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救赎
繁体版

第六十章 圣旨

    崇祯十五年二月五日。

    王凡正在军营里观看虎卫们的操练,突然一个小太监来到王凡面前说道:“殿下,有陛下的圣旨。”

    王凡也是有点莫名其妙,心里想着:“这崇祯怎么有空给我来圣旨?他就不操心操心关外的建奴以后拿什么来抵挡?”

    王凡也不想了带着亲卫向永王府而去。

    两刻钟后,王凡看到一个小太监站在大殿门口等待着。

    王凡立刻迎了上去,说道:“公公一路上舟车劳顿,肯定乏了,等事后孤为公公接风洗尘。不知道父皇到底有何事?”

    那小太监受宠若即,当即说道:“王爷折煞奴婢了。奴婢也不知道圣旨内容,得宣读后才知道。”

    小太监随即说道:“永王接旨。”

    王凡当即跪下,洗耳倾听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王朱慈焕,谦虚有礼,温文尔雅,能文能武,逸群之才,深慰朕心。今国事艰难,即日起领兵北上勤王,钦此!”

    王凡呆立原地,良久没有起身接旨,直到小太监催促几声后,才反映过来,接过了圣旨。

    “我尼玛,人怕出名猪怕壮。”王凡小声吐槽道。

    同时王凡对着张成业使了个眼色,张成业心领神会,随即将小太监带了下去。

    王凡盘算了手中力量,一万五千虎卫,其中五千还是刚招募的,自己现在养这点兵已经是财力的极限了,再多跟本养不起。

    王凡叹了一口气,向北方望去。

    北京城乾清宫,崇祯拿着战报,双眼通红的看着,他已经几天没有睡觉了,身旁的王承恩关切的看着崇祯。

    “陛下您好几天都没有睡觉了,要保重龙体呀!”王承恩极度诚恳的说道。

    崇祯未作答复,嘶哑着嗓子低吼道:“杨绳武、范志完都在干什么,为现在还不出兵去解救洪承畴。”

    王承恩没敢出声,显然崇祯极度愤怒,他也不敢去触崇祯的霉头,就静静的站在一边。

    顺天城楼上。

    顺天巡抚杨绳武和兵部侍郎范志完,二人都在向松山方向眺望。

    “杨巡抚,怎么办?陛下已经连发几道圣旨催促我们前去解救洪督师。”兵部侍郎范志完脸色有点焦虑的问道。

    “范大人,现在清军势大,又加上得胜之威,我们需避其锋芒,不可出战。”顺天巡抚杨绳武喃喃出声道。

    “可是陛下那里我们怎么去交代,要是不去救援洪督师,陛下肯定会降罪下来。”范志完忧心忡忡的说道。

    兵部侍郎范志完也不想去送死,但是不去,自己肯定也难逃崇祯那一刀,说不定还会牵连家人。

    顺天巡抚杨绳武淡淡的笑了一笑,说道:“这个简单,范大人,本官早有安排,切勿急躁。”

    兵部侍郎范志完将信将疑的看着杨绳武,说道:“什么安排?”

    “范大人明日便知道。”杨绳武笑了笑。

    第二天清晨,范志完突然听到有军队集结的声音,立马冲床上惊坐起来,将官服穿上后,来到城中,就看到有数千官兵集结,范志完一眼看到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焦埏,焦埏这人范志完也认识,他是顺天的副将。

    在人群中范志完看到了杨绳武,立马向着杨绳武走了过去,说道:“杨巡抚,你这唱的哪一出呀,拍这点人出去不是去送死吗?”

    杨绳武没有说话,看着这支军队慢慢的出城而去。范志完看到杨绳武没有说话,也没有追问,就在旁边陪着杨绳武。

    等军队完全出城后,杨绳武便拉范志完,向着府衙走去。

    到了府衙后,杨绳武对着范志完说道:“范大人不是怕陛下怪罪我们畏敌不前,这下就有措辞上表陛下。”

    其实范志完早就知道,但是没有出声,就是要杨绳武说出来。

    范志完点了点头。

    五天后,二人接收到副将焦埏兵败的消息,焦埏领兵刚出山海关就被清军击败。

    十二天后,由于顺天巡抚杨绳武督师救洪承畴和兵部侍郎范志完,皆敛兵不敢出战,导致松山被清军攻克。

    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日,崇祯接到战报后,顿时觉得天昏地暗,巡抚邱民仰及总兵官曹变蛟、王廷臣等皆死。洪承畴、祖大寿也殉国生死。后来崇祯才知道洪承畴、祖大寿降清。

    王凡在领导圣旨后的第二天,就领着一万虎卫向着北京城奔去,同时让牛二虎留在德安府继续练兵,同时守好德安府。

    十几天的行军,王凡拿出地图看了看,刚已经河南南阳地界,王凡感叹道:“再有十几天就能进入平顶山。”

    三天后,王凡骑在自己的马上和军队一起前行,看到张成业策马的朝自己而来。

    “殿下,好消息,两年前我们遗留在的虎卫在赵铁柱的带领下经过两年的发展手下已经有三千多人。他们听到殿下要北上勤王就立即派人找了过来。听那人讲赵铁柱和他们手下想跟殿下一起北上勤王。”张成业沉声说道。

    “哦,这赵铁柱孤倒是小看了他,没想就两年时间他就能拉起几千人的队伍。”王凡赞叹道。

    同时又说道:“你先带一百虎卫前去探探虚实,闯贼也在河南,我们得小心行事。”

    “是,殿下。”

    说完张成业就带人离开。

    “去把,郭淮叫来。”王凡对着一个亲卫说道。

    “是,殿下。”亲卫沉声应答。

    郭淮,河北保定人,生于万历三十七,其父是一个百户,从小习武强身并且聪明伶俐,熟读兵法,腹有韬略。但是由于为人正直、豪爽,又好打抱不平,为此得罪了很多人,继承其父百户之职没几年,就由于仇家报复诬陷,把自己的百户职位也丢掉了,成了一个军户,又由于天灾人祸,带着老母跟着大群流民逃难的北京城下,讨口饭吃,却阴差阳错的被王凡给收到军中。

    在南下湖北德安府途中几战,展现的军事才能被王凡一眼看中,让他直接统帅一营,随后他率领这个营屡立战功,克敌制胜,无一败绩,成为王凡几个营中最强的一个营,王凡非常高兴给与这个营“常胜”营的称号并授予了一面旗帜,旗上有“常胜”两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