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秋蝶
繁体版

第30章 谎言成真

    没来由的一声叹息,没有逃过墨霏的耳朵。她抬头看了一眼快成半圆的月亮,到该死的纯阳戾气,心里也是一紧,也长叹了一声。

    东方的天空露出曙光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长子县城高大的城楼和宽阔的城墙,远远看去象一个沉睡的老人,在晨光中慢慢苏醒。驭风一口气跑了一个时辰,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墨霏和墨雨骑马得两匹马却有点累了,喘着粗气,在清晨的薄雾中形成一团团白色的雾气。

    第一缕阳光洒向城头,高大的城楼被映成金黄色的时候,城防营的官兵将厚重的城门打开,放下了横跨在护城河上的吊桥,等待出城的百姓涌向城外。我们牵着马向城门走去,城防官兵仔细检查了我们的身份和马匹信息才放我们进城。长子县城的官驿就是马驿,马实见我带着两位姑娘进来,露出一幅笑脸问我们一大早从哪里来?

    马实是自己人,我直接问道:“我有件重要的事要见丞相府的籍福,他是否住在马驿?”。

    “你找他?”马实看了我一眼疑惑地说道:“他住在后院你曾经住过的跨院,他可是相府的人,你不会是想找他的麻烦吧?”

    “找他的麻烦?他的主子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丞相,皇帝的舅舅,打狗还得看主人,我怎么可能找他的麻烦,只是有件事想和他商量一下”,我拍了拍马实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我不是来找事的,相信他再来长子县住进马驿的时候,会感激你今天引见我们见面”。

    “那就好”,马实一听放下心来,领着我们到了后院的跨院门前。不愧是相府的幕僚,跨院门口站着两位手按环首刀的护卫,虽然没穿甲胄,但是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经过系统军事训练。看到马实领着三位陌生人过来,两人同时将环首刀一拔露出了一段寒光闪闪的刀刃,问马实有什么事?

    “麻烦通报一下,我们为十几颗柿子前来求见籍福大人”,我怕两位护卫不去通传,略一沉思接着说道:“再烦请转告籍福大人,此番他回长安必有一件祸事,柿子之事善终,长安祸事便能善了”。

    “去去去”,一个护卫不耐烦的说道:“籍大人是相爷器重的幕僚,哪有什么祸事,再不走送你们见官”。

    只想让其通传一声,不想换来一顿抢白,我心里不悦。马实陪上笑脸,往护卫手里塞了十几个大钱,说道:“劳烦军爷通传一声,我们找籍大人的确有要事相商,万一误了相爷的大事,你们也不好交待”。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个护卫掂了掂手里的大钱,向身边的同伴说道:“你看着他们,我去通报一声,不过”,他转向我们说道:“如果大人不想见你们,可怪不得我”。

    “你把刚才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给籍福大人,他自然会见我们”。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没有把握,万一籍福就是避而不见,只能守在马驿附近,等他出门时再想办法。实在不行等他出城后拦截他的车驾,见不见就由不得他了。

    籍福果然如史书记录的那样聪慧过人,不知道是柿子,还是长安的祸事引起了他的兴趣,前去通报的护卫请我们进去。进了跨院才发现,除了门口的两个护卫,跨院里还有几个护卫守在房前的走廊上,正中房间的门已经打开,一个年约五十浓眉短髯的人站在门口,脸上挂着一抹笑意,看不出他心里所想,一双眼睛把我们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最后把目光落到我身上。笑了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屋后籍福开门见山的问道:“在下相府幕僚籍福,请问阁下大名”。

    我没有客套直接说道:“我叫卫国,冒昧前来,是有一件…….”

    籍福摆了摆手,打断了我的话说道:“柿子实乃小事,你说我回到长安必有祸事,请问祸从何来?”

    “好说”,我笑了笑,端起籍福倒的一杯茶一饮而尽,说道:“此间事毕回到长安,相爷肯定派你去办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要说事情本身不难,但是面对的人却有些特殊”。说着我停了下来,仔细观察籍福的表情变化,但是这个家伙城府太深,根本看不出他的心理变化,于是我一咬牙继续说道:“这件事打着相爷迁坟的名义,让你去找魏其候窦婴索要他在长安城南的一大片良田,不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算不算祸事?”

    籍福大吃一惊,一脸疑惑的看着我说道:“此事甚密,先生从何处得知消息?”

    “我怎么知道并不重要,若是真有此事,若处事不密祸不远矣,不知道籍福先生如何自处?”

    “唉”,籍福长叹一声说道:“实不相瞒,我已收到相爷密函,命我尽快动身赶回长安想出办法向魏其候索要其城南的土地,上千亩良田升斗小民都不肯割让,何况还是大汉的一位侯爷。我不知何时得罪了相爷,要我去干这件弄不好可能丢了性命的事情。魏其候乃窦太后的亲弟弟,如今太后尸骨未寒,就让我去索要其弟的土地,不算祸事,难道还是好事?”

    “所以,你得感谢那些挂在柿子树上风干了的柿子,要不是这些柿子,我也不会前来找你,给你一个祸事变好事的办法”,说着我把昨晚投宿以及采摘柿子引发祸事,要求把柿子全部采摘分给村民的想法说了一遍。最后又珍重其事的说道:“你答应处理柿子的方法,我便告诉你如何解燃眉之急,而且让田蚡挑不出毛病”。

    “当然,你也可以不按我说得办”,籍福半天没说话,我火上浇油说道:“你可以继续以前的做法,把村民的土地一亩一亩的变成田蚡的土地,但是我向你保证最多三个月,不光你还有你家相爷都会为这数万亩土地赔上身家性命”。

    “笑话”,籍福冷哼一声说道:“相爷乃皇上的亲舅舅,太后的弟弟,皇上讲求孝治,即使相爷行差踏,皇上也不会不留情面”。

    “是吗?”我轻蔑的笑了笑说道:“皇上追求孝治没有错,对自己的舅舅宽容几分也能理解,但是得有一个前提,就是皇上认为武安候,当今的丞相忠于皇上没有贰心,如果皇上认为相爷所做之事怀有贰心,你觉得皇上还会因他是舅舅而网开一面?”

    “贰心?”籍福显然没把我的话听进去说道:“你以为凭几句话就能让相爷背上贰臣的罪名,未免太天真了”。

    “天真?”,我叹了口气说道:“那个把粟米推荐给丞相的齐国儒生,难道没有告诉相爷这里产的粟米的叫什么米?如果你知道粟米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你是浑身冒汗还是气定神闲?”

    “粟米的名字?”籍福不再像刚才那么自信,他应该听出了话中的意思。

    “不错,你听好了”,我站起身假装恭敬的冲北方施了一礼,盯着籍福的眼睛说道:“这个村庄所产的粟米其实叫皇米”。

    听到皇米两个字时,籍福惊得站了起来,吃惊地看着我问道:“你的意思相爷知道这里产的米叫皇米?”

    “你说呢?”我瞪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投入相府的儒生路过村庄投宿,村民请他把村庄种植的粟米叫皇米一事告诉了他,是想通过相爷上报圣上,结果等了一年,却等来了你勾结地方官府强占民田的事情,村民不肯便采纳儒生建议勾结官府以柿树为界定下侵吞村庄皇米良田的毒计。你说皇上要是知道有人掩盖皇米由来侵吞皇米良田,会不会认为此人怀有贰心?”

    “唉”,籍福沉默许久才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我只道儒生给相爷数次推荐粟米,相爷都没有在意,有一天却突然让我前往上党郡了解此事,可是村民并未向我言明他们所种粟米为皇米”。

    “这就得问问那位儒生了”,谎话已经编到了这里,就得继续编下去,大不了让墨霏或墨雨回去一趟,让村民一口咬定他们种植的就是皇米,而且要编造出皇米由来的故事,沁州的粟米不同其他地方的小米,被称为黄米,皇米与黄米同音,也算巧合。我相信众口铄金,只要村民一口咬定他们告诉儒生所种粟米又称皇米,不怕没人不信。于是我接着说道:“当时儒生品尝了村民给他熬煮的粟米粥,认为实乃天下美味,就问何米才能如此美味,村民明白无误的告诉他叫皇米,就是让他把上党以北产皇米事情报与皇上,结果却等来相爷派你前来侵吞皇米良田的事情”。

    籍福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此事为真,相爷知情真乃自取其祸。我答应你的要求”,说着籍福叫来一位护卫,交待他赶往村庄,把柿子全部采摘下来,分与村民”。

    “大人”,护卫不明白籍福此举的目的,说道:“收集完成的粟米怎么办,要拉回长安吗?”

    “先放好了,等我的消息”,籍福沉思了一会又叮嘱道:“此事不必向其他人解释,有人执意要问就说是相爷的主意,你就在村庄等我的消息”。

    护卫应了一声就要出门,我马上拦住了他,把籍福拉到一旁说道:“粟米还是拉到长安,这样才能保先生无虞”。

    籍福想了想吩咐护卫把柿子采摘分给村民,按计划把粟米运到相府。护卫转身离去,籍福冲我行了一礼说道:“先生可是想用粟米化解相爷索要魏其候土地一事”。

    “没错”,我笑了笑说道:“先生果然聪慧过人,回到长安后魏其候府上该去还得去,该说的话也都说了。魏其候自然不肯将土地拱手送人,你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回去告诉相爷魏其候知道了皇米一事,正在搜集相关证据。田蚡如果聪明的话,索要土地一事就会不了了之,还会把运送到相府的皇米进贡给皇上。田蚡如果不够聪明,可能采取极端手段对付魏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窦婴闭嘴,这样做风险太大,相爷不会蠢到采取这种办法。定会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同时断了独占皇米良田的念头,也算为村民做了一件好事”。

    籍福松了口气。我看差时机不多了,带着墨霏和墨雨到了马驿前堂,让马实切了两盘牛肉,几个青菜,几壶温酒充饥。后来到了长安还专门打听了此事的进展,出乎意料的是原本为了欺骗籍福编造了皇米的谎言,其实巧得很村庄所产的粟米的确与皇家有关。儒生没有骗田蚡,但是田蚡却起了贪念,本来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皇米产地据为己有,却不想被窦婴探听到消息。只好将错就错,将新到的皇米进贡给汉武帝,后宫的那些嫔妃对皇米赞不绝口,田蚡因祸得福。担心此事被窦婴抓住把柄,只好忍痛结束了独点皇米良田的念头,把上党郡北所产皇米列为贡米,所产粟米除了留种全部进贡给皇家。田蚡对窦婴的恨又加重了一份,灌夫在其婚礼上大闹,被皇帝治罪的时候,田蚡抓住窦婴所执先皇诏书没有留存档案为名,以矫诏之罪逼迫皇帝杀了窦婴。真相是窦婴所执诏书乃汉景帝给他的保命符,只不过田蚡得知窦婴欲拿出先皇诏书脱罪,买通了看管圣旨副本的宦官,将圣旨的副本付之一炬。也将自己最大的对手送上了断送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酒足饭饱之后,我打算让姐妹两回趟村庄,让村民一口咬定自己所种的粟米就是皇米。姐妹两一脸震惊,好一会墨雨才说道:“弄了半天,你在编造谎言歁骗籍福,我们以为你知道那米就叫皇米”。

    “什么”,我一听从凳子上跳起来说道:“你是说村民所种的粟米就叫皇米?”

    “那还有假”,墨霏瞪了我一眼说道:“你编造谎言的水平日渐高涨,昨晚我和雨儿去和房东聊天,才知道皇米一词的出处,说起来这个村庄和大汉开国皇帝还有渊源”。说着墨霏把皇米的历史说了出来。

    原来村庄周边上万亩良田所产的粟米叫作皇米,可不是村民自作多情,而是大汉高祖皇帝的金口玉言。65年前刘邦亲征匈奴,先是在村庄以西五十多里的地方,将勾结匈奴的韩王信的主力部队歼灭,又乘胜追击匈奴骑兵,结果轻敌冒进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双方激战七天七夜,大汉军队突围无望,但是匈奴也无法攻克白登山。关键时刻,陈平敏锐的判断冒顿单于有着明确的战略预期,匈奴不到百万人口不可能吞下大汉数千里江山,统治数千万汉人,认为冒顿单于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利益,杀了刘邦非但不能给匈奴带来最大的收益,反而会使战争升级,把匈奴帝国置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围困期间,匈奴的进攻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小小的白登山四周,匈奴有精锐骑兵十万,加上外围的骑兵,总数接近四十万,而高祖的先头部队不过数万,而且绝大数为步兵,无论是机动能力,还是冲击力,都无法和匈奴骑兵正面拉稀,双方兵力如此悬殊,战场形势却成胶着状态,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玄机,陈平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向刘邦献计愿意前去贿赂匈奴阏氏。为了利用了女人善妒的心理,出发前他还拿了一幅绝色美女的画像,告诉阏氏冒顿单于此番大动干戈不为别的,就是为得到画中女子,一旦逼迫大汉献此女子而归阏氏的地位必定不保,瘀氏信以为真,收下陈平的大量财物劝说服冒顿单于放刘邦脱离战场。事情的发展和陈平预测的一模一样,高祖空置的时候,匈奴骑兵大多摇旗呐喊并未真正追击,于是高祖顺利地脱离战场。刘邦只知陈平贿赂匈奴阏氏从而得到脱身的机会,根本想不到冒顿单于将计就计。陈平虽然心如明镜,但皇上的面子却不能不顾,于是跟着刘邦一路狂奔而逃,一口气逃了三天三夜,一直逃到一个月前歼灭韩王信大军的地方才止住脚步,回头再看数万先头部队,只回来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