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上高原
繁体版

9, “一菜成席”

    9,“一菜成席”

    如何满足这个要求,找这么个地方呢?张总在此地施工时,走过大街小巷,吃过百家饭,想了想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到美食,不一定在正街高楼里,好吃的,都在小店里,那些地方,土房低屋,环境差些,人却很多,熙熙攘攘,吃一碗饵丝需要和别人拼桌,端一碗米线,索性站在门口呼噜呼噜吃下。炖土鸡、酸腌菜、腊排骨、花椒鸡……所有云南人爱吃的美味都汇聚在小巷子里,而且消费不高,物美价廉。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当地休闲的市民都会到小巷里,寻着香气,外地人也会在导游的带饭下,来大快朵颐。

    说着来到一个“辣子鸡“店,一进门厅,一股辣鸡的香味扑鼻而来。所有人都在点同样的一道菜。先来一只弥勒卤鸡,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且做法独特。首先是要选刚打鸣的土公鸡,加工时用卤料多达20多种,还有传统的“秘方”轻易不示人,最重要的是卤料的比例,多一钱则多,少一钱则不及。它佐以的蘸水也不同凡响,青韭白葱玉蒜黄姜……小小一碗竟盛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叹为观止。

    不一会,端上来白斩鸡、辣子鸡、淹鸡,文山鸡,还有豆腐丸子,黄豆腐,炸土豆。这里的特色鸡和豆腐经久不散,筋道依然,并且越煮越美味。张总说:“这里的鸡还有好几种,都要摆不下,吃不完。“我们齐声说:“够了,这都吃不完。“

    “留点遗憾,下次再来品尝。“端菜的服务员幽默地附和着说。

    来时想搞个大杂烩,没想到还是受了“独菜“的影响,鸡肉当道了。

    这个店里还有文火砂锅羊肉,做法是文火炖制,四五个小时炖制出的带皮羊肉,可以一碗一碗地卖,也可以一锅一锅地卖,老饕们往往把羊肉和羊杂混在一起,滋味更加鲜美。在云南,有吃带皮黑山羊的传统,曲靖靠近贵州,滋味中更多了香辣与野趣,上桌的羊肉香辣一锅,带着浓郁的香气,红彤彤一片。

    第二天中午,找了一个更深的巷道,木板装修的店面上写着“杀猪菜“三个大字,到了包间,地上置一矮房桌,围着长条板凳,曲身弯腰坐下,刘主任说:“这里的婚丧嫁娶和正规接待吃饭,规矩和我们那儿不一样,客人先坐矮桌,玩扑克赌酒,等大桌子菜摆上时,小桌这边酒己过半,醉了三分之一,酒热耳酣三分之一,清醒的没几个,能吃饭的寥寥无几,菜剩了一大半。“

    由“头刀菜”、“杀猪菜”、“白色三王子”、“宫爆肉筋”、“老腊肉”、“猪脚煮青菜”六大特色系列组成。干巴牛肉耐嚼,油炒碎猪肥肉香腻,油浸白猪皮比腊肉还香,炸的金灿灿的洋芋百吃不厌,豆花米线算是昆明的传统美食了,据说米线与豆花的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彼此相爱了。加上各种酱料,放小点则耳根、香菜什么的,吃了还意犹未尽。菜菜不同,盘盘味浓。

    刘主任自嘲地说:“自己是个吃货。在昆明,算是瞌睡遇到枕头。这里的猪、牛、羊、鸡,每一样主材都可以一菜成席,这是曲靖菜的魅力所在。这里的独菜菜品就有上百款,每一款都火爆一时。“一菜成席”带着一些边城的野趣,貌似粗犷,不修边幅,却很符合曲靖人的气质。“

    游在昆明,吃在曲靖。每当夜幕降临,在曲请的街面上,旮旯拐角处,就有一些经营者摆好干净的桌凳,支起炭火通红的炉灶,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这就是曲靖的晚间一景——“饮食夜市”。它吸引着大批过往的行人,特别是对初来曲靖的游客来说,是品尝民族特色美食的好去处。

    来到弥勒市的当晚,我们沿湖步行,饮食摊位遍布在路边,据说,每天晚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以后。吃夜宵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白天在大特区快节奏的工作岗位上拼搏,紧张得连坐下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经常吃盒饭对付,晚上忙完了工作正好轻松一下,用不着上高档宾馆,就近吃点什么就行。开快餐馆、大排档的老板们则看准这个黑夜市场,把炉火烧得通红,勺锅敲得叮当响,既方便了顾客,也富了自己。

    放眼望去,各种小商小贩塞满整条街道,人声鼎沸,游客就像蚂蚁一样四处蠕动,整条街洋溢着一股混合了大杂烩食材的气息。

    回昆明的那天,出了高速公路右拐,路边坐落着一家饭店。这家饭店最叫响的菜品是“小刀鸭”。来这旅游的人每提及此菜赞不绝口。制作这道菜,选料讲究,用的是50天左右的滇产小麻鸭,个头一般大小,细毛很少,皮薄肉嫩,经过大师傅们的精心烤制,鸭身通体红透,散发出阵阵扑鼻的香气,很能调动起人们的食欲。由于是童子鸭,烤熟后肉质细嫩软,容易咀嚼,因而更受老人和小孩的欢迎。

    小吃虽“小”,却往往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饮食文化的标签,也可以说,饮食文化的深厚根基,往往就是由众多的小吃来打下的,最著名的,就是成都的小吃,可以这么说,川菜系列之所以能名扬天下,那些街头巷味的各类小吃,是功不可没的。

    游在昆明城市之中,看城中的街,看城中的人,看城中的风景,品城中的茗茶,尝城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