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常识吗
繁体版

第111章 讲故事

    “咱们上回书说到,这唐伯虎被一个保快不保到的船,给直接送到了江里。”

    “只是船家没有想到这书生不仅会水,还很能打。”

    “为了不让自己像之前的顾客一样饮恨江底,于是立即表示可以帮他混进华府。”

    “当然,他的方法很简单,四个字‘卖身为奴’。”

    “他不知道这书生是不是真的只是图一个俊俏的侍女,但是他知道这样的说法,会突出自己要财不要命的特点,那么如果对方也别有用心,那么他活下去的可能就大的多。”

    “而让他心慌的是,他,猜对了。”

    “作为一个坏人,他是最懂坏人的,为了避免被杀人灭口,他开始小心的联系同行。”

    “他告诉那书生要他换一身衣服,然后再去华府门口表演一出卖身葬父,事后的银两要归他。”

    “而在买板车和衣服的时候,他迅速与同伙交换了暗号,于是也就有了尽头的这一回故事。”

    “再次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包括兵器谱。”

    “言归正传,话说这船家与唐伯虎到了华府门口,而那船家刚刚躺下,那同伙也拉着一车装死的人停在了华府的门口。”

    “……谁敢比我惨!”

    这比惨比到一方自爆头颅,以至于失败者胜利的结局,让众人感觉荒诞又合理。

    当然,语言的描述与表演还是有区别的,小说与电视的差距,就在于画面感。

    白夜做不到用语言活灵活现的描述周星驰的演技,但是他有超凡厨师的方法,可以将自己脑海之中的画面映射到听众的脑海。

    当然,武侠世界管这东西叫迷烟,方法叫迷魂大珐。

    现代的话,类似于小说版本的催眠。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听白夜的故事,十分容易就让他们如痴如醉的原因。

    有一些意志力差的,甚至可能并没有太听清楚白夜说了些什么,但是故事会记得格外的清晰明确,或许还在白夜的印象之上。

    而这些人也会成为自来水,帮助白夜传播这些故事,间接的传播白夜的名声。

    “先生,快进入今天的正题吧,今天是李萍儿还是白老师?”

    有人在听闻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记游西或者平妖传也行啊。”

    “记游西啊,我讲到哪里了来着?”

    “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立刻有人回应道,“那‘急急如律令’实在是难以忘怀啊。”

    “哦,都说到那里了啊,那咱们今天就讲一讲济公的事情。”

    “又开新坑?”有人不满了。

    然而白夜不管不顾,一拍惊堂木,朗声道:“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曰:我也没辙!”

    话一出口,台下一片哗然,不少人哈哈大笑起来。

    待到笑声渐息,济公活佛的故事也娓娓道来。

    “话说从前有一个姓李的员外……”

    济公,邋里邋遢不修边幅,就卖相来说,远不如衣冠楚楚的监寺大师。

    他是修行到了万法皆空,不拘色相的境界,酒肉不禁,衣服邋遢。

    但是凡俗之人却不具慧眼,只看得到色相,悟不到空相。肉眼凡胎,难辨忠奸,甚至三观跟着五官去走。

    方丈慧远能有:“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的智慧,可以在首座的单纸上批复:“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的胸襟。

    但是其他人可只想要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希望如唐僧一样身披锦斓袈裟。

    方丈圆寂之后人走茶凉、人亡政息,济颠不融于俗规凡尘,也使得老僧走后,道济轻易的被广亮赶走。

    当然,这最早的,字面意义上上的“背井离乡”的操作也告诉我们,没事谦虚一点儿,不然可能会没水喝。(国清寺到灵隐寺的那口井)

    白夜说了一会儿济公传之后,日头也渐渐高了起来。

    围观的人来了又走,去了又回。

    评书这门语言艺术形式,唐代就出现了,到宋代才开始渐渐兴起,最初说评的正是佛教典籍。

    这《济公传》,那是经过千年观众考验的经典蔓子,数十代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选段。

    必去四大奇书的《西门后宅》,又或者卖肉多于巧思的《女教师的困厄》,以及那断断续续的妖魔平妖的《记游西》,《济公传》无疑更贴近江湖人所向往的英雄。

    济公名为活佛,行事却如侠客,惩治贪官,降妖除魔,嬉笑怒骂中透着佛理,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这故事就是佛教题材的当代爽文啊,越听越爽,越爽越想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看着转身走了了白夜,台下百姓齐齐哀叹一声,只觉得意犹未尽,但是也没有人久留。

    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位去吃饭,而且那诱人的香气,也实在让他们没有阻拦白夜的想法。

    要不是这位说书人拳头也硬,不少人死皮赖脸去蹭饭结果被活活打了出来,不然想着追上去的人不会少。

    因为空间的限制,加上环境使然,白夜并没有继续纠结念能力的外放,而是基于游戏世界的资料以及这个身份附带的经络知识,开始自创武功。

    在这种基础武侠空间,内力够多就可以抹平大部分的差距,不论段誉还是虚竹,都是一样的。

    白夜又只是临时的过渡一下,尽可能提高蓝条的转化比例,因此武功没有多少特性,就是内力格外的浑厚。

    北宋虽然对外战争一塌糊涂,都是国力并不算弱,钱粮不少,一些补充气血的食材药材,也很容易就能买得到。

    也就是压榨潜力,调教速成的武林人士的方法在这个世界已经用不了了,不然三千葵花打天下白夜也是想试一试的。

    现在的话,白夜还在等段誉离家出走。

    白夜拿着契约,通过一些银两非常轻易的成为最大的地下情报组织天机楼的楼主。

    虽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每一个加入的人都必须要领一份契约,但是天机楼给的钱确实多,约束也不高,情报还丰富,自然也没有人会觉得那一条“自愿成为天机楼的耳目”是字面意义上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