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赋予万物灵性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王寡妇门前。

    “王执事,这位乃是我丹鼎宗外门何长老,是位中五境的大修士,特来此带领陈阿秀进入我宗修炼丹道。”

    丹鼎堂掌柜如是说道,他背后则站着一位气势不凡的老人。

    “何长老,你还欠我上一炉补天丹,不去抓紧时间炼丹,敢情先一步抢人啊!”

    一个散发银光的圆环,从天而降,落地时化作一个颈带项圈六岁孩童,仰着脑袋道:

    “别听他的,王氏,让阿秀姐姐来咱天器门,内门十大长老任她挑选师傅。”

    “堂堂天生道心,就只能进入内门?王氏,吾乃青天剑宗青云峰长老,只要入了我峰,她就是峰主的第九位真传弟子!”

    一位背负长剑的大剑师远远走了过来。

    他说第一个字,人还在数百米之外,可是第二个字时,已到近前。

    “可笑之极!那女娃娃明明是一个女儿家,来也是来我玄月斋。”

    一个手持宝剑,眉心一点红色朱砂的妙龄女子,飘飞而至。

    “黎月仙子,你们玄月斋就算了吧,我沧梧城上一个修道天才六年前才被你们夺了去,这次的陈阿秀,就让一让吧。”

    一个儒生自街角出现,他手持一本书卷,含笑而至,正是听涛书院副教谕许先生。

    许先生一出现,周围几人齐齐对他行礼。

    王寡妇坐在小院中,背对众人,低声细语的声音,轻轻传来:

    “一山二院七大宗,大晋王朝十大门派来了五个,我是不是该受宠若惊呢?如果我说,陈阿秀不想去你们这些任何所谓的大门大派,行是不行呢?”

    青天剑宗大剑师傲然一笑:“行啊,不过,这世间再无任何一个宗门敢收留她。”

    大晋亿万里疆域,除却大晋皇室,十大门派首屈一指,无人能出左右。

    王寡妇问道:“阿秀天赋虽好,难道我就不能自己带着身边,慢慢培养吗?”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尽皆是宗门内手握权柄的大修士,何时见过如此不识抬举之人?

    丹鼎宗长老冷喝一声:

    “王氏,我等甘愿自降身份,屈尊于此,是看得起她,你一妇道人家见识短浅,切莫自误,毁了子女前程!”

    王寡妇轻笑一声:“是吗?”

    许先生身为沧梧城学院教谕,曾与王寡妇有过数面之缘,见其语气有异,不由微微一笑:

    “子女有才,有父母大喜若狂,亦有父母患得患失,想必王氏母女情深,心有不舍,大家不必急于一时,且多等几日再来吧。”

    书院教谕开口,几人虽然心有不忿,却也都各施神通离开了。

    王寡妇端坐院中,面前石桌上则放着一个黑色木制灵牌,上书“师兄陈阁序之位”。

    她轻轻道:“师兄啊,捆龙仙锁既然断裂,真龙一脉的传承禁制也就解除了,虽然功不在我,总算是完成你的遗愿。我也该做点自己的事了。”

    她站起身,长袖一挥,灵牌蓦地灰飞烟灭,随风而逝。

    转头看着平安巷,视线仿佛穿越无穷阻碍来到了徐家院,眼中顿时戾气横生:

    “一群废物!”

    接着,王寡妇仰头看天,喃喃自语:

    “十几年过去,这个天下,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从今日起,我王湘菱回来了。”

    ......

    千宝阁,一名白衣少年手持黒鞘铁剑,从大门中走了出来。

    足足花费一百多颗灵晶,那个被十九剑气穿透的雷符,终于修复完好。

    不仅如此,雨夜战邪僧后,虚弱的十九,经过数日的勤修苦练,本命剑意亦是圆润无缺。

    此刻,他能清晰地感应到十九对于这支剑鞘的喜爱。

    她传给徐望仙的意念,就像是“光脚的小女孩,突然穿上了鞋子”的感觉,好奇之间掺杂着欣喜。

    这种情绪,让面无表情、眼藏杀气的徐望仙,神色微微一缓。

    从早上开始,趾高气扬的杨高义,官威逼人的崔大人,背后卑鄙龌龊的张府,他们就像是头顶压下来的一座大山,沉甸甸地,让人喘不过气。

    若是直接一压而下,将其化为齑粉也就罢了,却偏偏要人受尽屈辱,粉身碎骨,才肯善罢甘休。

    “十九,待我进入剑林,习得剑经,任你尽情吸收剑气,今晚,随我将他们一干人等,全部斩杀得干干净净,可好?”

    剑鞘微振,一道若有若无的轻吟,隐隐传入耳中!

    千宝阁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心中一寒,只觉得周围尽皆布满剑气,眼中露出惊恐之色。

    好在剑气只存在短短一瞬,就消失不见,让人惊奇不已。

    少年哈哈一笑,头顶的大山仿佛被十九斩开了一般,只觉得心灵清净:

    “好一个主辱臣死,我之所指,即是剑之所向!”

    ......

    城北,屹立着一座数百米高的大山,峭壁的两侧,连接着沧梧城的厚重城墙。

    重峦叠嶂的山峰上,隐隐约约露出无数的石林,插在山巅,那里就是名震苍梧的剑林所在。

    徐望仙拾阶而上。

    旁边不时有行人或剑林弟子来来往往,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其中甚至有几位年轻人对他指指点点,想来是今早那些在平安巷看热闹的的人。

    毕竟,今天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那些好事者,拿去当成即兴谈资,最是恰当不过了。

    少年一身白衣,容颜绝世,对旁边之人不闻不问,面色沉着,携剑而上。

    半个小时后,刚刚登上峰顶的徐望仙,就听见人群中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徐哥儿,徐哥儿,这边。”

    徐望仙闻声看去,不远之外,一名身着青蓝服饰的少年,正朝他挥着手。

    待其走到近前,见他清秀的面容,徐望仙涌起一阵熟悉感,脱口而出道:“李青?”

    那少年满头大汗,好像从什么地方跑过来一样,笑道:

    “多日不见,难得徐哥儿还记得我,走,我们边走边说。”

    徐望仙跟着他穿过人流,走进剑林大门之中,看了几眼清秀少年,眼中有些古怪。

    没想到,腰大膀圆,喜欢拎着菜刀砍人的李大娘,竟生出如此相貌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