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繁体版

第98章 震慑郑赐

    “你把笔记记下来,然后慢慢研究!”

    朱炫说道:“我还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也别着急,慢慢来就好。”

    侯显重重的点了点头。

    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侯显之后,朱炫活动了一下筋骨,见天色已晚,便洗了个澡,随后便躺在床上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

    朱炫刚要到大本堂就学,朱松来了,领着他离开了皇宫。

    “父皇吩咐工部将武器制造处,以及枪械制造处都调到我们这里来,现在正在兵工厂外等候。”

    有了皇帝陛下的吩咐,朱炫自然不敢怠慢,直接冲出了厂房。

    “恭迎王爷!”

    郑赐等待了许久。

    朱松笑道:“郑大人不必客气,诸位可都到了?”

    郑赐点了点头,说道:“都已经到了,具体如何安排,就由两位大人来决定吧,我这边还有些别的事,就不奉陪了。”

    朱炫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听自己的,所以想要震慑住他们,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一些。

    于是开口道:“郑大人且慢,既然已经到了,何不先进去看看?”

    郑赐对这家工厂也有所耳闻。

    昨日,朱元璋下了一道旨意,点出了未来兵马司与火药司分舵的位置,便是朱炫的兵马厂。

    郑赐本以为,这间厂房不过是某位皇子,闲着没事做的,根本不在意,甚至都懒得去看看。

    他觉得,皇上一定是年纪大了,脑子坏掉了,才会让这么一个毛头小子来管理。

    “不好吧?”

    郑赐摇了摇头,婉言谢绝了。

    朱炫看了一眼二十皇叔,“郑先生这是看不起我们吗?”

    朱松心领神会,沉声道:“如果你看不起我们,郑先生,你可以离开了。”

    “哪里哪里!”

    郑赐感觉到一阵毛骨悚然。

    这一次,他是真的没办法了。

    要是他还不答应,那就是在皇帝面前丢脸丢到姥姥家,到时候皇帝肯定会对他怀恨在心。

    朱炫把侯显叫了过来,让侯显给郑赐带路。

    郑赐看着能在空气中点火的煤气炉,对这家厂的看法才发生了变化。

    而现在,他又见识到了冶炼工艺,一锅铁水,还有一台机器,这让他有了新的认识。

    郑赐对炼器之类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但身为工部尚书,他肯定有所耳闻,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韩王和小皇孙。

    这家厂,还是有些门道的。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郑赐必须将所有的想法都压下去。

    随后,朱炫又召集了一批手艺人,在武器车间门口,进行了一番演示。

    一连开了五枪。

    这一枪,直接洞穿了靶子的胸甲,在靶子上开出了五个血洞。

    这一幕看的郑赐目瞪口呆。

    这一幕,让在场的工匠们,都是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冒昧的问一句,我是不是眼花了?”

    郑赐不可置信地擦着眼睛问道。

    刚才那一击,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这才知道为何皇帝会将军器处与弹药处分别交由朱炫与朱松这管理。

    这可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啊!

    他们工部不行,可是朱炫的厂子,却能做到,区区二百多号人,就能碾压他们。

    郑赐感慨:“没来的时候,本官还以为王爷只是胡闹,可如今看来,却是本官鼠目寸光,还有咱们工部,实在是太不争气了。”

    朱松呵呵一笑:“郑大人言重了,咱们厂想要发展壮大,可离不开郑大人在工部的大力扶持啊。”

    “不用担心。”

    郑赐一改之前的语气,一脸诚恳地说道:“有属下在,王爷所需之物,必定应有尽有,还望王爷多多打造兵器,守护大明江山。”

    “当然!”

    朱松斩钉截铁的说道。

    在郑赐被吓了一跳之后,工部的几个铁匠也被吓了一跳,然后就开始搬家,把武器和弹药都运到了兵工厂。

    由于炸药很容易引起爆炸,所以朱元璋才将炸药放在了城门之外。

    哪怕是爆炸,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这间厂房,恰好就在朱元璋所说的郊外。

    当所有东西都搬走后,朱炫就找到了侯显,在空地上搭了一张大白桌,开始上课,首先是讲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东西,然后再进行研究与制造。

    火药局里,也有专门制作枪械的专家。

    听到侯显所说的枪械制造方法,立刻就有人提出疑问。

    “王爷,您是怎么知道的?”

    郑赐在一旁看着,他不太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他觉得很有意思。

    朱松说不出话来,只好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侄子。

    朱炫答道:“侯显当年所习,亦有圣人传承。”

    “圣贤?”

    郑赐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

    他虽然不敢说对圣人之道了如指掌,但也看得差不多了,绝对没有这样的东西。

    朱炫说道:“关于侯显的事情,并没有出现在《圣人经》中,而是《圣人经》中提到了他。

    朱子曾经将万物诠释为“天地万物”,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要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探索它的极限。

    只要你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努力,当你想通了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本质,而你的心灵的整体,就会变得无穷无尽了。”

    “朱子”即“朱熹”。

    郑赐对朱熹的心学和学说,自然是有所了解和研究的。

    小皇孙年纪不大,却能将朱子的理论说得头头是道,这让他很是诧异,可朱子的理论,与侯显所说的这些理论,有什么联系?

    朱松一头雾水,不过他也不想多问,他要的是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来自哪里。

    “朱子的意思,就是要以此为鉴,以求明悟。”

    “侯显教给我们的东西,都是从他的实验中学到的,就像是一把手枪,他从现在的枪械中学到了一些东西,这把手枪和手枪的理论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这把枪要比手枪更好。”

    “难道,这一切,都与圣人说的吻合?”

    “所谓的学问,其实就是圣人,这一点,我已经跟侯显说好了,就叫‘格物致知’。”

    朱炫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礼记》中早有记载,所以郑赐对此并不意外。

    但他能感觉到,朱炫将侯显所说的东西,硬生生地搬到了朱子格物致知的身上,做出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

    郑赐很意外,一个孩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是对于郑赐而言,他并不在乎什么“格物致知”,他在乎的是如何打造和改进这些兵器。

    “小皇孙所言极是!”

    郑赐附了一句,表示赞同。

    两个人在厂房里转了转,然后郑赐就离开了。

    朱炫、朱松两人,都要留在这里,将一切都处理妥当,甚至还要去长江上,寻找码头的选址,这件事,还要和皇爷爷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