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繁体版

第55章 一鸣惊人

    若真如此,朝廷里的官员们,最先受到影响的便是他们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工钱,再加上赋税,将来如何生存?

    朱元璋手持重兵,心狠手辣,根本不理会这些人的劝阻,直接将这些人扔了出来,然后派了锦衣卫在这里看管,想要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囚禁起来。

    倒是有几个进言的官员,没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不过,满朝文武却是一片恐慌。

    “你这是要阻拦我们的改革吗?”

    朱元璋怒喝一声。

    无论什么人来,都无法阻挡。

    朱元璋定了定神,问道:“我的好孙子,最近都没有来看过我,可有严冠的信?”

    蒋瓛虽然说了要帮他遮掩,但也不会明说:“小皇孙这些日子过得很好,他也知道皇上的难处,所以不常来,皇上要处理的事很多,小皇孙想得很周到!”

    “我的好孙儿!”

    朱元璋松了口气:“等我们做好了该做的事情,等孙子接手之后,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了。”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

    不过蒋瓛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这也在他意料之中。

    小皇孙有机会继承这个位置!

    蒋瓛不说话,也不多说。

    这些事情,他也不好多说。

    ……

    朱炫这段时间,要么是在写作,要么就是在学堂读书。

    他的生活还算安逸。

    等他写好之后,让侯显抄录下来,凑齐一本,然后拿到朱松那里,让他打印出来。

    而此时,报纸还是一个都没有,朱炫打算借着《天龙八部》的东风,让自己的书局名声大噪,然后自己自己开个印刷厂。

    届时,他的作品将会被刊登在报刊上。

    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连载的,一个是完整的。

    三日后,朱炫将三卷全部完成,送到了大本堂,交给了朱松。

    “大喜事,小允炫!”

    朱松刚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叫道:“我们所有的书,都已经被抢购一空了,就在昨天打烊之前,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呢。”

    这三日来,朱松一直在忙着出售书籍。

    第一次的图书,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但是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昨日,这些图书,就开始派上用场,刚刚开门,就有一群国子监学生过来排队购买。

    不仅是国子监,城里也来了一群爱看热闹的人,将书铺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不过一个早上的时间,整个书铺里,只有几本正规的书籍,有剧情的书籍被一扫而光。

    朱松一看利润这么高,立刻让张武帮忙,将这两套教材都印刷了二十万份。

    朱炫对此并不意外。

    这要是不火,那就太可惜了,毕竟,金大师才是真正的天才。

    “二十皇叔,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这个书店。”

    “但是,你们要记得,你们要缴纳的税款,一定要缴纳,绝对不能有任何遗漏。”

    “万一偷税漏税,被发现了,禀告皇爷爷,那就不好办了。”

    老朱要进行税收调整的事情,朱炫早就知道了。

    然后就是大规模的改革,在这种关键时刻,谁要是敢偷懒,那下场可就惨了。

    朱松点了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这件事,还是要尽快完成。”

    “此乃三卷!”

    朱炫取出一份早就写好的手稿。

    朱松欣然收下,他也没有料到,自己这个侄子,竟然如此之快,三天就完成了一本书,他要亲自过目,然后送到张武那里,让他打印。

    “二十皇叔,弟弟。”

    朱允熥走了过去,开口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告诉陛下,更不能告诉朱允炆。”

    众人心领神会。

    要是被朱允炆发现了,他一定会去告状的。

    “不会的!”

    朱松自信地说道:“等我们有了足够的财富,一定要在秦淮河上好好游玩一番。”

    朱允熥自然知道秦淮河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他摇了摇头,说道:“那就不用了,你可别把我也带进去,不然我皇爷爷一定会杀了你的。”

    “二皇兄,二皇兄,这是怎么回事?”

    朱松轻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这都是小事,这些事情,你一个孩子是不需要去了解的。”

    “好吧!”

    朱炫老老实实回答。

    随后,两人将朱炫的手写的草图,一一翻阅起来。

    甚至,都没有心情去上课。

    “二皇孙,这段内容,你看完了吗?”

    齐泰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朱允熥连忙收起手稿:“快完了。”

    齐泰怎么会看不出来,不过也不点破,道:“那就让二皇孙背出来吧。”

    “……”朱允熥。

    光顾着看书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朱松一看,急忙将手稿放好,这件事被齐先生给查出来,然后告诉老朱,这件事可就大条了,他可不想被老朱给查出来。

    朱炫等人,都在拼命的打理着这间书店。

    朱元璋也在积极推行赋税制度,这条法令发布以后,久而久之,就在大明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但地方上的土豪们,就连商人们也纷纷表示抗议。

    朝中大臣有心反驳,却又不敢反驳。

    首先是应天城周围的商人、土豪,朱元璋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御林军检查一下,看看这些商人有没有洗白,如果洗白了,那就用一些其他的方法。

    抓人,杀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锦衣卫的人,对这一点可谓驾轻就熟。

    应天派的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就算被抓住,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反抗,毕竟京营就在旁边,谁要是反抗,那肯定是最先被铲除的。

    在见识到了锦衣卫抓了这么多人后,周围的百姓们,都不敢再闹事了,也都乖乖的,听从了朝廷的命令。

    不过,其他人的反应,却要大得多。

    锦衣卫的人来抓他们,却被他们打得落荒而逃。

    老朱震怒,派遣大军,进行了一场大变革,其手段,甚至要远远超过了斩掉胡惟庸和郭桓的手段。

    毕竟,这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

    起义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腐败的官员,而地主的力量更是不可忽视。

    大明江山,尽在老朱的掌握之中。

    至于什么地头蛇,老朱压根就没当回事,有胆子不听话的,直接弄死就行了,直接派出军队,大肆屠杀,杀死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之前三次案件的总和。

    见老朱如此认真,其他几个地头蛇和一些商人也没办法,只好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所有的税收,都已经缴纳了。

    如果不愿意缴纳这么多赋税,他们就会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再分配。

    那名地主原本是打算,将税收提高后,都压到那些租下土地的隐士头上。

    不过,老朱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有的锦衣卫都在第一时间展开了动作,凡是有胆子这么干的,一律格杀勿论,再次掀起一片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