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灰
繁体版

王家大户(上)8

    这一年,王显三十八岁,五个儿子,一个闺女,家大业大,虽说是兄弟两个操心,可也算是享福了。吃着白面馒头,滋溜滋溜地喝着白菜汤,脸上不停地出着汗,用一条手巾不停地擦着:“屋里的(农村对自己女人的一种称呼),看看挑点豆子,明天早晨让赵六子早点起来做个豆腐,明天早晨喝浆子,晌午晚上吃豆腐,让下屋的(指长短工)多吃点,早点干完利索。”

    “行!”大娘答应了一声,就麻溜地拉着三娘去下屋囤子里舀豆子、挑豆子了。

    这夫唱妇随么,有人说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就我看来也不尽然,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如果家里有什么事了,乱呛汤,谁都想说的算,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而且以前的女子,不出阁还好些,有钱人家能上个私塾,没有钱的人家连个大字都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没有几个人出过屯子,出了阁,就算出了趟远门儿了,然后就又生孩子,做饭,再生孩子,做饭。

    怎么老是生孩子呢?

    那时农村是没有电灯的,晚上全靠点蜡烛或者油灯来照明,走夜路,就挑个灯笼,也没有手电筒。而且你当农村有几个钱是咋来的?一个是干,一个是省。

    夏天还好说,天长夜短,到了冬天就是天短夜长,也就寅时,最多卯时,天刚放亮。短工自然是都已经结了工钱回家猫冬去了,长工就挑个粪筐去捡粪,等辰时头,太阳也出来了,也差不多捡了整整一挑(两筐),就回来往粪坑里一倒,

    进屋跺脚,摘了棉帽子,手闷子(一种棉手套,只有大拇指是分离开的,其他四个手指都在一起),暖和暖和准备吃饭。

    出去捡粪也是有技巧的,肯定是不能结伴而行了,那样尽唠嗑,捡不了多少,一次两次行,时间长了让东家看见了,是不愿意的。

    所谓的长工就是家里的多余的人,自己家里的粮不够吃,只能是去地主家里去打工。不能是个人就可以当长工,要经过考察筛选才能留下,每年有工钱,可以把地主家当成自己的家,有的地主心眼好,能一直给长工养老送终,心眼不好

    的就等干不动了,撵出去,有家就回家去等死,没家就只能是找个窝棚慢慢冻死。

    再者,长工无一例外都是光棍汉,有的地主家也雇女长工,一来二去,也有结婚的可能,只是一结婚就只能都离开。离开地主家支门过日子在当时的东北农村无异于自投死路,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当光棍,实在憋得受不了就找屯里的

    小媳妇、小寡妇什么的,得偷偷的,让人看见了不好。平时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有勾引东家奶奶的,抓住就是一顿打,打人的也是长工,打完就直接撵走,所以大多不敢犯险,而偷情的东家奶奶下场就更惨,会给拿车拉回娘家,让人戳脊梁骨,时间长就憋屈死了。

    说远了,捡粪是有技巧的。

    得先听声儿,看哪边有牲口的叫声,早起放牲口的,把牛群赶过去,会走一道儿,拉一道,也有羊群,可是羊粪不好捡。也有牵马放的,马粪也能捡。

    刚拉的粪在冬日里冒着热气儿,感觉都透着暖和劲儿,再稍等会儿,粪上会挂着霜,牛粪看着去像是大饼子长了一层毛,而马粪却像极了白色的狝猴桃,这在捡粪人的眼里是非常诱人的,会紧走几步,迫不及待地用粪叉子把它捡到后面或前面的粪筐里,然后心满意足地往远处看去,看哪里还有,早捡满两筐,就能早回去等着吃饭了。等捡满了两筐,棉帽子也都变成了白色的,是哈气哈的,还得时不时地撸几下鼻涕,揉几下早已冻得冰凉通红的鼻子。

    远了,还是扯得太远了。

    为什么老是生孩子呢?天一擦黑,东家就喊:“吹灯睡觉啦。”然后自己也回屋上炕睡觉,哪那么容易睡着?下屋的光棍就东家寡妇,西家媳妇地胡咧咧。

    东家有媳妇,自然也不闲着,有的生育能力好的年头年尾能生两个。女人俨然成了生孩子的机器。所以女人的寿命也短,在农村女子的平均寿命也就不到五十岁,加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医疗条件,也有年纪轻轻就死了的。

    有人跟我抬杠,说是女人寿命长。我不接招,我跟一些老人儿唠嗑,他们就是这么说的,我也这么写。我寻思了一下,这些老人们说得没错应该,那个年代的女人总是生孩子,精血都耗尽了,又都省吃俭用的,医疗条件又差,只要一生

    病就喝大药汤子,喝上一年半年,病没好,不毒死才怪,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么。

    当然,说男人寿命短的也没错,估计是人们经常说的,没有犁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吧?

    地主有钱,还能接着续弦,穷人家娶一个都费劲,就只能寡到死。

    大奶奶桂兰屁股大,尤其冬天一穿上棉裤,那屁股就更显着大。农村有讲,说是屁股大能生儿子,可不是么,这一年王显才四十,大奶奶比他小两岁,十五岁嫁过来,十八岁生了第一个儿子,到这个时候已经生了六个儿子,一个闺女。

    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不过这在东北农村也不算太稀奇,只要能生,家家都还是要生的。

    家里人丁旺也代表着这个家族旺么,只是老二一直没有再续弦,老三媳妇也都二十五了肚子也不见大。

    大奶奶也偷偷地问,刚开始,三奶奶金巧不好意思说,后来拗不过也就说了。

    原来自从跟王贵成了亲,除了结婚当天晚上圆了房外,再就没有在一起过,这不在一起当然无法怀孩子。

    一听说这事大奶奶可急了起来:“啊?妹子啊,弟妹啊,咱们妯娌这么多年,可真不知道这样么,你咋不早说呢?你等着,我这就跟当家的叨咕叨咕去。”说完也不管三奶奶金巧,就去当院子里找王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