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阵前对策(二)

    听到周必昌率领了两千精兵前来助阵,大喜过望,便问道:“周知县,你来的太及时了,我正待派人前去威远调兵,你就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妙极妙极。”

    说话间,一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小旗打马来到帐前。

    锦衣卫小旗翻身下马,快步跑进了军帐,抱拳拱手说道:“小人孙沛城,叩见沈参将、周知县。”

    沈牧在羽林卫外,曾经见过孙沛城,自然是识得他,便说道:“沛城兄无需多礼。”

    孙沛城双手递上一封火漆封口的书信,说道:“沈参将,这是锦衣卫总旗送来的书信,请过目。另外,小人今日出城的时候,发现土默特部族已经兵分三路,呈品字形队列,将威远卫团团围住。”

    沈牧神色大变,楚力克的进攻就要开始了吗?他连忙展开书信,一目十行快速阅读起来。

    “沛城兄,土默特的军卒,已经开始攻城了吗?”

    “小人出城送信之时,探查到那土默特兵将只是在安营扎寨,暂时并未发现进攻的迹象。”

    沈牧长舒了一口气,他心中暗自盘算,除去周必昌带来的两千兵马,威远卫足足有一万多兵马,据城死守应该不会轻易被攻破。

    “沈牧,不用太过担心,唐知县他知人善任,老成持重,威远必然不是轻易就被攻破的。”

    沈牧略做沉思,问孙沛称道:“沛城兄,你可知三部分敌虏都来自于哪里?”

    “小人还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不过据我猜测,其中有两部分是来自威远卫,一部分是从大同镇俺答汗部调动而去的。”

    沈牧心头一动,随后便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看来我那大哥是得到了俺答汗的许可,按照约定来了。”

    他忽的转身,传下了军令,“副参将沙如海、林清泉各率领一千五百人马;千总李成林带领一千人马,杨成威、杨成武两兄弟率领一千人马。分别从大同镇南北绕行,行军于威远外,在距离敌虏三十里处扎营,随时准备作战。”

    几名将领领了军令,率军而去。沈牧看着杨家两兄弟疾驰而去的背影,无奈叹息,他手下能够带兵的将领基本上都在威远卫驻防,只能暂时让自己的亲兵也上针对敌。

    而沈牧和周必昌则要率领着两千人马,前去威远城外,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到大同镇内办一件事。

    正待起身之时,帐外却那朱祤钧的大喊身。

    “哎......哎......我说,沈大哥,你怎么能独自行动,却把我丢在这大同镇外。”他身后跟着三女,一同闹了进来。

    众军卒虽不知道朱祤钧的身份,但看到唐幼卿,知道是参将的正妻,无人敢拦,只能将他们放进了大帐。

    沈牧看到四人闯了进来,心中暗道糟糕,自己一忙竟然把这位祖宗忘了个一干二净。

    沈牧打了个哈哈,说道:“朱公子,在下如何会把你丢在这里,正要派人去寻你,你却自己到了,嘿嘿。”

    “你记得我就好,那就走吧,我正要上阵杀敌。”

    沈牧一脸的无奈,“在下还要先到大同镇,办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朱公子,要一同前往吗?”

    钟金儿却抢先说道:“当然要去了,你休想丢下我们。”

    沈牧讪讪的笑了笑,说道:“金儿,我怎么会丢下你们三人呢?既然如此,那就随我前来吧!”

    他又找来赵士祯,点起百余名甲士,一同前去了大同镇。

    行不多时,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大同镇东城门外。沈牧送上了印绶,叩开了城门,便率军直奔总督府而去。

    由于是战时,大同镇内早已失去了往日里的繁华,街边商铺关门闭户,行人稀稀落落,行色匆匆。

    到了总督府,沈牧又见到了一位熟人,是平虏卫的白世清,那白世清自从护送平虏卫百姓抵达了大同镇,周必昌便提拔他当了百户。此时,正带领着下属军卒,与总督府外站岗放哨。

    远远地,他看到沈牧率军前来,便拱手上前,“小人见过沈把总,平虏一别,多日不见没沈把总别来无恙。”

    不等沈牧答话,朱祤钧抢先说道:“哈哈,你这百户消息也太不灵通了,沈大哥早已被皇上亲自提拔为大同镇参将啦!”

    闻听此言,白世清颇为惊诧,立马改口道:“小人拜见沈参将。恭喜沈参将受到皇上的重用提拔。”

    沈牧本对这些虚名也不太过在意,他在马上回礼道:“白千户,你我也算是旧相识,无需多礼。我要面见马总兵,你去通报一声吧。”

    那白世清也不敢怠慢,道了一声是,便转身快速向总督府内疾奔而去。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白世清急忙忙跑了出来,通报到:“马总兵有请,诸位随小人来吧!”

    众人下了马,鱼贯而入。

    来到中堂,沈牧等人与马芳见了礼。马芳见了沈牧,十分的高兴,寒暄了一阵,沈牧便把与楚力克间的约定简单述说了一遍。

    “沈参将,此法既能分出胜负,亦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确是十分妥善,不过双方和议,关乎朝廷体面,你我恐怕官微言轻,恐怕需上报朝廷,再做定夺。”

    沈牧直言:“马总兵,此事末将并未上报朝廷,也不打算上报朝廷。”

    马芳脸色突变,“沈参将,这又是为何?”

    “因为我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赢了这场对阵。”

    “哈哈哈......好,我马某果然是没有看错人,军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朝廷腐朽,缺的正是你这样敢于冒险,敢于承担职责的新鲜血液。”

    审沈牧颔首,说道:“马总兵,末将此行还有一事相求。”

    “哦?但说无妨......”

    沈牧指了指赵士祯,说道:“马总兵,此人是枪械制造一道的人才,他已经改进了三眼火铳为五眼火铳,又名烈火霹雳神铳。沈牧需要在大同镇召集一匹能工巧匠,协助赵先生进行神铳的研究、改进和制造。”

    马芳却面露难色,“沈牧,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爱莫能助。大同镇地处偏远,识文断字的人尚且极为稀少,这枪械一道又复杂深奥,实在是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沈牧神情一怔,诺大的大同镇,难道无一人能助我一臂之力?

    正踌躇见,堂上却有一人走了出来,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