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跻身皇朝第一权贵
繁体版

二十六章 诗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次日清晨时分。

    枝头上的雀鸟尚未啼叫之时,风鸣澈便已然早早地起身来,静心地修炼起了浩然纯阳功。

    浩然纯阳功如今仅仅是修炼到三重,风鸣澈便已然是突破到了三品之境。而且更是成为了三品之中佼佼者般的存在。

    自从他修炼了三重的浩然纯阳功之后,内力也就远胜以往。

    不仅仅是体能和精力都得到了提升,就连惊鸿绝影连续用出五六次也不在话下。

    风鸣澈当然也想看到更进一步的天地,于是乎他便选择了加倍努力去修行。至于昔日那些不劳而获的想法,也早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随着风鸣澈最后一轮吐纳的结束,一日的晨练便是到此为此。

    哪怕收获甚微,但风鸣澈亦是乐此不疲,毕竟哪怕是再小的进境也好过在原地踏步。

    虽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但风鸣澈并没有因为修炼武道,而放弃文学一途。

    在结束了这边的晨练之后,风鸣澈便是赶往了华夏书院。

    一进门,风鸣澈便是看到了前排坐着的陈允墨。

    两人相视一笑后打了个招呼,便坐下来一同学习了起来。

    晨课之后,众人本来打算各自奔赴下一节的课程。

    可却被一则消息挽留在了学堂之内。

    “书院要举办十年一度的诗会了!”有学子如此说道。

    此言一出,立刻是有人应道:“真的吗真的吗?你听谁的。”

    “当然是教习老师们说的了。”

    说罢,众人皆是看向了课堂主位之上的教习老师。

    那位老师见消息已然是散布了开来,也就没有刻意隐瞒,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消息一经确定之后,整个学堂中的学子皆是呼声雀跃了起来,一时之间整个华夏书院的气氛竟是空前的活跃。

    看着众人脸色的欣喜之色,风鸣澈不禁是有些疑惑。

    “诗会?是什么样的诗会能让这些人如此兴奋。”风鸣澈深感不解道。

    “华夏书院的诗会,十年一度,内容便是让诸位学子根据给出的题目去作诗。”

    “至于他们为何如此兴奋,多半还是因为诗会给出的奖励吧。”

    陈允墨解释道。

    “哦?是什么奖励能有这样的诱惑?”

    被陈允墨这么一说,风鸣澈倒也是来了兴趣,他还真不清楚到底是怎样的奖励让书院里的众人都为之心动。

    “是那些文坛大家的手稿。”

    就当陈允墨欲要回答之际,有一道声音却是抢先说了出来。

    在华夏书院里,敢当着风鸣澈面抢答的人可谓是屈指可数,此人便只能是任思暮了。

    看到来者是几日不见的任思暮,风鸣澈不禁是笑道:“哟,你倒是懂得挺多的。”

    看着风鸣澈那一副瞧不起人的模样,任思暮本想回怼几句,却碍于是在书院里要保持形象,故而只是白了他一眼。

    “行了行了,你说吧,不逗你了。”

    见风鸣澈如此说道,任思暮才是接着讲了起来。

    “这些文坛大家皆是我朝亦或者是东境内有名的学者,能得到这份手稿便相当于听其传道了一番。”

    “这份手稿的价值不言而喻。”

    说罢,任思暮的眼中也不由得多了几分向往之色。

    毕竟这些人物在文学一途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也就只有背靠着华夏王朝的华夏书院才能拿得出这样丰厚的奖励了。

    “原来如此。”

    听完之后,风鸣澈才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些人如此激动,毕竟这一份手稿也就相当于是半个弟子的象征了。亦如武道修士的引路人一般。

    若是在有一个文坛大家当老师,未来的路自然也会好走许多。

    只不过,这些对于风鸣澈来说却是可有可无。

    毕竟在风鸣澈原本的计划之中,就并没有打算进军文坛,更别说什么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家了。

    在华夏书院读书对于风鸣澈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锤炼,同时亦是一种提升眼界和格局的途径。

    正当风鸣澈已然失去了兴趣,打算转身而离去时,却看到了任思暮眼中的那一缕憧憬之色。

    在这一瞬间,风鸣澈似乎又改变了想法。

    或许参加一下也未尝不可...

    于是乎,等到众人争先恐后地报完了名之后,风鸣澈亦是在报名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世子竟然还有这种雅好?”陈允墨有些惊讶道。

    在他看来,风鸣澈怎么都不像是那种会吟诗作对的人,更不像那些需要这份手稿的人,这算是图个乐子去玩一玩?

    风鸣澈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反而是问道:“你呢,你怎么不去试试,这可能会是一个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风鸣澈敢报这个诗会,自然是有所依仗,毕竟穿越之前的那古诗词到如今也仍是历历在目,区区一个诗会又怎么可能会难得倒他?

    反而是陈允墨没有报名参与,让他有些好奇。

    只见陈允墨摇了摇头道:“在我的眼中,读书入仕的确是我朝思暮想所要的结果,但却不是我读书的意义。”

    “哦?此话何意?”风鸣澈问道。

    对于陈允墨这样一个寒门学子来说,有这样一个想法倒真是与众不同。

    “读书识字、修身养德,这旨在提升自我。”

    “而我之于读书,为的却是华夏的黎明百姓。”

    “亦如侠客之于江湖,能够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而我自问没有那个能力,便只能选择入仕为官,用另外一种方法为民生谋福。”

    陈允墨虽然说得随意,但双眸之中的那一抹坚毅之色,仍旧是被风鸣澈看在了眼中。

    若是旁人来说这话,风鸣澈多半会觉得有些不切实际。

    可就陈允墨之前提出的那几个计划来看,的确是栋梁之材,想必在未来能够帮助朝廷解决不少的麻烦。

    “放心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终有一天你会如愿。”

    风鸣澈拍了拍陈允墨的肩膀,如此鼓舞道。

    ...

    就这样,华夏书院的诗会便是定于三十日之后的次月正式举行,地点便是选在华夏书院内的一处学堂。

    只不过相比较往届,今年的诗会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按照往年的习俗,这场诗会只有华夏书院的学子才能参与。

    可今年却是一改陈规,只要是华夏境内各大书院的学子,便都可以参加此届诗会!

    一时之间,这个消息倒是让整个华夏境内的学子都为之欣喜。

    而作为华夏书院的学子,虽然对此感觉到有些的不解,但却也没有提出什么不满。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还真算不上什么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