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磐涅:公主归来
繁体版

第六章:御书房议事

    自皇帝离去那一日起,宫内的风向就变了,金贵妃因为无中生有被禁足半年,母亲又受到恩宠,内廷司,御膳房送来的东西都变好了。

    “王公公,又劳烦你亲自来送茶叶,实在都不好意思了。”“娘娘哪里话,现在天气炎热,陛下特意吩咐内廷司给娘娘送来最好的绿茶给娘娘及大公主解暑。”“谢过王公公,谢陛下隆恩。”“应该的,娘娘先忙,听说最近藏书阁到了好几本书,如果娘娘这里有需要,就请娘娘知会奴才。”“谢公公美意,如有需要,必会知会公公。”

    “娘娘,刘公公求见。”莹雪快步进殿内传话。“快请刘公公。”莹雪得令快速请刘公公进入殿内,刘公公手捧一封奏折。“娘娘,陛下旨意,此奏折由大公主殿下批阅,批阅完毕后请大公主殿下到御书房议事。”

    刘公公话信刚落,一个姑娘推门而入,娇小妩媚,让人不由得多看两眼。“刘公公,此奏折乃朝廷大事,本宫不敢擅自做主,烦请刘公公与我去御书房回见父皇。”刘公公听完,就命人抬来轿子,一起去了御书房。

    “大公主到!”刘公公尖细的声音传入御书房,伴随着这尖细的声音,一个身影进入了御书房。“臣等见过大公主殿下。”御书房内的大小官员齐齐跪下。“各位大人免礼。臣女参见父皇。”“大公主免礼,朕让刘公公给你的奏折,你看了吧”“臣女没看,折中之事,乃朝廷大事,小女资历浅薄,不敢有所僭越。”

    “朕允许你发表任何意见,你就是看了,朕也恕你无罪。”皇帝在一旁露出微笑的表情。“臣女就斗胆看了。”这是岳州刺史给户部的奏折。“臣岳州刺史奏上,天降暴雨数日,洪泽湖洪水泛滥,洪水所到之处良田被毁,百姓无家可归,臣虽全力救灾,奈何人少力薄,故奏明圣上,请圣上之恩眷顾万千百姓。”

    “不知岳州存粮与存银有多少。”“殿下,岳州粮曹奏折中写到,岳州城粮草充足。”户部尚书蒋大人站出来说。“岳州现库银五十万两,符合户部所规定的库银数目。”

    “既然如此,臣女有几点建议,第一,可以调动驻守江州的军队对岳州进行救灾工作。第二,岳州司马称岳州粮食充足,臣女建议有序开仓放粮。第三,此次水患大量农田损坏,平民流离失所,臣女建议统计受灾人群后,由岳州刺史登记造册,再行免除受灾地区两年各项税务。第四,水患过后必定产生疫病,臣女建议请太医院对水患地区排除疫病隐患。第五,岳州所有赈灾物资由岳州府库银支出,由岳州长史,岳州银曹分别造册。第六,需要一个品行端正的朝中官员,代表朝廷进行灾后督导工作。”

    “很到位,但是这个督导工作应该怎么做,你知道么。”“督导工作分为以下两点,官与民。为民而言,很简单,灾民要求就是吃上一口饭,有个地方住,挺过这次灾难。为官而言,如何避免知法犯法,贪墨受贿,就是最关键的地方。”

    “好,工部侍郎何在?”“臣在”“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岳州督导灾情,其余工作根据大公主所提意见拟旨,务必传旨到位。各部门紧密配合,使岳州度过此次水患。除过大公主,各位臣工都下去准备吧。”

    各位大臣纷纷退出大殿,只剩下这父女二人。“给父皇说说,今天的主意是谁出的。”“回父皇,今天的主意为臣女自己出的。”“倒是有趣,说来听听。”“臣女以为,以仁治民,以法治官,以兵治边,以计治将,天下可平。百姓的要求就是有饭吃,有地种,如果父皇及各位大人能够以仁治民,民必不会生异心,民不生异心,无内忧也。官员的德行参差不齐,如果以律法加以约束,官员就可以严于律己,官员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父皇无忧也。以兵治边,北境强大人尽皆知,且兵马精锐,我不能及,但是只要士兵们能够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边境无忧,则无外患。以计治将,将才往往不已兵的多少去决定战争的胜负,一个将才必须有大计,有大计之将,往往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

    “说的好啊,说得好,真可谓大才也。刘公公传旨,大公主深得朕心,赏金牌一块,见此金牌,如朕躬亲,此旨传至各宫各部,不必再行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