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绿衣之殇
繁体版

一 黎春莼、全砡(2)

    二

    现在已经是高三第一学期了,再有一个半学期就要高考了,时间过得太快了,而自己考上高中,甚至小学和初中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自己是七岁上的小学,这在农村已经算早的了,二姐是十岁才上的小学,哥哥是八岁才上的小学,学校在邻村,自己的村子太小没有小学,第一次去学校是二姐和哥哥带着去了小学,并不是爸爸妈妈带着去报名上学的。自己今年已经高三了,爸爸妈妈还从来没有为他学习的事来过学校一次,当时老师让他背诵一到二十,他很紧张背到中间就乱了。开学后他发现学习是那么有趣,学习了加减法后妈妈可以放心地让他去小卖店买东西了,学了汉字后他每去农村集上就喜欢认商店门上的汉字。不过他有太多的农活需要干,爸爸身体不好干不了重体力农活,而且爸爸是乡政府干部平时要上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干农活,放学后他和哥哥一起首先要给牛割草饮水、垫牛圈,拌草料喂牛,给家里抬水或挑水把水缸灌满。冬天需要挖猪圈牛圈,清理鸡圈和厕所,把各种人畜粪便掺入黄土敲碎混均匀作为农家肥送到麦地里,给果园修剪果树。春天需要春播、给麦田锄草彻夜去浇水喷洒农药。夏季农活更多了,除了送粪以外,还要收割打碾小麦、耕地两遍。秋天需要播种,采摘果园中的苹果等等。

    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牛拌草料,拌好草料后带着两个凉馒头去上学,在牛圈里拌草料会踩到牛的屎尿,所以拌草料时自己一直穿着一双破烂的旧鞋,上学时换上一双干净的鞋子,有时间太晚了会忘掉换鞋子,上学走一段路后发现没有换鞋子会跑着回家换掉鞋子再去上学。现在虽然自己已经上高中了,但因为大姐出嫁了,二姐和哥哥在外地上中专和技校,家里干农活的人更少了,周末回家了一刻也不能闲下来,否则所有的农活都需要妈妈一个人干。小学时等天黑了吃过晚饭后他才能写作业,虽然周围的村子都通电了,但自己的村子里还没有通电,听爸爸讲当时的村长把用来通电的钱给村子里打了一口农业灌溉用机井,也给农业社买了一辆大拖拉机,结果没有钱通电了。他就在煤油灯下写作业,那个煤油灯的形象完全就是电影中反映旧社会黑暗贫穷生活中的那个景象,蚕豆般大小的黄色灯光十分昏暗,自己小学的作业很少,而且好多学生也不做作业,但他会认真的写作业。自己的同学近视的几乎没有,而自己到了初二的时间就已经近视了,小小年纪戴着眼镜在农村里干活感觉很别扭。自己的学习一直很好,小学一直都是三好学生,五年时间一次也没有落下,家里墙壁上贴的奖状全是自己的,哥哥则一张也没有。

    自己发育的很晚,直到高二才开始发育,加之小时候营养一般,所以他的体育一直很一般。但因为学习很好,当全乡十几个小学集中到乡中心小学开全乡小学生春季运动会的时间自己被选为了运动员代表上台讲话,乡里的一号人物即乡长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运动员代表不能没有参赛项目,所以给他报了一个运动项目——滚铁环,滚到一半铁环倒了,等他重新滚起来到终点时已经是最后一名了。乡长回到单位说那个上台讲话的小孩讲得不错,爸爸就说他的两个儿子今天讲话都不错。因为爸爸已经在乡政府工作很多年了,是主任科员,和乡长一样的级别,但不是领导,乡长和爸爸是同龄人互相损着玩,这个笑话是爸爸从单位回到家里给妈妈讲的时间他在旁边听到的。第二天自己没能继续去参加运动会玩,因为自己的项目结束了,他被妈妈带到麦田里去拔草了,他听着运动会的大喇叭声很想去玩,但妈妈就是不让去。

    在小学每个年级也就二十名同学左右,自己的学习一直很好,一直是班里第一名,班里还有一个女生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但意志坚强,拄着两个拐杖来上学,下雨的时间她爸爸用自行车驮着她来,她的年龄比同班同学大许多,所以学习也很好。一年级的时间自己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是一个年龄已经大了很和蔼的女老师崔老师,她很喜欢自己,但也打过自己。有次中午很少见的没有放学回家而是在学校午休,老师让同学们都趴在课桌上睡觉,自己知道崔老师就在教室门口看着,但耍小聪明假装睡觉使劲地摇晃课桌诬陷同桌,结果挨了两巴掌,自己以为是班长打的呢,抬头一看崔老师站在自己身边,自己赶紧又趴在桌子上睡觉去了。

    一二年级的时间自己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年龄已经很大了的“高小”毕业的老先生,家就在小学所在的村子里,他虽然教数学,但习惯用汉字而不是阿拉伯数字写数学,除了竖式计算用阿拉伯数字以外其他时间都用汉字表示,板书写得极工整极认真。听爸爸讲这位数学老师是当时当地很少见的“高小”毕业生,毕业的时间还披红戴花骑着马在村子里像夸状元一样夸过。自己上初中的时间听说这个老师在上学去的古城边被抢劫了一次,下一次听到消息的时间是这位老师中风去世了。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自己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一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回族老师,对工作很认真,也很喜欢自己,带着自己参加全乡小学竞赛的时间还自掏腰包买炒面给自己吃。参加小升初考试前破天荒地组织他们晚间补课,腾出一间房子让不在本村的孩子住下来,但爸爸觉得不安全没有让他去。后来听爸爸说因为他们这一届考试优异,全乡前二名都是他的学生,他被提拔成了校长。

    自己一直都是班里的一号人物,直到五年级第二学期班里转入一个杨姓的同学,杨姓同学年龄比他大不少,在小升初前的一段时间内经常考的比自己好,他们的那个语文老师转而喜欢那个杨姓同学了,那是他在学校以来第一次尝到被人冷落的滋味,他看在眼里从无任何表露。升初中的考试是步行去乡中学考的试,那天他们都像过年一样穿着自己的新衣服,过河的时间不小心将泥巴沾到了自己新衣服上,让他心疼不已,走在路上一直想着泥巴赶快干掉自己好搓掉。考试结束后每个学校的考生都凑到一起给老师说考得怎么样,他说自己有道题错了,而杨姓同学则十分高兴地告诉老师他那道题做对了,他还清楚地记得那个语文老师看他那种恨铁不成钢的不满和轻视的神情。

    考试成绩出来了,他在乡中学的黑板上看到自己两门课考了一百八十七分,全乡第一名,杨姓同学是第二名。杨姓同学在初中和许许多多的农村初中生一样,复读了两年后听说今年夏天终于考上了中专,但他现在已经不羡慕哥哥的技校、二姐和杨姓同学的中专了,因为自己学习很好,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上初中的通知书是爸爸带回家的,那时学校也放假了,他再也没有见到那个语文老师。在那个暑假,他和妈妈去赶集的时间妈妈碰到每一个人就说这是我儿子,考了全乡第一名,甚至是陌生人,逢人便夸,弄得他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