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2
繁体版

33突破奥尔特云,文明的信号。

    奥尔特云,距离太阳一光年,大约九点五万亿公里的距离。在这里看太阳,还不如在地球上看天狼星亮。太阳,真真正正的变成了无数恒星中普通的一员。

    远处,有一颗大约十立方米的黑暗陨石块一闪而过,迅速的朝着太阳奔去。

    因为掩体星环舰队质量的影响,这颗陨石的轨道,已经被改变了,在数千年之后,它将进入内太阳系,在散发出壮观的彗尾之后,将会被太阳蒸发殆尽。

    这里,有数千亿颗陨石散布在茫茫黑暗之中,其总质量,估计可以达到地球质量的十倍左右。它们是制造太阳的残余废料,由于木星等大行星的影响,它们没有像地球或者火星那样,幸运的聚合成一颗大行星,反而在数十亿年前的引力交战之中,被逐出了内太阳系,来到了这个孤寂的地方,只有少数陨石,才可以获得再次遇到太阳的机会。

    这里距离太阳太过遥远了。远到其余的恒星也可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预计在数百万年之后,会有一颗被人类称之为格利泽710的恒星会近距离掠过它们,届时,一部分奥尔特云星体会被其俘获,另一部分星体,则可能被它驱逐到内太阳系去。

    掩体星环使用一个小型运载飞船捕捉了一个最最普通的小行星块儿。这也许能对完善太阳系的演化模型有一些帮助

    除了萧宇所观测到的这两颗陨石之外,奥尔特云处,仍旧和其余地方一样,空空荡荡。庞大的舰队没有丝毫停留,继续以百分之二十光速穿了过去。

    奥尔特云,是一颗恒星势力范围的最终边界。奥尔特云之外,将不会再有任何受到太阳引力掌控的星体。除了一点微弱的星光之外,太阳对这里,将没有能力造成任何影响。

    或许,在五十亿年之后,太阳经历过红巨星、红团簇、EAGB、TBAGB等死亡的阶段之后,她所抛洒出的物质形成的行星状星云,可能会蔓延到这里来。

    时光匆匆而过,从离开奥尔特云开始,又过去了两年的时间。

    由于曲率引擎的不完善,需要时常替换零件维修损坏,还需要注入大量的能源。掩体星环的储备已经用完了80%。

    整个航程,已经走完了百分之四十,足足10光年的遥远距离。如果萧宇的掩体星环是选择的半人马座α星的话,现在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半人马座α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邻星,也就是俗称的三体恒星。它是一颗三合星,有三颗恒星在互相围绕着,但是他并不会出现乱纪元,他是稳定的,有两颗恒星,南门二,南门三。互相围绕,离得非常近,就像一颗恒星那样,这两颗恒星的引力。共同拉着比较遥远的比邻星,就像一个巨星双星系统,但是其中一个星是两个星组的小双星系统。但是观测表明,他们似乎没有任何行星。

    由于各种原因,哪怕只是一些微小的分子与舰队之间的碰撞。也会导致航向稍微偏离了那么零点零几度,这非非常危险的。因为在太空中差之毫厘不会谬以千里。更有可能的是直接偏向几光年外。所以必须加速和航向修正

    而每一次加速和航向修正,都会消耗大量的燃料。不过得益于一开始尽可能多的储备,核聚变燃料储量还算是乐观,足以支撑着整个舰队远航到天248恒星系了。

    而且在旅途中舰队还遭遇了一个气体团,其长度足足有一光年,宽度有十几光天,掩体星环嗯足足在其中穿行了大半年,才穿过了它。

    在宇宙中,这样的大型气体团数量还算是不少。甚至于,太阳系就诞生于这样的一个气体团。那是几十亿年前,在附近的一颗超新星爆发的扰动之下,这个气体团开始了缓慢的朝向中心的收缩。最终,气体团中心部位,物质密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终于引发了核聚变反应,原始太阳诞生了。

    原始太阳的强大恒星风吹散了环绕在自己周围的灰尘,然后这些灰尘慢慢凝聚成了一个个的行星,经历数十亿年的发展,才稳定了下来,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如果这个时候,有星体对这团气体团施加一定的影响的话,在无尽的未来,这里也可能诞生出一颗恒星来。

    这个气体团,足足让舰队的航向偏移了千分之一度。

    恒星际航行,必须要绝对的精确,其精度要求,比在地球上打月球上的蚊子还要精确。因为距离太漫长了,初始的一点点微小误差,会被无数倍的放大。如果放任这千分之一度的误差,萧宇会在距离目的地几百亿公里的地方掠过。

    幸好,星环有脉冲星导航系统。借助六颗脉冲星的信号重新修正了航向继续朝着248飞驰而去。

    这里,距离太阳五光年,距离248,五点五光年。航程,即将走完一半,时间,距离从木卫三出发,已经过去了19年。

    核聚变虽然是现阶段最高效的能源,建造飞船所用的材料,虽然是暮光文明最高材料科技的体现,但是面对漫长的光阴,以及分子20%光速的相对速度撞击。它们依旧有些无力。在科技取得新的突破之前,飞船的部分损耗,不可避免。

    在距离太阳五光年的这里,太阳的亮度进一步减弱,终于泯然于众星,再也找不出任何特点。而248的光度,则在一直变亮。甚至于,少了气体团的遮挡,在这里看去,罗斯248比太阳还要亮。

    在这将近19年的时间里,星环的科技一直在发展着,但仅限于技术层面,比如,有了更新的计算机构造模型,预计模型完善之后,将可以制造出比现在的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上数十倍,能耗和体积却小上许多的新型计算机,比如更高效的核聚变应用技术。

    另一个最重大的突破,则是关于反物质大批量生产,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推测出了几个可能的办法。生产出大批量的反物质。但是现在没有条件去实验,只能等到航行的目标再说

    与之相对的,基础物理层面还是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不过并不着急。到达248星系,获得足够的物质补充,还可以与那里的文明交流。基础物理理论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无尽的航程还在继续。打前锋的飞船,忽然检测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波动。

    那是一阵有着某种规律的无线电波。萧宇可以确认,这阵电波,不是自己发出来的。

    这段电波立刻吸引到了掩体星环的全部注意力。但是因为这段电波持续时间太短,没有办法为它的发射源定位。思考了一下,掩体星环做出了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