八部,当初西平侯与凉国公出兵攻打洮州的时候,小的就曾在皇宫中服侍过。”

    原来如此,难怪这么耳熟。

    侯显也是像郑和那样,从一个阶下囚,一步步走上宦官之路。

    这位侯显,就是日后郑和出海的助手,也是大明水师中的佼佼者。

    朱炫也是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自己能不能得到郑和,将来海上航行,必须要有一艘船,否则大明就会被其他国家甩在身后。

    “侯显,你拿着这碗鸡汤,去见皇上!”

    朱炫抛开杂念,从床上一跃而下,直奔护法堂而去。

    “小皇孙,你等着我!”侯显端着锅,快步追了上去。

    护法堂。

    “何事?”

    朱元璋见朱炫快步走了过来,将手里的奏折一放,问道。

    内阁已经公布,但要真正组建,还要等明日再公布人选,今日上奏,依旧由他来负责。

    朱炫来到老朱的身旁,仰着头,一脸可爱地开口道:“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和皇祖父一起吃个饭。”

    在皇宫中,中午不吃东西,晚上就挨着不吃,直到次日。

    所以朱炫想要为朱元璋调理好身子,就一定要改变吃东西的坏毛病,实际上在皇宫之中,也就是朱元璋一个人在坚持。

    朱元璋还未说话,朱炫就接着说道:“皇宫有规定,夜里不许进食,所以我要第二天再进食,不过为我准备了食物,我不能一个人进食,必须与我的祖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