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路有点甜
繁体版

第六章 中秋团圆

    日子就这么充实快乐地从指间流走。眨眼就到了中秋节前夕了。这段时间,拥有成人思维的江汀若已经把小学的课本全部自学完成了。书本是跟村里的学长、学姐们借的。江汀若不敢仗着重生光环就肆无忌惮,对于学习,她还是想一步一个脚印。而且农村的学习资源远远落后于城镇,有机会江汀若想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拓展自己的思维。为将来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奠定扎实的基础。不过这些不能太急,欲速则不达,需徐徐图之。

    星期六早上,江家一家人端着饭碗在小院里吃早饭。早饭是红薯稀饭,秋天的红薯经过霜降后特别甜,小孩子们百吃不厌,大人们也喜欢吃,饱腹,干农活抗饿。再配上自家腌制的酸萝卜和酸豆角,别提多香了。

    江妈妈一边吃饭一边说:“若若,洋洋,你爸今天下午到家。若若做完作业带着洋洋把院子收拾干净。洋洋今天别瞎跑了。小心你爸回来给你来顿竹笋炒肉。”姐弟俩异口同声地答应了。对于江汀洋来说,爸爸回来意味着他又可以吃好多糖果零食了,这些零食在镇上都买不到呢,只有大城市才能买得到。可以在小伙伴面前长长脸了。想到这,江汀洋一副村头二傻子的样子,笑的嘴角都留下不明液体了。

    江汀若对于这个消息也是感到又惊又喜。毕竟她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看到年轻的爸爸了。记得前世爸爸被生活的重担摧残的格外苍老。爸爸妈妈凭借着双手供养她和弟弟上大学、上研究生着实不容易。虽然江汀若他们工作后家里条件好多了,但是之前吃过的苦头还是让爸妈比同龄人老得多,身体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到阴雨天气,肩膀、膝盖就疼痛难忍。不过这种慢性病也没有根除的办法。只能自己熬着。现在重新开始了,江汀若要避免爸妈再患上这些毛病。那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老爸换个行业,尽快改善自家的经济条件。

    傍晚的时候,江爸爸回来了。江爸爸三十二岁,一头浓密的头发,天生带点自来卷,这点江汀若就随了江爸爸。身材不胖不瘦,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江爸爸个头不高,大概一米七左右,大眼睛,神采奕奕。江汀若望着爸爸年轻的容貌感慨万千。前世江爸爸已经秃顶了,头上没几根头发,还有将军肚。走路都有点费劲,不像现在走路带风。江汀若只能叹一句年轻真好。

    江汀洋高高兴兴地拿着一把糖果找他的小伙伴们炫耀去了。江爸爸拿出一件粉色的小棉袄,对江汀若说:“若若,这是爸爸给你买的棉袄,盛都的小姑娘们冬天都穿这个。既轻便又保暖,咱家若若这么漂亮,穿上肯定好看。”然后江爸爸又拿出一件给江汀洋穿的灰色皮夹克说:“今年流行这个皮夹克,材料结实耐穿,给你弟这个皮猴子穿最合适不过了,还有这件青色妮子大衣,给你妈拿过去让她试试。”过了一会儿,江妈妈走过来说:“你这买这么多新衣服得花不少钱吧?我们在村里穿啥新衣服,都是干农活,钱是大风刮来的啊?过几年洋洋也要上学了,这都要钱啊!”江爸爸笑着说:“没几个钱,咱又不是年年穿新衣服,就算我们不穿,孩子们还是要添点新衣服的。今年生意还不错,挣了一些,别担心,你之前说盖房子的钱也留着呢,放心,明年开春我们就盖楼房。到时候也让你们娘几个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啊!”

    江汀若听到这话记起来了,家里的确是明年盖的房子。那个年代的钱是真值钱。九十年代在农村盖楼房不到一万块钱,搁在后世估计也就只能盖间卫生间。村里已经有好几户人家都盖上楼房了,江家要盖楼房主要是因为当时江爸爸他们结婚的时候就分了一间房,眼看着江汀若姐弟俩都长大了,一间房的确不够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人都把房子看的很重要,是自己的根,更不会想到后来城镇化大趋势,农村压根就没有年轻人居住。如果哪家能盖上楼房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家里一旦有多余的钱,江爸爸他们肯定想着就是盖房子。后来听到爸妈闲聊才知道家里错失了一个好机遇。年底在盛都十道口附近有个店铺要出售,卖家是江爸爸的房东,看江爸爸一个外地人老实诚信,就想低价出售店铺给江爸爸。不过那时候江家已经决定在农村盖房了,就没有多余的闲钱买下店铺。要知道十几年后这个地方的店铺可是每平米要八万块呢。现在整个店铺二十平米才七千块钱。江汀若每次听到江爸爸他们说起往事就看到江爸爸捶胸顿足、懊悔不已的模样,江妈妈就叹气说江家没那个发财命。不过现在江汀若知道了这个事,她要想办法抓住这个机遇。不过怎么说服江爸爸他们,她需要好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