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陪王伴驾(八)

    漫天大雪之间,万物银装素裹。桑干河如同九天银河一般,横梗于天地之间。银河之上,一条小船飘飘荡荡。

    五名护卫身着斗笠蓑衣,站立于小船甲板之上,顶风冒雪身姿却纹丝不动。

    船舱之内,一方小木桌,四人对面而坐。木桌之上,中央之处,摆放着一炉火炭,炉上置一铜锅,半锅的河水早已滚开儿。开水之中,红色的辣椒、绿色的大葱上下翻动,热气腾腾,飘香四溢。

    四人纷纷将刚刚从河中打捞而来,简单处理过的河鱼鱼虾夹入铜锅之中,经开水一烫,再饱蘸酱汁,放入口中大嚼起来,鲜美无比。

    “嗯......沈大哥......嗯,你这是什么......嗯......吃法,怎的......怎的如此鲜美......嗯......”朱祤钧哪里吃过如此美味,一边吞咽口中鱼虾,一边问沈牧道。

    沈牧的记忆里虽有这样的吃法,但他从不曾尝试,此刻也是鲜香满嘴,他随口说道:

    “朱公子,这样的吃法,也是我梦中所见。此间天寒地冻,我也是随意一试,没想到配合着这桑干河中的鱼虾,竟然如此鲜美。”

    朱祤钧大为惊叹,感慨道:“沈大哥,真乃神人也......”

    唐幼卿听到沈牧此言,也是面露惊异,说道:“夫君,你何时梦到如此吃法,幼卿却不曾知道。”

    沈牧说道:“其实,我梦中的吃法也略有不同,梦中主要以牛羊肉片为主材,以青菜豆腐为辅材。此间没有牛羊之肉,我也是突发奇想,才以这河中鱼虾为食材。”

    钟金儿也是大快朵颐,吃的嘴滑,说道:“等将来互市开通,这阳原卫又是以皮毛丝绸为主的互市之所在,牛羊肉必然少不了,到那时,便可以以牛羊肉为食材,到时候,我等再次聚餐,岂不快哉!”

    “好极好极,金儿姐姐说的正得其法。”

    杜采薇虽也是胃口大开,却不似钟金儿那般狼吞虎咽,依然慢条斯理地吃着,“沈公子,我于烟花柳巷长大,其间奇技淫巧,多有见闻,却不曾听说过这样的吃法。如此美味,合当流传于世,沈公子,此法可有名目否?”

    在沈牧的记忆里,这种吃法叫做‘火锅’。他心中暗道:此间共进美味的另外三人,朱祤钧是将来的九五之尊,唐幼卿是文武双全的女中豪杰,钟金儿是漠南第一美女,又是足智多谋的侠女,杜采薇是烟花柳巷的头牌,如果以‘火锅’二字作答,难免显得有些粗俗。

    沈牧略做思索,又随口答道:“此种吃法,唤作‘鱼跃龙门’,如果是以牛羊肉片作为主材的话,便唤作‘蛟龙入海’。”

    沈牧胡编乱造,还真唬住了另外三人,尽皆称赞不已。

    四人一边吃着‘鱼跃龙门’,兴致盎然,便吟诗作对,一直到了深夜,才各自安歇。

    第二天一大早,朱祤钧兴致不减,穿戴洗漱完毕便抢了沈牧的墨云惊雷兽,出了营地,纵马飞奔。朱祤钧自小生于高墙之内,哪里见过如此大好河山。

    他高兴已极,极力催动胯下惊雷兽,驰骋于银色海洋,山川河流之间。沈牧等人提心吊胆,紧随其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朱公子......朱公子......且慢行......”

    飞奔出了十多里地,朱祤钧勒马住缰,调转了马头,对沈牧说道:“哈哈哈......江山如画,江山如画呀!这就是我大明的万里江山,这就是我朱家列祖列宗打下的天下。”

    沈牧催马走到了朱祤钧的身旁,听了朱祤钧的话,他也颇有感慨,看着连接天地的白色,想起了后世一位伟人的诗句,不由自主的朗诵了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沈牧自顾自地陶醉在眼前冰雪世界之中,身旁的朱祤钧也早已被这首词的气魄所震撼,口中喃喃道: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沈大哥,好气魄呀,好气魄......”

    “朱公子,我哪里有这样的气魄,这首诗是远方的一位伟人所著,确实是道尽中华英雄,饱含胸怀天下的大气魄。”

    朱祤钧惊诧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哪位大人物,我自小熟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却未曾听过这样的气魄。”

    沈牧趁机便将那位伟人的事迹,换了人名、地名和国名简略地讲给朱祤钧听。

    朱祤钧好似并不认为沈牧是在编故事唬他,郑重其色,说道:“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你所说的东方大华族简直是亘古一人,功过三皇五帝,怪不得能写出气吞寰宇的诗句,可惜我却未曾知晓。”

    沈牧却说道:“朱公子,你没有听说过这位伟人,但他却对本朝的开国太祖可是推崇的很呀!”

    朱祤钧虽年幼,但他对明太祖的事迹可是十分的熟悉,便说道:“他推崇太祖?难道他知道我大明朝的存在?”

    “当然知道了。”

    “那他又为何推崇本朝太祖?”

    “因为他们都心系天下万民苍生。”

    朱祤钧呆坐在惊雷兽身上,若有所思。

    说话之间,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早已在沈牧心中激荡。内部流寇的叛乱,北方异族的入侵,百姓倒悬,生灵涂炭。

    沈牧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既然上天赐给了我扭转乾坤的机会,我必将拼尽全力,改变大明,扶危济困,同时也要兑现在地府与那转轮圣王的承诺。

    “朱公子,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率军赶路了。”

    朱祤钧回了回神,看着沈牧双眼深邃,也不知他再想些什么,只得应道:“沈大哥,我们这就回去吧!”

    返程的路途中,沈牧、朱祤钧各怀心事,一言不发,只是全力催动胯下战马,几名护卫紧跟其后。

    疾行了半个时辰有余,一行人便到了军帐。沈牧不再多想,传下了军令,“三军即刻启程,于天黑之前,务必赶到大同镇城外。”

    得了军令,五千人马拔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