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军
繁体版

第十四章 编练成营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第二天日头刚刚升起,沈俊仁便来到了安置流民的一处空地上,昨天总共收纳了三百三十七人,这里面大多数都是青壮,很少能看到老人、孩子和妇女。

    “归来子的这首《流民》却是道尽了百姓之伤,只可惜七年前,晁公一心为国却遭奸人构陷,最后抑郁而终。”李麰不知何时来到了身边,见他如此之说,沈俊仁有些诧异,难道这个时代也有晁补之?

    晁补之应该是生活在北宋神宗至徽宗时期,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人,苏门四子之一,与张耒并称“晁张”。前世沈俊仁独爱东坡居士,因此对于苏门四子也有一些了解,那按照如此类比,现在所生活的时代也就相当于两宋之交,看来无论在哪个空间这个时间点都是乱世。

    “来瑞兄,可知东坡居士?”

    “未所闻也,此为何人?”李麰诧异的问道。

    沈俊仁怅然若失的向前走去:“没什么,看来是吃不到东坡肉喽……”只留下满脸愕然的李麰,“东坡肉?那是什么?”

    “来瑞,还是尽快要对这些流民进行编组,然后有伤流民用热水擦拭全身,无伤的就用热水沐浴,并准备居所、让各家准备些干净的旧衣,把流民身上的衣物换下来全部用火烧掉。这么乱糟糟,一是不方便管理,二是容易引发疫病。”沈俊仁从难民暂处之所出来便将心中的想法向李麰说道。

    李麰点头应着,然后略有担心的问道:“神武军会来嘛?”

    “不知道!但我们得做最坏的打算。”沈俊仁也同样心中忧虑,若是神武军前来,自己该怎么做?

    陈二娃这一夜过的可谓是提心吊胆,先是随着流民向堡子冲击结果被箭羽射中,原本以为就这么要死的时候,尽然又被堡子里的人抬回来,原本想着恐怕是要将他们这些濒死之人砍了脑袋,结果却是来了个郎中替自己致伤,还给了自己吃食。

    现在虽然自己还是无力的躺在地上,但是身下铺的秸秆,让他竟然有了当初爹娘相陪、兄长相戏在身边的感觉,这是自从开始挨饿以来的第一次。

    “来,我看看伤口!”唤作刘先生的郎中探下身子打开裹在陈二娃胸口处的布,仔细看了看伤口,说道:“不愧是年轻人,这血口已经封住了,你这命算是保住了一半。我每日会过来给你换药,你自己不要碰水,也不要剧烈动作。”

    “你这命能保住,还多亏我们族长。他让我们把裹布先清洗干净然后用热水煮制,同时还用庄里不多的烈酒给你们先清理了伤口,取箭簇的小刀也是先用热水煮沸,然后用烈酒洗了,说这叫消毒,能让伤口不法炎症。”

    陈二娃听着刘先生的话语,眼泪却从眼眶中不自主地留下,刘先生看着他的样子轻声安抚道:“娃,别哭,这苦日子就要过去了,咱们下沈庄以后就是你的家。”

    昨夜战事刚歇,沈俊仁便找来刘先生,仔细的把上面提到的消毒方法告诉了他。沈俊仁可知道外伤最怕的是后期伤口出现炎症,而后破伤风致死,这个时代只要伤口有了炎症基本上就相当于死了,所以他也只能用自己知道的一些方法希望能降低一些死亡率。

    “族长,从州城来的消息,神武军自泾州、宁州、鹑觚向彬州进发,据说西京军已占彬州州城,前锋直抵宜禄。”

    祠堂前厅,沈俊仁端坐于上,李麰、沈翊清、沈福清、沈鹤清四人分别列坐于侧,除此之外清字辈、沈俊和等年轻的俊字辈则站在厅内。从这个来看,世字辈已经完全放手让沈俊仁实为,而这么多天的表现也让沈俊仁获得了清字辈的支持,而李麰显然可说是成为了沈俊仁的军师。

    随着沈俊禄将刚知道的消息汇报出来,在场的诸人都不由得松了口气。神武军和西京军即将开战,也就意味着一时半会神武军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向各村寨索取兵丁、粮食,下沈庄目前的最大危局算是暂时化解了。

    “诸位,神武军与西京军交战,也只是给我们迎来了暂时的平安。我们不能停歇下来,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利用目前的空档,招纳流民、增筑堡墙,以待来日。”

    沈俊仁还是保持着足够的清醒,“塬上不少村落本次被流民冲击受损严重,我们应率先接纳这些乡党,然后再行扩展。总数要根据粮食存粮有限制,不能盲目扩充。所有来人实施以工代赈,根据每日的劳动来发放吃食。这事由来瑞和四叔负责,九叔和刘先生协助。”

    李麰、沈鹤清、沈启清和刘先生应了下来。

    “俊仁,我觉得目前应将庄中村丁重新编排,按照行伍之制施行,将来新扩的青壮也可照此安排。”这时沈福清的声音传了过来。

    沈俊仁听后问道:“八叔有何想法?”

    “成军!”沈福清说道,“今次塬上损失不小,据这几天均有以我下沈庄为主行并村之事。我意在塬上编练三千人,独立成营,专职防备。”

    沈俊仁若有所思说道:“八叔,先将庄中村丁和流民中的青壮选拔出精悍之士进行编练。至于和各村结营之事,还是等我们商议好之后再做决议。”

    原来自那晚将流民驱赶之后,靠近下沈庄的几个村子都派人前来商谈想要并村以得到庇护,但是李堡、瓮城两个拥有堡子的村子态度却显暧昧,这就让沈俊仁有些犹豫,如果并村之后拿不到主导权,那无疑是将自己的命交给了别人。

    李堡和瓮城这两村的堡子并不大,他们不像下沈庄是直接绕着村庄围了一圈修了一座城,而只是在村内修建了一处能将村民庇护的防御堡。

    但毕竟有堡子,这就让这两个村子对于并村的热情并不高,相反若是并村,这两个村子的村长均想得到主导权,将沈俊仁这个年轻人彻底扔到一边。

    庄中的演武场,这里原本是一块空地,但既然要编练常备村丁,自然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因此这块空地就简单平整后变成了演武场。

    “俊仁,都说出师有名。咱们现在村兵也有三百人了,按照营制五人一伍,十人为什,十什成都,五都立营,五营成军。咱们这也是半个多营的人马了,总得有个名号啊!”沈福清见沈俊仁又来到了演武场便走到其身边说道。

    沈俊仁想了想道:“八叔说的不错,我们成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乡梓、安稳乡土,既然如此,我看就叫靖安营,如何?”

    “士卒们!从今日起我们有了自己的名号——靖安!”沈福清听后对着正在操练的村丁们大声喊道,场中的诸人都愣了一下,随后也高喊了起来“靖安、靖安……”

    待呼喊声平息,沈福清又大声喊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族长和乡亲们给我们的,让我们谢族长赏!”

    “谢族长赏!”

    听着在场众人的高喊,沈俊仁却感到有些不和谐,于是向沈福清低声说道:“八叔,这场合喊族长甚是奇怪!”

    “反正现在已是乱局,不如按军中陈例,营设指挥,以你为指挥使,营下暂设三都,以都头命之,都下各设什长、伍长,如何?”

    沈俊仁点头应道:“就按照八叔的意思办,我看都为校尉,以九叔、十一叔、俊和分别为三都校尉,八叔你为营副指挥使、李麰为参军、七叔为粮台,什长、伍长以比武选拔。”

    靖安营就在这种随意的场合下成立了,以沈氏庄丁为基础,外加部分俘获的流民,以保护乡梓、安稳乡土为宗旨,勾连起来的宗族私兵武装。

    “兄长,三舅来了,同来的还有苏家河的村长!”刚刚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武装心中激动异常的沈俊仁听到自家弟弟带来的消息,知道接下来又是一场考验。

    “俊仁,此次我们前来是有事想与你商议。”见面礼让寒暄之后,三舅苏智率先开口说道,“这次流民祸乱,虽然苏家河躲过一劫,但是还是让村中老小担忧不已。”

    苏智身边坐着的便是苏家河现任的村长苏志钦,按照辈分来说沈俊仁得称呼一声“舅公”,苏智刚说完,苏志钦便接着说道:“沈族长,我们苏家河虽然避开了此次祸乱,但因地处腰眼,无法置坞堡。前些日子听闻塬上几家有意并村联防,不知沈族长是何想法?”

    “舅公不必如此客气,唤我俊仁就是。”沈俊仁客气道,“并村之说却有其事,但各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目前尚未谈妥,不知舅公是何意?”

    苏志钦微笑道:“俊仁,若我苏家河举村前来,不知可否?”

    “举村前来?”沈俊仁一惊,但是看到苏志钦肯定的眼神想了想说道:“舅公,那田土如何?”

    苏志钦说道:“我听闻下沈庄以良田为公有,按需分配。苏家河也可照此施行,并以俊仁为首。平日若无战事则白日照常耕作,人定时返回下沈庄内安居,遇到战事则只好舍弃田土以保命,另我意在村中设置望楼,可以给堡子提前预警。”

    “舅公此言当真?”

    沈俊仁没有想到苏家河竟然如此下得了决心,这是真的并村,从此以后就没有苏家河这个名称了,而同时下沈庄也将获得二百余人和今次麦收苏家河的存粮及全部田土。

    苏志钦说道:“俊仁但可放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此之后沈苏两家均以你马首是瞻。”

    这真的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沈俊仁完全懵了,难道这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东坡肉起了效果?

    ————————————

    新书上传,感谢大家的关注,如果喜欢本书的可以先收藏,欢迎大家多多评论指出不足~

    同时继续求推荐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