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繁体版

第118章 李景隆,我的身世,你可曾听闻

    也许,从另一条路走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反正之前的事情,早就有人做过了,真要做出来,又何必等到自己这种后人?

    方孝孺望向朱炫,目光中带着一丝诧异。

    他很吃惊,这样的话语竟然是从一个小孩口中说出。

    这个男孩不读书,真是暴殄天物。

    不过朱炫的意思,方孝孺也管不了,他也不好强求,起身行礼,说道:“多谢小皇孙指教。”

    “别啊,王医生。”

    朱炫只好还了一拜,然后说道:“若是让外人知晓,公子再次躬身,岂非要说在下荒唐,所以特来告辞。”

    说着,他又行了一礼,这才走出了大厅。

    方孝孺望着朱炫离去的身影,轻叹一声,想起朱炫说过的话,心中暗暗惋惜。

    他隐隐觉得,一旦领悟,必能领悟出自己的道,不必一味的求贤。

    出了大厅。

    朱炫再次来到戒律堂,却没有看到皇帝的身影,于是他来到文华阁,总算看到了皇帝的身影。

    与前些年相比,如今的政府更加完备。

    三位阁老已经被调来,国子监的学生也被调入到了三位阁老的身边,协助三位阁老研读文件,锻炼三位阁老的办事技巧。

    等国子监的学子们进入官场,想要进入官场,就更简单了。

    “皇爷爷!”叶卿棠恭敬地行礼。

    朱炫屁颠屁颠的来到朱元璋身边,笑嘻嘻地说道:“我刚才已经到了大本殿,向方大人辞行,这件事之后,孙子还能再调|教一下新兵马么?”

    “放心吧!”

    朱元璋将公文收了起来,摇了摇头,问道:“我的好孙子,你会打仗吗?”

    朱炫一脸郁闷。

    “如果你不会,那我们就给你找个人,让他给你讲讲兵书,等他学会了,我们就带着他带着这些士兵,乖孙,你看如何?”

    朱元璋在旁边,开口说道。

    朱炫颔首:“一切听从您的吩咐。”

    朱元璋说道:“我给你请了一位军师,你可以去左军都督的办公室,将他所会的一切,都传授给你,这样,我的孙子,就可以成为一名大将军了。”

    “好啊!”点了点头。

    朱炫大喜,“我马上就来。”

    说完,他兴冲冲地离开了文华大殿。

    他对这位精通兵法的先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能够担任五大军团的统领,这位教书先生的本事肯定不会太弱,至少能够学习到一些真实的军事知识。

    “慢点!”提醒了一句。

    朱元璋见自己的乖孙如此焦急,便微笑着叮嘱道。

    他很高兴自己的孙子有了新的志向,无论未来如何,他都要将自己的孙子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帝王。

    甚至,他还希望,能够成为一代帝王。

    左将军府邸。

    朱炫将皇帝陛下给他的一块信物递给他,让他进去,但没多久,就有下人去禀报,说从府邸中走出一个人来。

    “朱允炫,你是我最小的堂哥?”

    男子瞥了祝炫一眼,微笑着说道:“你的情况,陛下都告诉我了。”

    “堂哥?”

    朱炫有些奇怪的看着他。

    朱炫并不了解老朱家里的那些人,也不清楚对方的身份,便开口道:“敢问堂兄尊姓大名?”

    那男子闻言,微微一笑:“我叫李景隆,是你的堂兄。”

    堂兄?

    “李景隆,你是谁?”

    “这就是大明开国皇帝吗?”

    朱炫愕然抬头。

    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会为他请来大明军中的一员大将李景隆,但朱元璋却很欣赏李景隆,尤其是他的谋略。

    李景隆之所以被称为大明军神,不过是后来才被人取笑罢了,本身并无多大能耐,朱棣能如此迅速地开启应天城的大门,也多亏了他。

    朱炫真以为,跟李景隆学习军事知识,就能成功?

    他害怕,害怕自己会变得一无是处!

    “这就是大明开国皇帝吗?”

    听到这话,李景隆先是一惊,接着就是狂喜。

    这个素未谋面的堂兄,竟然自称他为“战神”,莫非他认为,自己比蓝玉这个老家伙,还要厉害?这位表哥倒是有点眼力劲。

    原本他还以为教朱炫的战技会很费劲,但现在,他对朱炫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都是那么的赏心悦目,那么的善解人意,让他越发的喜爱起来。

    “你知道我的来历?”

    莫名其妙的,就被称为“大明军神”,这让李景隆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只是在部队里锻炼了一下。

    除了到湖广,陕西,河南,训练军队以外,就没有别的战绩了。

    李景隆认为,这位朱炫,肯定是听闻了他的兵道造诣,所以才会被尊称为“大明战神”。

    这小子,还真是有眼光啊!

    “呃,这位大堂兄,一脸的感慨。”

    朱炫一脸的苦涩:“我一眼就看出,大堂弟见多识广,见识广博,在兵法上的造诣,怕是无人能及。”

    “我一直都在掩饰,没想到你竟然能看穿。”

    这话李景隆最爱听了,当下继续说:“可是我这个堂哥,也很了不起啊!我对学术一窍不通,但你在这里所说的话,以及你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众所周知的,只是,训练军队,战争,可不是学习那么容易的。”

    朱炫很识趣地说道:“我明白,日后还要劳烦大堂弟多多费心。”

    也不知这位李景隆,有何可教。

    李景隆在兵法上的造诣极高,虽然对战局的了解也很透彻,但却从来没有用过,更多的是在纸上写出来的。

    朱炫觉得,自己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所以他决定,先跟着李景隆,好好学一学。

    “你放心,我知道的,我都会传授给你。”

    李景隆一边说,一边牵着朱炫,向左军都督府内行去。

    他的理论性很强,进去后,先是教朱炫如何排兵布阵,如何与敌军作战,如何在山区作战,如何在草原作战,如何在山区作战,如何在草原作战,如何在战场上作战,如何在战场上作战。

    但凡是能战之事,李景隆都有一套完整的说法。

    朱炫觉得自己的堂弟很好,但也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且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靖难之战中,他节节败退,朱允炆都没把他怎么样,反而让他开了城门,向他求援。

    很有可能是叛徒!

    这个人,不能像二十叔一样,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他必须保守一些秘密。

    李景隆不知这朱炫心中所思,此刻,他是倾尽全力,让这朱炫去背诵那些军中典籍,可到了后来,他却是发现,这朱炫竟然悟性极高,很快就能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