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依之地
繁体版

065 宿舍方案 3

    审查家庭出生,一切正常。接着在在教育局安排下,她们这一批各个学校的拟录用人员,统一到医院体检,她各个项目达标。

    她在体检过程,遇到一个考取东州一中的女生胡佳,之前在一个县份上教英语的,也是抓住这次机会考取到东州市里。

    两个人都有在基层,努力拼搏的经历,她也谈起自己自考本科期间苦练英语的过程,彼此竟然十分谈得来。

    东州一中是整个东州市最知名的,也最大牌的一类示范性高中的,体检结束,互相留了电话号码,虽然学校不同,但大家都是一个教育系统的,胡佳说好了以后要和她互相联系,互相帮助。

    体检结束,没有任何问题后,教育局发出的编制录用人员文件出来了,她们长虹中学录用的四个人员里,有她一个。

    她是真正进入了编制,东州教育系统里的一员。

    要转移档案关系,她技校时候没有学生档案,档案还是在自己原来的鸡场中学去找到的。那段时间,她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东州海港酒店,之前的广告公司,自己开‘龙江猪脚店’时纳税流水证明,每一个人生行程都必须填上去,她跑腿腿都跑断了般。

    拿着自考本科文凭,到东州人才市场开证明,才有工资档案……

    再忙再累,她是充满干劲。她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摇身一变,成为公家的人。

    这样的人生走向,是她从来没有预想过的,只是为了生存,寻找工作,踏踏实实干活,也有在基层磨炼出来的能力和水平,把工作干活,就在机缘巧合的中,抓住了机会,毫不迟疑地奋力一拼,就成为了她今天的人生。

    她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知道,进编了,自己这样直来直去,谁也不求的坚强性格,依然最适合在学校基层工作,老老实实在这个宿管员的岗位上,这里是她的位置。

    找准定位后,她要提高的,是自己的素养、人文修养和文化水平。要继续加强管好住校上生,还要有自己身体力行好的品行。

    是呀,她已经是一名正式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学生负责。

    她想起自己在鸡场中学,在技校时期,得到的教育是管理不到位,学生学习氛围不好,会把一些天分差但是很努力的孩子耽误了,就像自己进入技校后,15岁,就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太残酷了。

    国家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扶持,优秀师资和先进管理模式倾斜;今天技校,变身成职业技术学院,要成为真正学技术,也有更好深造空间途径,十六岁的青少年,价值观,人生目标,对社会的竞争环境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时,在农村读书,读职业技术学院,一样有前程,一样有公平。

    时代在进步,文明自由的美好时代,不仅是自己现在所在的长虹中学要有优质的一线教学和她们宿舍用心服务,才配得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这是她作为一个国家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的问题,也在提升她要更好干好宿舍工作的自我反省。

    进编了,她到人事办公室叫补充的档案资料的时候,问了人事干部,她们宿管员工资待遇怎么样?

    “进编,就是每个月就有财政工资了,你们这个宿管员岗是纯行政工作,科员,学校定的是行政十级岗,财政工资每月大概是2300元左右,还有存量补贴每月1000元、行政补贴每月600元,还有学校的加班、监考等有加班工资,每月200月餐补,年底有3万元左右的年终奖、另外,五险一金是工资里自带扣除和补贴进去的。”

    她听着,眼睛都瞪大了,心里感觉那这样算平均一个月就大概会有四五千块钱了,心里乐滋滋的。

    档案也落实了,工资收入直接是比当生活阿姨翻一倍,社保医保也提高了,人生有着落,也是她最大的依靠。

    学校的思教处是她所在的处室,冯鸣主任是她们的顶头上司,直接负责宿舍。

    冯鸣已经出台了宿舍管理方案,就是在她提交给学校的那份管理思路的汇总和总结。

    她的宿舍管理思路是得到学校认可的。

    然后她再次回到宿舍区,她已经不是以前和李云,王春一样的生活阿姨而是宿管老师了。

    她变换了岗位和身份,同时就又少了一个生活阿姨。

    而且,胡校长要求在宿楼里再增加一层楼,增加150个住校生,生活阿姨也要增加,一个班三个,现在只有两位,还要再招聘四位生活阿姨。

    罗霞已经自动辞职离开,新的生活阿姨还未到岗,三楼值班室里不能没有人。

    还有宿舍楼楼专门的施工队伍进场,在楼道施工。

    她还是要先在这里住着,这个值班室里不能没有工作人员,这个值班室里要随时有人。

    要等一切安排稳妥后,她才能搬离三楼值班室,到男生一楼下面那里住,是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提供给宿舍管理员的。

    她的岗位已经定格在学校宿舍人员介绍栏,她照片下标注的宿舍管理员,自语一声,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丝笑意。

    底层家庭她,这样的改变确确实实也在翻身。她其实很小时,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到30多岁,明白社会的运行逻辑和人性。

    虽然她和那些认知层次和人脉去得到指引和帮助的人不同,但是她从技校离开家后,自己在东州城从服务员开始做起,就依靠自己,反而成功了,或许是早早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

    她之前的人生从技校到离婚就是试错,不断试,也在不断成长,踏踏实实干事,就算跌入谷底,从此起起伏伏,轮回的循环。

    她的人生起点是很低,但不是从零开始,她和周围人有些不一样,是超出了周围人的理解,坚强到遇到困难,心理建设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她都能扛下来。

    按照现在的她,是水到渠成新的人生的开始。

    在宿舍区值班那天,娜娜放学接过来,轻车熟路的关心,查房、解决问题,她在住校生的面前变得更有底气。

    到轮休那一天,接班前的清晨时分,宿舍沉寂了一晚,也随之变得喧嚣起来。

    等各寝室是值日生打扫寝室卫生,她检查合格后,住校生全部离开了寝室去上课。

    她清理垃圾,下班了,要宿舍区的垃圾桶里感觉清爽,现在新的生活阿姨没有到位,她自己就顶上去。

    潘梅梅她们来接班了,她不喜欢裹搅,也怕潘梅梅裹搅。

    现在罗霞辞职走了,寝室找茬闹事的没有了。

    每个班把自己值班那天的事情认认真真负责到位,不给接班的找事,宿舍清净,不要下班了还要搞心里很累,大家日子更好过。

    潘梅梅就在在那里哼,学校新招聘的生活阿姨好久到位,她拉不下身段,干生活阿姨的打扫卫生,清运垃圾的活。

    她已经一身休闲套装,带着娜娜,缓缓从学校走出。

    她和潘梅梅不是一个道上的人。潘编了,现在是热衷于和教育处那里的老师相处,潘在宿舍区对所有人都那付高高在上的姿态,但是在德育处,就是哈巴狗的笑脸模样。

    刘红艳相比,纯粹的,她进编了,没有助力,仅仅是纯粹的,要在宿舍区一个萝卜一个坑,她也估摸着,自己不想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岗位了,这也是她的目的所在。

    走出学校,刘红艳利索的把娜娜送到了幼儿园,她可以缓一口气了,要去爬山,锻炼身体,下山买菜,家务活……

    和女儿相依为命这个家,现在稳定了更要自己有健康的上身体,好好活着。

    上一天休一天的轮换工作,到了进编的第一个周五。

    周五,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在教学楼顶的六楼主会场召开。

    她进编了,要参加这个大会。

    她是第一次进入学校这个会场。

    会场正对主席台的左、中、右三排软座带小桌板的座位,学校给所有在职在编的老师根据干部群体、年级组、科室集中原则,用不干胶贴上名字,标注规范座位。

    左侧这列,是会场进门最近处,前两排是无标注名字,属于有时候邀请的家长代表、社区代表、上级领导莅临时随从工作人员等的嘉宾席。后面是中层干部(含年级主任、助理)的固定坐位。

    正中间最大最长的这一列的第一排,是会议中有时会有专业主讲人上台,不上台的校长们的座位。后面是各年级班主任、一线教师们的固定座位。

    最里面右侧那列,就是行政人员,从办公室、教学、教科……总务,排到最后面的是她们思教处。

    学校各环节缺一不可,但有主次之分。会场就像一个舞台,主角配角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