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绿衣之殇
繁体版

四 杨如菡(11)

    十一

    火车经过了漫长的旅行,穿越了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跨越了空旷寥寂的华北平原,进入了河湖密布的江南水乡,现在是七月份,全是绿色,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还有小麦收割后黄色的麦茬地。逐渐接近南京了,南京是有名的六朝古都、脂粉之地,也是一个令人伤心的城市,秦淮河畔的脂粉和灯影桨声与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夹杂在姬远峰的脑海中,还有中华MG这段在历史教科书中遮遮掩掩欲盖弥彰的历史。在大学里电气工程系只有《中国G命和现代史论》这么一门历史课,历史老师不会像中学历史课那样重复读一遍课本而已,他会讲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姬远峰对这个历史老师课的印象很好。这门课结束了,姬远峰又打听到了这个老师另外一门讲座课,其中讲到过朝X战争,虽然这门讲座课甚至不是姬远峰的选修课,但姬远峰喜欢历史,也喜欢地理,他一直去上这个老师的这门讲座课,一直到结束。这让姬远峰知道了历史除了教科书那些枯燥无趣的内容之外还有深入的分析,也有其他的声音,这位老师在姬远峰毕业前又当了滨工大图书馆的馆长。姬远峰也对中华MG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但这段历史在教科书中除了J阀混战以外还是J阀混战,但姬远峰也读了一些书,知道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却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学人,而这段历史的中心舞台就在南京。而这座城市即将成为自己后半生栖息之地了,这一切都令姬远峰对南京这座城市充满了迷惑与向往。

    火车越来越抵近南京了,人民币和地理教科书上的南京长江大桥已经隐约可见。姬远峰把眼睛贴在窗户上,一动不动地盯着窗外,桥头上两个高大的G命旗帜造型的立柱也已经隐约可见,随后火车穿行在大桥的下层,火车轮毂撞击着铁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众多的钢柱从车窗外一个接一个地闪过,宽阔的江面上条条江轮如静止着一般。姬远峰不自觉地把长江与松花江比较,这里的江面更宽阔,但江水却没有松花江那么清澈。姬远峰知道这座桥除了正常的交通功能外还承担了更多的政Z宣传使命,仅仅从桥梁史出发,钱塘江大桥、武汉铁路大桥、甚至兰州的黄河铁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并不在此桥之下。

    火车靠站了,姬远峰迈出了车厢,一股热浪向他扑面而来,瞬间将他包裹,姬远峰感觉到自己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了,浑身不舒服,他的生理机能还没有从空调车的凉爽中调整过来。姬远峰甚至认为在甘肃和HLJ长到二十二岁的自己身体并没有南方气候的经历,自己的身体或许也没有锻炼出如此巨大而迅速调整的机能。其实在火车驶向南方的过程中姬远峰已经感觉到了南方的酷热,他在两节车厢连接处已经感受到了从缝隙中渗入的丝丝热浪,只是现在置身于此热浪之中让他感觉更加难受。

    崔哲秀和姬远峰的单位都派了车来接站,姬远峰和崔哲秀告别,互相说着安顿下来联系的话。车行驶在南京的街道上,姬远峰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他的眼睛盯着窗外不停地看。透过车窗姬远峰看到了一片水面,他问接站的同事,那是玄武湖吗,接站的同事稍带诧异的神情说是,问姬远峰以前是否来过南京。姬远峰说没有来过,玄武湖是南京著名的景点,介绍南京的文章都会提到,他心里想等报到手续办完周末了自己过来逛逛。

    单位的车把姬远峰送到了他的住宿地,一座小的宾馆而不是单位的宿舍楼,宾馆离单位很近,步行五六分钟就到了,单位在司背后这么一个有点拗口的地方。进了宾馆房间,姬远峰又打了一个冷颤,宾馆房间的空调一直开着,而且温度调的比较低。这是一个宾馆的标间,只住两个人,姬远峰见到了他的同事兼室友,一个来自福州大学电力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姬远峰以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大学,他考大学的时间只考虑了北方的一些大学,对南方的大学除了几个很著名的大学以外其它的他知道的很少。

    第二天姬远峰去了单位报到,第三天开始去车间实习,他发现自己缺少一个很重要的物品,那就是凉鞋。姬远峰在甘肃和哈尔滨夏天可以不穿凉鞋而度过整个夏季,在大学里除了在宿舍穿着拖鞋以外其他时间他都穿球鞋和皮鞋,现在除了上班的时间需要穿凉鞋以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穿着拖鞋。在大学里校规要求学生不许穿拖鞋和背心进教室,姬远峰也从来没有穿着拖鞋走出过宿舍,更不用说穿着拖鞋上街了,但现在满大街都是穿着凉鞋和拖鞋的男男女女,很少有穿皮鞋的。姬远峰知道他现在必须得适应环境了,而姬远峰的福州大学同事则有一双人字拖,走路的时间趿拉在地面上和姬远峰一起去吃小饭馆。姬远峰以前在大学里偶尔见到宿舍里南方同学有穿的,趿拉在地面上噼里啪啦地响着,他觉得很邋遢也很没有礼貌,因为在家里如果自己趿拉着布鞋也会被爸爸狠狠地训两句,但在这里到处都是,他知道什么都是习惯而已。虽然一双凉鞋很有必要,但姬远峰并没有买一双凉鞋,上班的时间还一直穿着皮鞋,下班了就穿着拖鞋。上到街道上当地人都说南京方言,比哈尔滨当地的东北话难懂的多。

    白天姬远峰去车间实习,看工人制作PCB[1]板,车间空调开得很凉爽,他穿着皮鞋也没有任何不舒服,只是去卫生间的短短几分钟会让他重复第一次到南京火车站和进入宾馆的感觉,从凉爽到湿热出汗,被汗浸透的衬衣粘贴在后背上,然后进入凉爽的车间后再打一个冷颤。

    开始入职培训了,姬远峰和做研发的研究生同事一起培训,培训一开始就发下来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封面上赫然印着“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第一股”的字样。姬远峰有点纳闷,自己原来签约的烟台那家公司不是流传着看门的职工持有股票也是百万富翁的神话吗,有一两年也是龙头股,那也是一家电力科技公司,这里又是第一股,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呢?或许中国的语言奥妙无穷,两家单位说的都是真的,烟台的单位效益好,南京的这家单位是时间上最早上市的第一支电力科技股票吧。自己已经到南京这家单位上班了,也就别纠缠在这上面了,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用打电话给班长和自己的朋友孙睿讨论这个问题了。

    两个礼拜过去了,入职培训也渐渐深入了,研究生同事已经发下来了笔记本计算机,负责培训的领导说做技术支持的本科生的笔记本计算机也很快要发下来了,但姬远峰却不想发下来,他觉得笔记本计算机发下来就意味着自己会在这里安定下来了,很快要去现场出差了。姬远峰虽然喜欢旅游,但却不喜欢出差,他喜欢安定的生活。

    单位没有食堂,这座小宾馆也没有餐厅,但宾馆旁边有好几家小餐馆,其中有两三家是川菜馆,姬远峰一日三餐需要在小饭馆解决。他吃的最多的是一家川菜馆的竹筒米饭,其实他不喜欢吃辣味的川菜,但他更不喜欢吃甜味的菜。一个礼拜后姬远峰闻到小饭馆的饭菜就有点恶心了,那菜里有太多的调味品。姬远峰在家里一日三餐都是面条馒头,在高中午饭是馒头和菜,晚饭是雷打不动的面条。大学里虽然米饭更多了,但他有每天吃一顿或馒头炒菜或面条或水饺的习惯,一日三餐全是米饭姬远峰也不喜欢。姬远峰住的宾馆附近没有面馆,他冒着酷热走出好远找到一家面馆,可能是他刚到南京没有找到好吃的面馆,姬远峰去了一次后再也没有去过第二次,实在不想吃小饭店米饭的时间他就买一些面包放在宾馆里,喝开水吃面包。

    姬远峰和他的室友交流的不多,他的室友喜欢看电视,主要是连续剧,包括爱情剧,这些姬远峰都不喜欢,他喜欢看书远甚于电视。姬远峰对他的室友霸占电视没有任何意见,甚至他的室友觉得不好意思了,主动把遥控器给他,姬远峰看两眼后把遥控器就还给了室友。姬远峰的室友有女朋友,但并不在南京本地,他的室友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和他的女朋友通电话很长时间。姬远峰很不好意思在别人说情话的时间呆在旁边,要是在哈尔滨他可以随便去一个地方,但在这里太热了,他无处可去,他的室友就会去卫生间关上门和女朋友打电话,时间太长了,室友会搬一把椅子放在卫生间专门用来打电话,有时间室友的情话和笑声会透过隔音并不好的卫生间传到姬远峰的耳朵里。

    来到南京后的第二个周末姬远峰去找崔哲秀,他去给崔哲秀还钱。姬远峰大学的时间经济并不紧张,爸爸也不允许他申请助学贷款,但大一第一学期班长告诉姬远峰农村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姬远峰以为是免费的,就随便填写了一张申请表,结果大学八个学期每个学期学校都发给他三百元,他以为是免费的就买书随便花了。但离校前办理离校手续时学校告诉他还有二千四百元的助学贷款需要还,当姬远峰把助学贷款还完后就所剩无几了。当时姬远峰不敢给爸爸说自己没有钱了让爸爸给他汇款,因为两三天前爸爸打电话问他身边钱还够花吗他说够了,自己手头还有两千多元钱呢。还完学校的助学款后钱不多了,姬远峰怕在南京开销不够就借了同行的崔哲秀四百元钱,现在爸爸的汇款到了,他去给崔哲秀还钱,并且想和她说一会话,玩一会,在南京姬远峰只有崔哲秀这么一个同学,他很孤单。姬远峰冒着酷热坐了很长时间的公交车才到了崔哲秀的公司,中间经过了南京城墙,姬远峰才知道南京城墙保存的也比较完好,但比起西安城墙来矮小的多。崔哲秀告诉他,韩资企业工作强度很大,她周末还在加班,姬远峰知道找崔哲秀一起玩的想法泡汤了,他还了钱,在崔哲秀的公司门口和崔哲秀聊了一会,崔哲秀匆匆进入公司继续上班了。

    晚上快睡觉了,姬远峰的室友在床上会和女朋友通当天最后一次简短的电话,在床上愉快的扑腾两下,很快地进入了梦乡。而姬远峰却迟迟无法入睡,他思索着,自己要在这个酷热潮湿的城市生活后半辈子吗?自己还有将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就要在席不暇暖的奔波中渡过吗?自己要找一个南京当地的女生,改变掉自己的普通话,也改变了自己老家的方言而和这个女生生活后半辈子吗?每当姬远峰睡不着的时间杨如菡的影子总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不知道她在西安现在在干什么,她找工作了吗,她是否还记着自己。

    姬远峰不想呆在这个酷热潮湿的地方了,也不想过舟车劳顿、席不暇暖的日子,他再次想到了换工作。他本能地想到了西安的那家电力设计院,他喜欢西安那座离自己家很近的城市,他来去学校在这座城市转车很多次了。设计工作也不会频繁出差,虽然找工作时他联系过这家设计院,这家单位只要研究生,姬远峰现在还想试一下。他找出了找工作时间记录各个单位联系方式的小笔记本,给西安的电力设计院打了电话,对方让他过去面试。姬远峰给爸爸打电话说了他想换工作到西安,也说了西安的单位的好处,爸爸对此十分支持。仅仅上班三个礼拜后姬远峰向单位请假,撒谎说自己爸爸身体不好,他要回家看望,姬远峰去了西安,面试很顺利地通过了。但西安的设计院只愿意以应届生的方式接收他,这样就可以有西安户口,这让姬远峰又高兴又为难,高兴地是既能在西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能办理十分重要的当地户口,但为难的是自己已经去了南京上班了,自己已经不是应届生了。姬远峰打电话到了自己的母校滨工大,让他喜出望外的是母校告诉他只要他的手续还没有在南京落地,让南京的单位把手续打回母校就可以以应届生身份重新就业。姬远峰连夜赶回了南京,继续向南京的单位撒谎,说爸爸身体情况不好,他不能在南京来工作了,他要辞职回家服侍爸爸一段时间,等爸爸身体好一些了然后再找工作,并且想找一家离家近的单位,现在只能把手续打回自己原学校了。可能南京的单位被姬远峰的孝心打动了,也可能相信了姬远峰不是跳槽,因为姬远峰请求把档案打回到原学校,单位爽快地办理了辞职手续,象征性地交纳了一点违约金,还给姬远峰发了三个礼拜的工资。姬远峰虽然对南京没有留下美好的记忆,但对这家单位很感激。

    姬远峰连夜从南京赶回母校,办妥了手续,姬远峰想到了岳欣芙,这时间已经九月初了,岳欣芙研究生已经开学了,她现在应该暑假结束回到学校了,姬远峰很想见岳欣芙一面,但想到她的男朋友可能陪伴在身边,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岳欣芙已经是在读研究生了,自己还是一个本科生,又跳槽了,姬远峰不愿意看到岳欣芙身边的男生,也没有脸面去见岳欣芙。姬远峰没有去研究生宿舍找岳欣芙,又连夜返回到南京,收拾自己的行李,向那个和自己只做了一个多月的同事兼室友告别。

    要离开南京了,除去往返西安面试、往返哈尔滨奔波办理手续的时间这座姬远峰只呆了一个月左右的城市,出租车载着姬远峰和他的行李经过了玄武湖,姬远峰心想,自己刚到南京第一次远远见到这座湖的时就想好了等安顿下来了来玩一次的,但周末太热了,除了出去吃饭姬远峰没有出过宾馆的房间。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自己又要离开这座曾经以为会是自己后半生安家之所的城市了,但自己还没有去过这个湖,也没有去任何一个地方玩过,这个城市有名的地方很多,总统府、秦淮河、中山陵、雨花台等等,看来自己只是这座城市一位匆匆过客而已。

    在西安的电力设计院安顿下来了,也可能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中旬了,西安最炎热的时间过去了,姬远峰感觉西安的气候比起南京来好多了。姬远峰住在单身宿舍楼,单身宿舍楼和办公区只隔着一个铁栅栏。办公区有漂亮的剑麻和棕树一样的植物,生活区高大的梧桐树甚至比六层楼还要高,遮盖着姬远峰的单身宿舍楼,走在梧桐树遮蔽而成的林荫下姬远峰感觉很惬意。

    宿舍里没有空调,但有风扇,开着风扇就可以让人感觉舒服地入睡。单位里有食堂,饭菜很好,面食和馒头很多,西安的饮食甚至比姬远峰家乡的还合口味。姬远峰也看到了单位院子里面就有一个篮球场,在南京太热了,他已经有两个月没有碰过篮球了,现在他下班可以打篮球了。当地的西安话让他感觉很亲切,因为杨如菡的话里就有西安味道。

    一切安顿就绪了,今天是周末,姬远峰坐公交车到了杨如菡家的学校旁边,他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他准备给杨如菡打一个电话,毕业后的两个月里杨如菡从来没有从姬远峰的脑海中走开。姬远峰有点犹豫,两个月时间过去了,他没有告诉杨如菡自己在南京的联系方式,也没有和杨如菡联系过。杨如菡是否会因为自己没让她去车站送自己而生气,是否还因为毕业前那次吃饭时自己委婉的告诉杨如菡自己看不到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未来,各自寻找各自的未来杨如菡因此而失望、伤心甚至生气。姬远峰不知道杨如菡是否还喜欢着他,杨如菡是否已经决定放下这份感情了。如果杨如菡不愿意出来见自己,那自己就在这个校园里转一圈,看看上次结伴回家时两个人在校园里转过的地方,当作埋藏在心底的一段记忆吧。但直觉告诉他杨如菡还喜欢着他,姬远峰忐忑不安地拨了杨如菡家的电话,听筒中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杨如菡的爸爸,她家的电话从来都是爸爸接听,偶尔她妈妈接听,杨如菡从来不会主动接听。杨爸爸看了一眼电话,是西安本地的一个号码,他拿起话筒。

    “叔叔,杨如菡在家吗?”姬远峰问道。

    杨爸爸听出了是姬远峰的声音,“是小峰吗?如菡在家。”边说边冲着杨如菡的卧室喊,“如菡,小峰的电话。”

    杨如菡在听筒中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是我,姬远峰!杨如菡,你能出来一下吗?我现在在你家学校旁边。”

    “可以,小峰,你现在在哪?你不是去南京的单位上班了吗?这么短时间回家路过西安?”

    “不是回家路过,我换工作了,我把工作换到了西安,已经在西安安顿下来了,我现在在公交车下车的地方,你们学校家属区的侧门……”

    姬远峰的话还没有说完,杨如菡打断了他的话,“真的吗?你等我,我现在就出来!”边说边挂断了电话,冲着爸爸妈妈喊,“爸妈,我出去一下,小峰到西安了。”然后胡乱换了身上的睡衣,换衣服时不小心将头发扯乱了也没有梳一下,用手掠了掠,就下了楼。杨爸爸在身后大声地叮嘱,“吃饭时带着小峰回家里吃,小峰大老远过来了!”

    听到杨如菡电话中的语气,姬远峰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虽然约好了在公交车站旁学校的侧门见面,姬远峰想给杨如菡一个小惊喜,他来到了杨如菡家的楼下。半年前的冬天姬远峰已经来过杨如菡家了,高大的芭蕉树静静地还在楼旁,只是比去年冬季嫩绿生气了许多,去年冬季看到满楼干枯的藤状植物爬山虎这时已经是绿黄相间了,包裹着半壁山墙,高大的树木和杨如菡家六层的楼房齐高甚至更高。姬远峰的心情与去冬截然不同,上次他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同学来过杨如菡家,一个学期过去了,自己和杨如菡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两个人还从未说出一个爱或喜欢的字眼,但两颗心却一直在靠拢。姬远峰听到电话中杨如菡惊喜的语气,他的心情一下子象阴郁的天气见到了太阳。

    杨如菡没有想到分开两个多月后又和姬远峰见面了,而且做梦也没有想到姬远峰已经换工作到了西安,她快乐的如同一只小鸟。两个月的时间姬远峰消瘦了许多,看的出来他特意剃了胡须,还是那个真诚的笑容,干净的眼神,只是消瘦让他笑起来显得嘴巴大了不少。

    姬远峰和杨如菡顺着银杏坡往校园里走,秋意已经将路两旁高大的银杏树叶染黄,金灿灿的满目金黄,两只龟趺状的门柱将生活区与校园分开,从龟趺的口中一股清泉流出,顺着水槽流入不远处的池塘。偶有片片金黄的银杏叶落入水槽,顺着水流汇聚入池塘,好像这就是曲江流饮典故之出处,而池塘边上的确有一方石碑,上刻“曲江流饮”四个红色的大字。池边树木倒映在碧绿的池中树影婆娑,三三两两的学生情侣倚坐在池边凉亭内的石凳石桌旁,或看书,或窃窃私语,这里犹如一幅诗词所绘。

    园林开画卷,淑景明池馆,柳丝抽罢黄金线。

    秋风才半面,秋风才半面。

    翠空云散,午烟晴浅。

    欢蜂蝶,娇莺燕,纤枝不动香飘远。

    红叶秋烂漫,红叶秋烂漫。

    去年冬天姬远峰在校园里转的时间也经过这里,一幕薄雪飘零在只有池边才结的一层薄冰上,寒假中这里寂无一人。这时这里的学生情侣太多了,已经将池边之地尽行占领。姬远峰和杨如菡继续前行,黄色琉璃瓦覆顶的凉亭在路边为红枫掩映。他两来到图书馆边上,高大的松柏将仿古建筑的图书馆掩映,青砖的图书馆外墙也被爬山虎包裹,只剩下朱红色的楼檐在树梢中隐现。图书馆边的石凳为藤枝编织成一个天然的凉亭遮盖,他两并肩而坐,姬远峰侧身看杨如菡的脸,杨如菡低着头,气氛有点静默的尴尬。

    “如菡,你的头发怎么这么乱,你在家不梳头吗?”姬远峰微笑着说道。

    “哪有!出门时不小心弄乱了!”杨如菡笑了一下,边说边伸手把散乱的头发向后掠一掠。“你怎么这么快就换工作了,你在电话里说换工作了我还以为你开玩笑呢!你平常那么爱开玩笑!”气氛不再静默了。

    “南京太热了,热的我无处逃避,想想自己要在那样的天气里生活后半辈子,就觉得恐怖,我也想你了,所以换工作了。”姬远峰说道。

    “真的想我了吗?想我了两个月也没有电话联系过我,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在南京的电话。”杨如菡说着又低下了头。

    “我不想在换单位的事情定下来之前联系你,免得自己分心。如菡,我现在到了西安,我想重新联系到你,不知道你还生我的气不?”姬远峰想到了毕业前的那次吃饭,分别时他差点说出了到南京后不再联系杨如菡的话来,他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说出口,但也一阵愧疚,他感觉对不住杨如菡。

    “小峰,我没有生你的气,我还挺惊喜的,南京热的真有那么夸张吗?”

    “真的,可能自己从小在西北长大,又在哈尔滨上学的原因吧,我没有想到热是那样的恐怖,车间里有空调感觉还好一点,你去一趟卫生间,只要一出车间的门,热浪就会迎面扑来,将你团团包裹,在卫生间短短几分钟你就会大汗淋漓,湿透的衬衣粘在皮肤上。不是那种打篮球额头出汗、前后背出汗的感觉,是浑身上下全部出汗,带着汗回到车间,冷气从毛孔钻入,让人很不舒服。回宿舍短短的几分钟的路程又是一身大汗,宿舍里空调二十四小时开着,睡觉的时间就感觉耳朵边蚊子的嗡嗡声伴随你一夜,早晨起来不是神清气爽的感觉,而是昏昏胀胀的感觉,我从来没有想到热是那么的恐怖。吃的也不习惯,单位没有食堂,天天吃小饭店,吃的只想吐,而且好多菜都是甜的,也没有面食,很不习惯。”

    “西安夏天也挺热的,但还没有你说的那么恐怖,你的单位在南京什么地方,你在南京游玩过吗?”

    “单位在一个叫司背后这么一个拗口的地方,我在南京时间很短,整天想着换工作呢,没有心思去玩,也太热了,一个地方也没有去玩过。”

    “你在单位忙吗,工作主要干什么?”杨如菡问道。

    “我刚开始上班,工作不忙,就是在车间熟悉工作,主要看工人制作PCB板,听说过段时间就要让我们熟悉产品,为将来去现场做技术支持作准备,不过我还没有到那一步就开始办理辞职手续了。”

    “辞职手续好办吗?单位不奇怪你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辞职吗?”

    “当然不好办了,到处都是一副衙门的样子!为了辞职真让人下作,我撒谎说我爸爸身体不好,我是家中独子,我要辞职回家服侍一段时间,等我爸爸身体好一些了再找工作,直接把我的手续打回原学校就可以,可能是单位也同情我的一片孝心吧,也可能相信了我不是跳槽,因为我请求把档案打回到原学校,所以单位爽快地同意了我辞职。”

    “那你交违约金了吗?”

    “当然交了,交了两千的违约金。”

    “那真不多,比在学校签约又违约交的还少,我记得你说过你和烟台的单位违约还缴纳了三千违约金,你南京的单位这点还挺有人情味!”

    “南京的单位真不错,在我辞职的事情上没有为难我,而且比较正规,虽然我上班不到一个月,单位还是按日计算给我发了一千多的工资。”

    “那你又怎么联系到西安的单位的呢?”

    “我在南京不想呆了就翻看在学校找工作时记下的各个单位的联系方式,发现了西安的这家设计院,其实我找工作的时间曾经和这家单位联系过,当时这家单位说只招研究生就没有再联系,这次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了电话,单位让我过来面试,一面试通过了,我就回南京办理辞职手续了。”

    “设计院也挺奇怪的,去年招聘的时间不是说不招本科生吗,怎么又招聘本科生了呢?”

    “可能没有招够学生吧,我报到时特意看了一眼花名册,全是本科生,一个研究生也没有,我由于是二次重新派遣就业的,到单位报到的晚,我还没有见到今年一起进单位的同事呢。”

    “你的档案怎么迁移的呢?”杨如菡问道。

    “幸好我辞职的早,我的档案还在单位,没有落到南京本地,单位同意我辞职后直接把我的档案打回了学校,我又回学校一趟办理了档案迁移手续。”

    “你回学校了?你去找上研究生的同学了吗?”杨如菡问道。

    “嗯,我回滨工大了,学校还是老样子,遇到了一两个同学,但不是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是留在学校继续复习准备考研究生的同学,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我也没有去找上研究生的同学。如菡,人家都已经上研究生了,我自己还为工作奔波,我没有心情去找。”

    听了姬远峰的话,杨如菡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表情,“你现在西安的单位怎么样?”

    “我刚来三四天,刚办理了报到手续,连入职培训也没有开始呢,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由于是电力设计院,主要是搞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不用频繁地出差了,如菡你呢?你这两个月一直呆在家里?”

    “嗯,我一直呆在家里。”

    “呆这么长时间,你不烦吗?”姬远峰问道。

    “很烦,我已经和妈妈吵了两次架了,每次都是爸爸充当和事佬。”杨如菡说道。

    “哦,如菡,我还没有见过你生气的样子,不知道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是不凶巴巴的。”姬远峰笑着说,“你没有打算找一份工作吗?或者继续考研吗?”

    “爸爸和妈妈让我在他们学校的一个研究所上班,我不想去,我也不想考研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呢?”姬远峰问道。

    “我正在申请出国留学呢!”

    姬远峰听到杨如菡说正在申请留学,心头一怔,他思索着,杨如菡什么时间决定出国留学的,杨如菡在学校里没有考上研究生也没有找工作,应该在那时就已经有了准备出国留学的想法了,为什么从来没有跟自己透露丝毫呢?虽然心中有这样的疑惑,但姬远峰没有说出口。就像杨如菡对自己把工作从烟台换到南京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一样,自己也不应该对杨如菡出国留学发表任何看法,有的只是祝福她早日出国了。姬远峰问杨如菡,“你向哪个国家的学校申请呢,现在进展怎么样?”

    “我申请了美国的学校,因为我没有考英语,美国的学校比较难申请,我又申请了新加坡的学校,不知道哪个学校能给offer[2]了。”

    “哦,如菡,毕业已经两个月了,听你刚才说不知道哪个学校能给offer,那你意思你还没有收到offer?”

    “嗯,是的,这也是我为什么烦躁,和妈妈吵架的原因了,其实妈妈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我心情不好,听到妈妈的唠叨就忍不住吵起来了。”

    “哦,如菡,这样啊,那一会你找个电话亭给你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咱两中午一起在外边吃吧,我多陪你一会吧!”

    “好啊,我也是这个想法。”杨如菡说道。

    到晚饭的时间了,姬远峰原来并不打算去杨如菡家,但经不住杨如菡的劝说,说她爸爸特意叮嘱回家吃饭,姬远峰和杨如菡回到了杨如菡的家。姬远峰有些忐忑不安,他原来并拿不准杨如菡是否还愿意回到学校里两人感情的那种状态,但今天杨如菡愿意出来见自己,见自己的神情,与自己的聊天,邀请自己去她家,姬远峰确信杨如菡还喜欢着自己,他两还会继续这份差点中断了的感情,在姬远峰心中已经把杨如菡当做了自己的女朋友,他也相信杨如菡愿意接纳他。虽然上次回家姬远峰已经去过杨如菡家几次了,也见过杨如菡爸爸妈妈了,但这次是姬远峰第一次心中以一个女生的男朋友的身份去见女生的爸爸妈妈,仿佛去面对一次大考一样。

    妹妹杨如萏已经开学了,不在家,姬远峰见到了杨爸爸和杨妈妈,还是和去年冬天一样的热情。杨妈妈在做饭,杨爸爸和姬远峰、杨如菡在聊天,杨爸爸询问姬远峰在南京工作的情形,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换了工作,姬远峰把给杨如菡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姬远峰想起了去年冬天杨如菡和她爸爸发生的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的争论,自己那时间心里全是岳欣芙,当时只是觉得有点尴尬而已。现在情形不同了,姬远峰觉得杨爸爸并不支持自己和杨如菡交往,那时的争论应该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只是自己太愚钝了,并没有联想到自己。姬远峰不时看看杨爸爸的脸色,他看不出来老人内心真实的想法。

    晚饭吃完了,杨如菡送姬远峰去公交车站,姬远峰和杨如菡都有点依依不舍,他两又沿着街道散步一圈,再返回到公交车站,姬远峰坐车返回了单位。杨如菡回家后主动洗了碗筷,杨爸爸和杨妈妈已经好长时间没见杨如菡如此勤快了,杨如菡也没有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卧室里,少有地到客厅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了。

    “如菡,去年冬天小峰来咱们家,你不承认你两在谈朋友,我说的没错吧!”杨爸爸笑着说道。

    “当时我两的确没有谈朋友!”杨如菡回答道。

    “那你意思你两现在在谈朋友了?”杨爸爸笑着说道。

    杨如菡脸色绯红,不吭声。

    “如菡,小峰换工作到西安,事先和你商量过吗?”杨爸爸问道。

    “没有。”杨如菡回答道。

    杨爸爸笑笑表示不相信,“小峰吃饭时说南京太热了,生活不习惯就换工作到西安了,还有其他原因吗?”杨爸爸又问道。

    杨如菡听爸爸这么说,脸上又飞过一阵绯红,“小峰也只对我说南京太热了,南京的单位要频繁地出差,西安的单位是设计院,不用频繁地出差。”

    “你给小峰说了你打算出国的事情了吗?你还继续打算出国留学呢还是像我说的去我学校的研究所参加工作呢?”

    “我出国留学的事给小峰说了。”杨如菡没有回答爸爸问她继续打算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工作的问题。

    “小峰对你出国说什么了吗?”杨爸爸问道。

    “他什么也没有说。”杨如菡回答道。

    晚上,杨如菡躺在床上有点睡不着,她想到今天和姬远峰见面的情景,心中暖烘烘的,自己还要出去留学吗?妹妹已经早早收到美国学校的offer了,自己也没有再复习准备考研究生,现在已经九月份了,再复习已经来不及了,即使明年再考一次,考哪个学校呢?考回滨工大?上研究生的同学已经快毕业了,自己还没有考上呢。报考本地的学校,西安只有交通大学和滨工大相当,换学校并不好考,即使考上也过去一年了,还不如申请外国的学校来的快,再者去国外上研究生见识也广一些。像爸爸说的去爸爸大学的研究所上班?自己一直想考研究生,何况妹妹都收到美国学校的offer了,自己真不甘心现在就去上班。

    晚上,姬远峰躺在宿舍的床上,今天和杨如菡见面让他十分高兴,杨如菡还喜欢着自己,经过两个月的分离,自己不但没有能放下杨如菡,反而更加思念她了。姬远峰也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如菡为什么在学校里没有向自己透露一丝她出国留学的想法,她当时没有考上研究生,既没有复习准备再次考研,也没有找工作,自己问过她好几次毕业了有什么打算,杨如菡都说自己要回家呆一段时间再说。是不她当时在学校里已经有留学的打算了,为什么不给自己透露丝毫呢,仅仅是她内向的性格,不愿意在成行之前宣扬出来?当然了自己换工作到西安并不完全是为了追随杨如菡而来,单纯从工作角度考虑自己也乐意把工作换到西安的这家设计院。当然了,如果杨如菡在南京,虽然自己不喜欢南京那边酷热的气候和南京的单位,自己也会留下来的,实在不喜欢南京的单位频繁的出差,自己也会在南京换一家单位而留在南京的。但自己和杨如菡至今那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他两从来没有讨论过他们共同的未来,杨如菡没有义务向自己说这件事,自己今天没有以后也不要再询问这件事了,以免让杨如菡感觉到难堪,她是那么的内敛和羞涩。自己和杨如菡的关系至今还没有说破,他两之间恋爱的关系至今还没有正式确认,工作了肯定有同事会问自己是否有女朋友了,自己当然要说没有了,如果有同事给自己介绍女朋友,自己当然不会去见面了。

    [1]PrintedCircuitBoard的简写,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

    [2]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