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悬剑山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水神

    第二天。

    从霜璧峰上传来消息,玉矿因为要整顿,再度歇息。许重阳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死了不少人,想要如何安抚这些死去的矿工,那位督造官也应该焦头烂额的。

    昨晚在那木桶里泡了一个晚上,身上被杨惊蝉捶出来的明伤暗伤都已痊愈,为此少年还付出了那枚本来是老头儿交给他的做饭钱。

    老母鸡小凤不知道怎地竟然跟那吞云吐雾的老头而混在了一起,老头儿抽烟,老母鸡啄米,一派祥和的模样。

    “我要去修一下院子。”少年走到老头身边,有些嫌弃的扇了扇那厚实的烟雾。

    “嗯。”老头从嗓子里憋出这么个字,“如果他们把降魔金露符还给你,你不要接。”

    “为啥?”少年疑惑,“那是遂间送给我的,凭啥不要?”

    “一张用了两次的降魔金露符,已经当不起道教大符了,你得逼着他们去把这张符的符胆再补全补全,要不然凭啥?你的院墙被拆,房子被打的七零八落,然后你还添上了一张珍贵无比的道教大符,就值一枚宝钱?”老头儿冷笑,“昨晚回来之前,我就跟你说了,看你自己如何抉择,是你自己要把符借给人家用的,借归借,难道一点补偿都不要?”

    少年踌躇了会,说道:“我看中的并不是那张符的有多贵重,而是这是人家送给我防身的东西,所以,要多少合适?”

    “往高了要,云溪镇韩家的符、王家的字、谢家的雷法、单家的遁法都是不错的,开枝散叶都散到别洲去了。”老头笑了笑,“孙儿喝花酒,逛勾栏的钱,可就指着爷爷您了。”

    许重阳点了点头,老头儿说的这四家,他唯一有过接触的就是韩家。

    至于王家,孙婆婆之前也说过,王家的字,集天下馆阁体大成,极为出彩,往往一幅字帖上,只要钤印上了王家那位松溪先生的印章,这幅字帖的价格,就瞬间高不可攀,极为骇人。

    至于什么雷法,什么遁法,之前少年从未听过,孙婆婆也未曾提起过。

    反而是在祥瑞街的魏老头提过一嘴,说什么谢家雷法独立天师府之外,自成一脉,单家的藏书一般,但遁法确实不错。

    “我去忙了,您老爱干嘛干嘛去。”许重阳有些无奈,杨惊蝉对于大道的深邃有种分外的执着,要说他好色吧,最多也就是毛手毛脚,要说他不好色吧,无论是什么女子,都要往上凑一凑,这么多年下来,估计他练拳练得如此高,就是怕被某些女子砍死?

    杨惊蝉点了点头,老母鸡小凤抬头斜睨了一眼少年的背影,又开始跟那些米粒较劲。

    之前吃的那叫食物吗?鸡难做,米难吃啊!

    云溪镇八巷十二弄,就宛如一座城池,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店铺都有。

    许重阳走出金叶巷,天气极好,阳光灿烂。

    韩遂间托着纸鸢站在武馆门口的石狮子旁,正来回划动着那张青鸾纸鸢,看到许重阳走出武馆后,便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重阳哥哥。”

    “今天不去痒序?”许重阳揉了揉韩遂间的脑袋问了一句。

    “先不去哩,杜先生要去一趟上京城。”韩遂间将纸鸢别在腰间,“重阳哥哥,你昨晚出门啦?”

    “嗯。”许重阳点了点头,欲言又止。

    “卷轴碎掉啦?没关系的,没关系的,我家里多的很。”韩遂间看了一眼少年的脸色,以为他是在为那张符的事情焦虑,便连忙解释道。

    “那倒不是,只是你让我不要出门,但我...”少年心里不是滋味,韩遂间赠送降魔金露符的时候便说了,让他不要出门,现在这红衣小姑娘说起这件事,少年心里便多了一道坎。

    “没关系的,出门肯定是有大事对不对。”韩遂间双手摇动,有些着急的劝道:“不要放在心上啦,一张符而已。”

    “嗯?”韩遂间说到这里,忽然愣了一下,“重阳哥哥,现在是武夫了?”

    那张符,韩遂间虽然不清楚威力如何,但爷爷交给自己的时候,脸上的肉痛之色遮掩不住。

    韩家的小天地里,符箓挂满天穹,天下三千符箓,韩家独占两千七,余下三百,是那天师府的雷符。

    一张降魔金露符,能够让自家爷爷如此肉痛,足以体现其金贵。

    可现在,这个少年在得知那张卷轴是符箓之后,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震惊以及害怕,那么,昨晚那头从霜璧峰上跑下来的鬼东西,是栽在了他手里?

    满打满算,许重阳接触武道不过一天时间吧?

    许重阳点了点头,“修身一境了,登山不易。”

    韩遂间嘟囔着嘴巴,昨日自己踏入修行,读出了一个修身一境,杜先生高兴得合不拢嘴,如同见着了至圣先师一般,现在许重阳一天之内,从山下凡人踏入武道,难道不比自己更加骇人?

    只是为什么,重阳哥哥身上的气息被遮掩的如此严实?是那位老爷子出手遮掩的?

    韩遂间想了想之后,便将这些念头全部掐灭,牵着徐重阳的衣袖说道:“那现在咱们是去后山采猕猴桃去还是捡菌子去?于飞哥哥走了,要不然他带上弓箭,咱们说不定还能吃上一顿野味。”

    “我家院子,昨晚...被打坏了,我要去收拾材料,将院子重新弄一下才行。”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便拐过了繁华的金叶巷,朝着松针巷走去。

    而在两人身侧,刚好走过一名撑着油纸伞带着幂篱的白衣女子,站在金叶巷与松针巷的交界处扭头看了一眼灰衣少年与红衣小姑娘。白衣女子肩膀上,坐着一名身高不足二寸的小人,这小人身上还穿着官服,手持玉笏。

    “气象万千,好一个读书种子。”白衣女子以心声与那小人说道。

    “韩家老头的掌中宝,心头肉,以后有望成为贤人君子的姑娘。”那小人如同打瞌睡一般,小小的脑袋上下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