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依之地
繁体版

067 进入处室 2

    不过,话说回来,德育处里年纪最德育员魏英,为什么胆子这么大,就在处室里公开这样有意无意调侃胡校长呢?

    魏英这一年已经53岁,东州师大毕业,15年前原本是学校的语文教师,班主任,中级职称。那一年前因为学校最后一次分配家属房,她条件不够,没分到,她挺着大肚子在学校,质问当时的校长,要公平,事情在学校闹得挺大。

    以至于影响她班上学生,还有和家长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

    她继续闹,最大的理由是自己怀孕,要生娃了没有房子住,还在教学一线……实际她老公是公务员,居住条件是有的,但是魏英当年怀孕期间就说靠谁也靠不住,她要靠自己拥有自己的房子。

    学校的最后一次家属房,她没有份,也是她发泄情绪,学校里闹事的一次高峰。

    那次闹,背后还有一个大的起因,是当时东州教科所正在进行《推荐基础学科专家库人选的通知》的相关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个人申报、主管部门(单位)推荐、专家现场评审、市教科所总支会议审议,评出当年东州市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基础教育专家库人员三百名,长虹中学那年就占了七名。

    长虹中学那七名被推荐,而且评选上当地基层教育专家库的老师,魏英个个都熟悉得不得了。

    里面有一位长期没有当班主任的语文老师,一位只管教学下课就马上离开学校的数学老师、一位只教一个班级的某位副校长、还有一位学校有表演活动才会出现的舞蹈老师……

    另外是三位,都是比她小十几岁的中层干部,教着魏英眼里的副科:体育还有信息技术、生物……这七位老师是学校推荐上去了专家库人选,各种材料齐全,而且公示通过,成为了当地基础教育专家库人员,获得表彰和证书,也是学校最后一次福利分配家属房权重加分项里重要的一项。

    同时成为了基础教育专家库人员,就是教师生涯里上去了的标志,再评选成高级,副高,正高级职称光明无限,在职成为教育专家身份,这种的退休费也高一般老师一大截。

    如果魏英那次也被学校推荐,被评为东州专家库人员,她的分配房子的分值就够了,而且,这辈子也不会仅仅只是中级职称,更不会闹什么闹,依然好好做她的语文老师。

    可是,她没有被学校推荐。她给其他老师说,“就算我个人申报了,学校这一关过不了,也不会给推荐我上去机会的。”这话得到许多老师的共鸣。

    据说她个人就对教科所公示的长虹中学专家库推荐名单如有异议,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反映上去了一些情况,但没有被采纳。

    她说她看透了,看白了,加上性格里十分要强的性格因子,请了合法产假,同时给学校坚决提出,要退出教学一线,脱离专业岗,不再教语文……她的闹,最后是学校满足她的要求。

    她产假结束回来上班后,就真的退出教学一线,来到了德育处,从事行政基层岗,做一些管理学生的杂事。

    这不是她不求上进,是她另辟蹊径,她要找机会自己挣钱。

    在德育处相对自由一些的行政岗,她开始在校外补课。借着东州中学的名校牌子,中级职称,轻松打开了补作文的培训市场。

    因为她牌子硬,水平高,补得好,当时还有知名的培训学校专门聘请她,邀请她入伙合作。

    在那个课外培训机构泛滥的年代,她赚了好大一笔钱。从一个在学校没有分到最后一批家属房的老师,变成了在东州城买了七、八套房子,还包含有门面的老师。

    其中她有一套高级电梯复式房,就在长虹中学分的最后那批老式步梯家属房对面,是示威,更是炫耀。

    她有钱了,每年寒暑假,全国各地,包括出国旅游,日子好不潇洒。要证明自己当初退出教学一线,干行政基层岗,在外补课赚钱是对的。

    她这样的性格确实是个女强人性格,也是自己绝不吃亏的性格。

    实际,她这样的性格,更适合自己开公司,完全可以离开长虹中学,自立门户,成为一个女老板之类。

    可是,她又舍不得离开长虹中学。在后来和合作的培训机构闹翻后,单兵独斗,开一个小的作文班,在外就赚得少一些了,加上学校加强管理,教育局禁止在编老师课外兼职等政策出台,就压缩了她在为补课的挣钱。

    她年纪也大了,加上女儿上了初三,房子那么多套,存款也有,也不缺钱了,就慢慢退出校外补课市场了。

    其实,她当年还有一个比在长虹中学更好发展机会的,她公务员老还利用各种关系,把她借调到了市级某机关,上级都下文了,她也去了机关试用了小半年。

    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就直接上去了,学校都说她已经调到上级机关了。

    结果半年后被机关退回学校。机关领导说,她的性格太较真,太固执,不太适合当公文员。

    那背后肯定也有魏英对领导的各种质问或者做了给人添麻烦的事,不省心被退回来。

    退回来后,她一边在外补课,一边在德育处,做处室里的各种资料,收集各种班级表格,造班主任津贴,还有处室的学校大门岗值守、各种常规德育检查,班级检查等杂事。

    她也不在乎了,也不缺钱了,混到现在,再过两年就要退休,她这辈子就这样了。

    也是这15年后,德育处这个处室里进新人了,是两名新的,以前没有设置过岗位的宿舍员。

    不管怎么说,魏英是德育处里的老资格,说是学校教职工里的老资格也没错。

    老资格魏英,有好强的女强人性格,并不因为自己所处基层工作有所收敛,已经是变本加厉,在刘红艳她们刚进处室新人面前说着和胡校长作对的话,说校长欺骗老师们听话干活,胡校长的不好,也表明她就不听话胡校长的话。

    其实,她这一大年纪了,也不差钱了,还有两年多就退休了,不要求您认认真真干活,佛性一点,这辈子普普通通,平平安安退休回家了,也没有什么不好。

    可是魏英偏不愿意那样普普通通!

    刘红艳也是进编了,成为处室里正式的一员,才有这个机会看到这个真实的魏英老师。

    就算这个魏英老师的那些具体经历刘红艳还不清楚,但从她的眼睛里,行动上全都是满满的故事感,就知道这个老女人不好惹。

    她沉默听着魏英发飙的话语,不表态,不附和。她心里不认可魏英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

    她的脸色不悲不喜,不表露情绪,不像潘梅梅看见每一位正式老师那付讨好嬉笑的表情,不是她这个新人清高。

    冷漠一点,不进入处室里魏英,已经在划的一个内部小圈子里,保持独立,也是对自我的保护。

    这一天,虽然原本是她轮休,但这个介绍新人的教职工大会,她必须参加。

    参加,代表她就正式成为了长虹中学的一员,一名正式教育工作者。

    她在35岁的年纪,其实是遵循着内心的趋使,悠悠的沿着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走着,哪怕多次经过岔路口,这次是没偏移目的丝毫,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名专职宿管老师。

    她也清醒认识到,自己这个岗位,正式位置是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会场里最里面右侧那列,后排德育处的老师们最后面。

    基层一线、不上课的纯行政人员,在学校,这样的岗位确确实实就是配角。

    库管、校医,她说宿管这些纯行政人员,即使进编了,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岗,领导有什么跑腿的活儿,最好随叫随到在场干活。

    不过,她认为宿管员的核心竞争力是把住校生管理,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有心理问题,别人眼里变态的孩子调理好……

    “调理好那些孩子?”这个字眼被她不经意的提炼出来,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巨大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孩子住校了,寝室就是住校生的一个小家,他们在这个小家里自己要管理他们,自己就应该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一个家庭教育师的定位,那自己一点也不比那些在教学一线传授文化知识的上课老师差。

    正想着,冯鸣主任来了,要召开一个德育处的处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