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语词曲
繁体版

诗语词曲三集辛弃疾1章

    金天会五年1127年十月某日京城皇宫天空阴霾,大雨如注、狂风拉杇,一遍呼天抢地。金人率千军万马冲入大宋皇宫,掳掠二帝,宫中文武百官唾手而立。宫娥妃嫔们无论年纪被赶入京城的街巷青楼沦为妓女。帝之后赵构丢下半壁江山逃往南方。从此大宋江山南北各奔,分庭而立。

    尔后,金人建立自己的朝庭,前朝的些许文武百官大都受命于金人之朝庭,不敢愈雷池半步,诚惶诚恐为金主卖命。那金主喜欢汉族文化,所以对前期文官尤以重视,仕途经济决不怠慢。

    溯风吹山山立马,

    莾莾中原白云宽。

    可堪岁月千秋去,

    戎马生涯词豪华。

    明湖街住着一户姓辛的人家,算是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这宅邸在当时最为繁华地段,属大道支路,宽阔大巷内。路面青一色巨石板相嵌而成,通大型马车,两旁各家门庭皆是方正石头巨大横梁相嵌花木鸟兽精美浮雕图案,宽阔高大,门为橡木,门上铜制把手,有用铜板相嵌为边。经长年累月擦试闪闪发光一条街住的非富即贵之人家。这辛的门庭两旁青石砌垒,门顶横梁格外的与众不同的是凃着深红色,配以黄色金描的呈祥图案。门口两旁杵一双石雕的狮子如啸如呼。

    主人家辛赞在朝为官,这辛赞虽己年近花甲鹤发红颜,体魄健壮。中年丧子,独自抚养着一个孙儿。孙儿名辛弃疾。他是亲自目睹金人的入侵,朝庭的衰败,与大多数被金主留用的文官一样,寄人篱下欲哭无泪。但是心中早己埋下仇恨的火种只待燃烧,而这颗种子在他心中那就是他的孙儿辛弃疾。

    入秋,天高云淡。这天,辛赞坐在自家书房的阁楼,手持一本史书正在给围绕膝下的辛弃疾讲书,辛弃疾年仅五岁,生得二目圆硕有神,额方正、秀发如青。

    “爷爷读首诗给你听如何?”“好啊。”趴在爷爷膝盖上,仰头聆听。“去时儿女悲,回来佳鼓竟。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去时儿女悲,回来佳鼓竟。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那辛弃疾个字不差读了出来。辛赞大喜。心里想有这样的孙子也不枉我在这乌烟獐气,残暴凶狠的金人统治之下苟且偷生为官。我辈虽是无能为力,尚且如此罢了。若是孙辈能如日冲天,灭那外族金人专权,南北一统大好河山,我虽死无憾了。

    “知道这个诗是那个写的吗?”“不知道。”“爷爷我讲给你听,他叫霍去病,是汉朝时期的一员大将军,他能诗善战,勇武过人。一生没有打过什么败仗。当时汉朝的边缘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居住着的凶奴人,他们骑马善射,粗暴野蛮。无国家,没文化,居水草边放牧为生。嗜血成性。如同现在统治着我们的金人是一样的。他们时刻不忘攻打占有我们的大好河山,汉朝的大将军霍去病受命朝庭常常出关征战。每次领兵远离故土去打仗,出发的时候他的儿女亲人们个个都悲哀,怕他打败回不来了,可是他百战百胜,每次都大胜归来。”“儿女及亲人们都敲锣打鼓地欢迎。”“是这个意思。”“我孙儿大有希望。”

    辛家的隔壁住着另一朝庭官员,官至四品的文官窦家,这窦家亦是与当朝皇家有些缘源的人家,以经啇而富有的,家有啇船队,在正街上亦有许多啇铺,经营南来北往的货物贸易。大宅内占地百余亩,除了一座巨大三层內井的四合院,进门一座树木茂密复郁的林子便是住宅,住宅后面有一座终年花香弥漫的花园,其间亭台水榭一应齐全,回廊曲幽。那花园外连一湖碧水,清澈涟漪四散。这湖共通两家,筑墙分享着。

    辛弃疾从小平时里喜欢到湖中划船玩水,又是撑船划船的好手。时常爷孙俩湖中泛舟读书写词,那辛赞熟读诸子百家,诗书礼乐也是精通,献身说法,传教辛弃疾。辛弃疾五岁能诵诗书无限。他们家的藏书楼在湖畔一片山坡中,沿着花园的廊道往上可以到达。平时里辛弃疾划船玩水之后便到书房习读,己成习惯。每每步入廊道往上,至半山,这里可以看到足下隔壁窦家的湖泊花园,那窦家夫人年至中年无子,家中只有一女儿尚才五岁的样子,生得俏丽可爱,喜欢一个人在园内玩踢键子,那天辛弃疾从书楼听完爷爷的讲授霍去病的故事后,出楼玩耍,走在廊道里,埋头读诵着什么诗词,忽然一个五彩的键子不歪不斜掉在自己头顶上。正发愣:“哈哈哈……”看到下面窦家花园的小女孩仰头望着自己大笑。声若银铃四面回荡。取下头顶的键子;她飞起一脚竟把键子踢到我头顶上?于是将就一脚把它踢下去,那小女孩飞身接住。两个孩子自此以后成了好朋友。

    正置寒食节,各家的房梁上红灯摇恍。刚才入傍晚,大街上便有人手拎灯笼逛街猜谜,辛弃疾与爷爷辛赞也是,拎着自家制作的旋转的红灯,那彩色的纸上是他亲手书写的词句,贴在当中的。时才几岁的辛弃疾的词;将军百战身名裂,谁供我醉明月。可见他小小年纪心里已经有大报复。正在逛着,出来这条繁华似锦的官宦及富裕的明湖大街,便是一般市民百姓生活居住的陋巷,嘈杂的马路,尘土飞杨,辛弃疾拎着红灯见到一队金兵将士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雪亮的刀剑,押着一群衣衫褴褛的贫民呼啸而过。“他们是在干什么?”辛弃疾问他爷爷。“他们是朝庭的官兵,押送那些都是我们的汉人去修金人的宫殿。这些金人来到我们的城市生活的习惯依然是自己从前的样子,这里没有他们的生活中的样子,所以让他们去修造。”“那我们为什么不贫穷?”“我们是诗书人家呀,我们的先辈服务于我们汉人的朝庭积下的今天的生活。爷爷在朝为官也是寄人篱下,受那金人的制约,我们的皇帝在南边。那才是我们真正汉人的朝庭所在。”

    在年幼的辛弃疾的心里,从此埋下了颗火种似的。“有一天我要为我们的朝庭而去战斗。”辛赞听了仰天长啸:“吾辈自强总算有望矣。”爷孙俩回到家中,从此辛弃疾更加刻苦读书,辛赞又专门为他请了精通剑术武功的大师教授他。

    数年后辛弃疾长大成人,身长八尺有余,形若汉马,肤如白玉。眼圆而眼角微上翘起,眉若山峰,鼻若悬胆,口方唇红,脸若银盆,乌发如新丝,眼含春光。俊朗潇洒英武中不失温文尔雅。他己饱学先秦诸子百家,己熟悉儒家孔孟思想,精通《诗经》,精通剑学,性格勇猛顽强。他自幼接受辛赞的爱国之情,才气横溢,满怀激情一心想着要驱除金人复我大宋南北一统。决定为国尽忠。年仅二十一岁己是身手了得,身若水底游龙現世。高大俊美却体态轻盈若云。今天身穿一件青紫色长外套,内衬灰白色长衫,洁白的脖子下人字领陪衬着灰白长衫的领口。青丝严束头顶闪烁光亮。腰间系绿色丝带,挂一晶莹剔透翡翠玉下坠闪光摇曳。酷爱诗词,动则提笔,词句惊人。成为当时同辈人中的佼佼者。

    那辛赞已经年迈,这天去到书房,提笔写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赞看了孙儿的词句:“我孙儿一表人才,饱读诗书,平时里习武弄文更懂礼仪规范言行举止得体大方,更有胸怀报国之志……”热血沸腾冲顶倒地而亡。辛弃疾连忙俯下身躯,见到爷爷闭眼安祥,知道他对自己没有失望。独自一人送老人归西。

    还未到中秋的时候,辛弃疾葬了唯一的亲人爷爷后出门游历,来到一处高地,江上悬着下弦月,半明半透半皎洁。春雨柔滑飘洒,层林倒映水中,小窗对月华。悠思繁冗一遍。诗与江流。月浸江天,光艳婉转。人生不负流年。余音绕梁白帆点点。我仰天长啸。日月缠绕。江天一线。月光幽远。晶莹澄明。唯情不解风月无关。江水连绵孤单。水拍沙滩,月华如练。人在他乡,程途不免万千思念。春夏秋冬风月一船。春江花月夜啊!古今难言。愿人不老不变。勤如江流宛转。.偶尔江天一色,灯火万盏。楼阁掩映于群林之间。飞鸟一线。。若霞光美绚。一别两宽。心怀旧事,欲醉江天。记得半月初始,愁绪绵绵。月浸江染。人声鼎沸。城阙倒映水中江水绵延不绝。生命如初阳翠山.阡陌纵横,树茂两岸,一江春水霏雨纤纤。天空初晴白沙推浪,天地一线。鱼跃千帆,斜阳落辉,波光粼粼,万千潋滟。远山含翠,夕阳初下。月光冉冉。郁香暗藏。光环玉间。有韵踏浪而来,诗情画意人间漫卷。何必惆怅怨言,枫林浓茂。长歌送枝叶吐蕾,琼海连接青山。是夜灯火璀璨。江水浩浩淼淼,层林叠翠,影随江流,箫箫之音群山之间。出长峡过巫山,神女叹。天地宽。霞光尽染。花香复郁吐蕊,鸟瞰云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堂人间。我时常俯瞰整个天地,莫若这江水绵延不绝,天长地远。三月初开始,残冰破岩,潺潺流淌,繁花锦簇随春光璀璨。江河湖海波光闪艳。百花竟妍。夕阳浩浩辉远,浸染山水一遍。傍晚,日月平分天空,入夜星月交辉,辉煌万籁。音潇潇流光溢彩。江天灯火通明,叠桥蜿蜓。举杯,月华朗照,树影婆娑,不知天上人间。轻纱绵绵。晨曦初露,远山衔润,初阳款款而来,我大好河山却被外族蹂躪贱踏,看那些大街上横七竖八的饿殍……想到此不觉暗然神伤一阵。莫叹人生苦短。皤发成铅。何不趁着年华干一番事业,不是为了到那朝庭做了大夫宰相,不也是绞尽脑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生吗的经营,稍不留神就会脑袋搬家。再说那人若太过寻利图名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今我山河分裂,人生不就是图个报国还家吗,否则我空有满腹诗书,一身武艺。于是给自己取字号,辛嫁轩。即使是为他人作人嫁衣裳也要为河山一统奋斗终生。那一日拎着宝剑准备离家建功立业。虽说家财万贯无心经营,之前逐一的变卖组建了一支自己的队伍。临行前往书房里坐了一会儿,刚迈出书房,见到下面窦家小园柳荫之下伫立一女子,身若垂柳,脸若桃花,这不是自己从小的玩伴窦好女吗,心里想道。只知道自从十岁开始她便被深藏一般的,少有见到。自己舞文习武一心报国,几乎把她忘了。只见她口中念叨:

    日出山峦金,楼宇彩映人。

    花坛三十里,小坐影绿韵。

    几声鸟鸣,芳菲终无影。

    才报春春又先隐。

    雨点儿轻轻,月落寻芳影。明清晨,但愿偶得花飞迎,再往深宫行。莫怨父母恩。天注定,心似腰间玉,中有一颗心。人不知、只盼西窗无枯灯。

    心里喜欢。连忙掏下腰间的那块翡翠,揭起外面长衫低头用力一咬,撕下一块衣料,将那翡翠玉抱好往那园子一扔。拎着宝剑出了家门,去会那平日里习武的朋友,这些人也与他一样大都是前朝武官之后,有的家破人亡,有的父己冲军流放。那金人是绝对不能容留大宋武官在朝的,稍有不慎的都是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