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英明
繁体版

第八章 继位

    咚!

    咚!

    咚!

    三声悠扬辽远的钟声响彻天地间,文武百官顿时安静下来,一个个的脸上表情转换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无比,严肃起来。

    “世子殿下到!~”

    李嵩恒拉着长长的尾音喊道。

    众位大臣纷纷跪倒在地,随后齐声道:“参见世子殿下。”

    白浅夜身着蟒袍,昂首阔步走在六十六级台阶高度的四方台上,四方台长宽皆为五十丈,是特意开辟出来的,他的身前两侧各一名宫女。

    白浅夜走到四方台中央的位置停下脚步站立。

    “起身。”

    “谢世子殿下。”

    众大臣从地上站起身来。

    这时,一名小太监双手托举着一个形状呈长方形的黄金制成的盒子,十分恭敬的走到李嵩恒身旁。

    李嵩恒打开黄金盒子的盖子,去除内里的一块丝绢,上面写着白玉福的遗命。

    “下面宣读先王遗命。”李嵩恒的声音响彻此处空间,让每一名下方站立着的大臣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扑通扑通,大臣们再次跪下,聆听白玉福的遗命。

    “诸位爱卿,寡人立此诏书之时,已知自己时日无多,寡人并不畏惧死亡,人终有一死,这是身为人所必须面临的宿命,每个人都有这个相同的归宿,死亡是公平的。无论王侯将相,还是街头乞儿,都会死去,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高低、钱财的多寡而定论寿元。”

    李嵩恒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感情。

    “寡人十五岁继位,端坐王位四十一载,虽然没有为宋国广拓疆土,但自认为无愧于宋国百姓,无愧于祖先在天之灵,寡人生平的夙愿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为了这个平生的愿望,寡人一直在努力着,一直在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无奈壮志未酬身先亡。”

    “寡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无法再实现抱负了,寡人宣布寡人长子白浅夜继承寡人位置,希望浅夜能够完成寡人未竟的事业,可以带领宋国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寡人希望诸位文武大臣可以忠心辅佐浅夜,为我宋国基业添砖加瓦、为我宋国百姓谋得福祉,除此以外,寡人别无他求。寡人累了,要好好地睡个觉了。”

    李嵩恒依旧是有感情的读着白玉福的遗命,白浅夜将视线转向他,却看到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李嵩恒从白玉福还是世子的时候就跟随在身边,他对于白玉福身上所背负的压力之大,肩膀之上所扛的担子之重再清楚不过了。

    这么多年以来,白玉福对自己要求严苛,以勤俭自律,对待臣下也是宽厚有加,对待百姓更是如此,每日都批阅公文到深夜时分才睡去。

    即使是这样,白玉福对宋国的改变也是很小。

    白玉福并不是天纵之才,但他很刻苦、很勤奋、很好学,对于不懂的知识非要钻研透彻了才罢休。

    无奈宋国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

    论天时,宋国每隔几年就会爆发一场大的自然灾害,宋国朝廷就会开仓赈灾,将几年时间积累下来的粮食消耗一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讲地利,宋国西方与强大的蔡国相毗邻,后者经常袭扰宋国,宋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勉强能够抵抗一二。南面与东面是横亘不过的卉淮河,经久不息的湍急河流飞腾着,让人望而生畏。宋国的北方,则是悍不畏死的丁国,丁国虽然寒苦,但其百姓骁勇善战,悍不畏死,十分之头疼,宋国在宋丁边境常年驻扎着大军。

    说人和,宋国内部各种派系争斗不休,内耗不止,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文官与文官之间、文官与武将之间、武将与武将之间相互倾扎,空耗力量。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宋国,一直在僵局中熬着,不知哪一天就会分崩离析。

    面对这种局势,即使是雄才大略的白枫在世,恐怕也无能为力。

    李嵩恒清楚,白玉福过的很累很累,是时候休息了。

    读完白玉福遗命,李嵩恒恭恭敬敬的将丝绢恢复先前拿出来之前的模样之后放回黄金盒子。

    文武官员在短暂的安静了片刻之后,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呜呜呜!

    呜呜!

    呜呜呜!

    哭声好像飓风,瞬间席卷了寿昌宫。

    六部大臣带头痛哭流涕,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

    白浅夜那俊逸无比的脸庞上没有表情的变化,只是安静的注视着这个场景。

    “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悲伤而泣,又有多少人是虚情假意呢,究竟是前者多一些,还是后者多一些呢。”白浅夜在心中思考着。

    大臣们的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的落在了地板上,响起了接连不断的吧嗒声音。

    “诸位大臣”白浅夜的声音响了起来。

    听到白浅夜的声音,这些哭泣的大臣们的呜咽声刹那减少了几分。

    “父王的离去给宋国带来了无尽的悲痛,父王的功绩彪炳千古、名垂青史,父王的教导深深影响了我,父王是我宋国的一代英明国君,这一点我深深明了。虽然父王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也不要沉溺于悲伤而无法自拔,诸位大臣是宋国的中流砥柱,是我宋国的基石,还望各位大人不要过于悲伤而损害了身子,那就是我宋国的巨大的损失了。”白浅夜朗盛道,声音沉着冷静,让人听了之后感到一阵莫名的心安。

    在场的很多大臣们一边在偷偷的抹眼泪,一边通过眼神和身旁的同僚进行交流。

    “世子殿下这是怎么了?”、

    “不清楚,你呢?”

    “我也不知啊。”

    这些眼神的交流在不断的上演着,大臣们都有些惊讶于那位平日里胡作非为、骄奢淫逸、经常做出一些骇人举动的世子殿下的变化。

    难道之前的那些年在藏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白浅夜可就太过可怕了,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日后就需要慎重对待这位新王了。

    一些人已经开始盘算着今后的谋划了。

    不过,接下来白浅夜的一些话又让这些人打消了心头的疑虑。

    “这段话真难背,可算是背出来了。”

    白浅夜的声音不大,只能够让下面大臣前两排听到的。

    果然是这样啊。

    前两排大臣一副了然于胸的神色,随后暗自低语起来,瞬息之间就传进了各位大臣的耳中。

    白浅夜看着各位文武,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是啊是啊,先王对宋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绩,但古语曾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此刻正是世子殿下继承先王遗志,大展宏图的时候啊,宋国的百姓在期盼着世子殿下,请世子殿下继位!”

    相国林华睿扯着花白的胡子,朗声出言,声若洪钟大吕。

    相国,与华夏战国时期的相国职责相当,是诸侯国仅次于国君的人,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国这个官职也是楚太祖规定的,又是一次魔改。

    “这老头真狡猾。”李仁义在心中腹诽道。

    邓均匀也是同李仁义一样的想法。

    林华睿已经是两朝臣子了,马上就变成三朝老臣了,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屹立宋国官场而不倒,与他那高超的和稀泥本事不无关系。

    相国都开口了,大臣们谁不附和?

    “请世子殿下继位!”

    “请世子殿下继位!”

    “请世子殿下继位!”

    接连不断的声音响起。

    白浅夜嘴角泛起为难的笑容,说道:“虽然父王指定本世子为继任者,可是本世子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实在是无法回应父王啊。”

    这时,李仁义开口了:“殿下,先王将您作为继任者是十分英明的,殿下您风度翩翩、器宇不凡、雅人深致、玉树临风,才华冠绝天下,心智之敏捷天下人无出其右,才学之广博世间罕见,若殿下您不肯继承先王遗志,则,是我宋国的憾事!是我宋国百姓的憾事!”

    李仁义顿了顿,说道:“再者说了,先王将您作为继任者,若您不听从先王的遗命,就是违抗王命,从礼法上来说则是不孝之举,世子殿下之孝心宋国百姓交口称赞,世子殿下之孝心可昭日月星辰!”

    李仁义的话语说的那是一个慷慨激昂,他本人对于自己的一番话十分的满意。

    然后,户部参政邓均匀也开口了:“殿下,请您上承王命,下顺民心,继位吧!”

    “请世子殿下继位!”

    “请世子殿下继位!”

    ……

    又是一番的请命。

    白浅夜看了一眼众位大臣们,觉得时候差不多了。随即朗声道:“既然众位大臣都这么说了,那本世子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吧。”

    “君上万年!”

    “君上万年!”

    “君上万年!”

    山呼海啸般的庆祝声。

    “请王上承冠!”

    李嵩恒恭敬的拿来一顶王冠。

    白浅夜微微点了点头,从李嵩恒手里接过王冠,戴在头上。

    至此,白浅夜正式成为宋国的王。

    “君上万年!”

    “君上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