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常识吗
繁体版

第128章 还施彼身

    当然,不论是曼陀山庄还是慕容家的参合庄,在小说的设定里都并不好走,木婉清与秦红棉也是因此放弃了去刺杀王夫人,并且还被对方的手下撵着跑到了大理。

    白夜的话,虽然也不是本地人,但是他通过职业技能【引领】,花费重金与大理的能量,让许多人签下了同意成为白夜的耳目的“契约”,构建了天眼地图。

    并且随着契约被更多的人签订,别说中原,一些中亚甚至北欧的地图也呈现在白夜的脑海之中。

    再说了,白夜可是用毒的,就算是不能像段誉一样轻易就被鸠摩智带到阿朱阿碧面前,又被拉到曼陀山庄,抓几个本地的倒霉蛋也可以啊。

    毕竟参合庄是摆在明面上的姑苏慕容的老巢,不是什么隐秘基地。

    说起来,参合庄这个名字取自参合陂之败,慕容家引以为耻,然后武功改成为了参合指,地方也变成了参合庄。

    不过就成就来说,一代又一代的,燕国都没了七百多年了,并且也有许多乱世,慕容家依旧活了下来,并且依旧在图谋复国。

    说拉胯吧,这七百多年的时间,一般的王朝都覆灭了,说他们强悍吧,文臣武将貌似一个也无,兵甲工匠也就几个家将,还莫名对江湖中人以及武功格外的执着。

    从小收养孤儿不是更可以保证忠诚度吗?

    有兵权或者行政权,举事不是会更方便吗?

    为什么顶天了也就混进去一个西夏的对江湖机构?

    为什么觉得那种失败夷三族,成功也不大可能封侯拜相的事情,会有人押注在一个自称鲜卑后裔,身边还已经有不少家将,但是无兵无权的人身上?

    这世界说穿了终归是名利二字,白花花的银子丢在面前,对平头百姓比一万句空话都好使。

    就比如白夜现在找到的撑船打杂的乌合之众,给钱之后,积极性贼高。

    也没有人准备铤而走险,因为白夜的名声构成了武力的危险。

    一边是现成的银子,一边是更多的是可能死亡的危险,普通人哪那么多搏一搏的想法。

    等白夜到达了参合庄之后,就更是无奈了。

    偌大的一个参合庄,加上做饭的老妈子,花匠,护院,船夫,也一共三十二人,其中又是不会武功的人居多。

    实际战斗力……白夜都是一招秒的,用的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慕容家的人说是代代相传,但是里面关于斗转星移的武功原因只有一小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慕容家的行事风格,以及一代代慕容积累3下来的名望。

    慕容复也是受这些影响,整天学一些乱七八糟的杂学,还都学而不精,伪装成为李延宗的时候,被王语嫣一阵鄙视,说话少有的刻薄。

    显然在没有了表哥滤镜之后,慕容复的武学成就,在王百科眼里也就那样。

    “南慕容北乔峰”,说的慕容究竟是慕容复,还是慕容博,亦或者是慕容家,还真的不好说。

    干掉了这些人之后,自然就是搜刮了。

    白夜一人给他们发了一张图,让他们进行拆迁式的搜刮,搜到的东西,除了字画书籍之外,其他的均归他们私人所有。

    而当他们搜刮完一处地方之后,白夜就会爆破建筑,再让他们搬开建材,搜索密道,最后也放了一把火,比八国联军还要狠绝。

    在撤离的路上,对于顺道的水寨自然也是没有放过的道理,并且寨子里的其他人见白夜这边人多势众,当即当起了带路党。

    愿意为慕容家的财富拼上自己的小命的人,真的寥寥无几。

    打劫的更想要钱不想拼命,被抢的一方也希望自己私人的那一份更多,加上白夜参考传萧以及秦朝的耕战制度,很快就组织出了一群临时性的利益团体,或者说是水匪,开始闪电般的袭击慕容家旗下的各个产业。

    这个过程没有人试图夺白夜的权,因为总共就十一天,期间白夜以内力推动船队高速行进的举动,实在让人傻眼,以至于不少人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

    最后,当那些杂鱼带着满满的赃物四散而去的时候,江湖上也开始疯传姑苏慕容家的老窝被人杀了个鸡犬不留。

    用的方法还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种离谱的事情在参合庄传出去后,听到消息的人都傻了。

    慕容家响当当的招牌,现在砸到了自己的身上,这讽刺,堪比许许多多因据实描述而被下架的作品(苏联笑话永不过时)。

    整个江南地界,有不少是慕容家的势力,哪怕这些势力中有不少人被白夜雇佣来参与了此次的掠夺,他们也默契的当做不知道。

    毕竟在白夜公开一些族谱、家训、密信之后,对于这个“意图谋反”的老东家,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想办法、找关系,联系背后的官家,准备在慕容家的身上撕下一块肥肉。

    以前这方面的消息知道的人少,还可以徐徐图之,现在就是手快就有,手慢就无了。

    带送哪怕再怎么以文御武,在这间事情上文武集团都会意志统一的,毕竟慕容家手上没有兵,打起来哪怕喊“优势在我”也不怕翻船。

    至于慕容复的武力威胁,他又不可能闯过劲弩的齐射,只要把握好时机,布置好圈套,那就可以一网成擒,到时候,就是唾手可得的功劳啊。

    唯一的问题,反倒是同行为了抢功劳,可能把自己也变成同党,因此为了赶时间,一定要比同行更快的把对方变成同党。

    同时,为了避免慕容复得到事情的真相,直接远遁他国,必须要搅浑水的同时,让慕容复往燕子坞赶。

    此外,未免节外生枝,慕容家的女眷不能妄动,因为那位实力深不可测的无常君貌似是大理镇南王的私生子,而慕容家的女眷里貌似有镇南王的私生女。

    至于可能存在的私生子,他们不在意,也相信无常君不会在意。

    毕竟他们真正在意的威胁是无常君,不是大理这个小国。

    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缘由,则是最初版的百花榜,如果从西夏太后那边开始看的话,就是一张族谱,无常君则是其侄外孙。他们怀疑当初的百花榜其实是其母齐琳所记录的亲属画像,而非什么百美图。

    实际上的话,除了前面的三十多个,后面的近七十位并没有亲戚的关系,但是他们把后面那些,也排除在“初版”之外了。

    所以在他们看来,无常君受其母的影响,会格外的看重女性亲属,就像是他曾经讲过的《江玉燕传奇》之中的移花宫花无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