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苹果心
繁体版

第22章:青山的故事(下)

    3月8日镍的价格迅速突破10万美金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背锅侠来了。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取消所有在伦敦时间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BJ时间3月8日早上8点)和之后在场外交易和LMEselect屏幕交易系统执行的镍交易。另外,LME决定推迟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现货镍合约的交割。

    宣布3月8日交易全部作废的理由是:LME交易系统失控,需要干预,否则这种现象可能会蔓延到其他金属。

    8日白天青山控股被外资巨头逼仓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晚间又迎来大逆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母公司是港交所。2012年6月15日,港交所斥资13.88亿英镑(166.73亿港元),大手笔收购全球最大的基础金属交易所—LME。同年12月,港交所完成收购LME,开始涉足大宗商品业务

    对于拥有145年历史的LME来说,“暂停镍期货交易”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转变。势必遭到多头的强烈谴责、抗议,其中华尔街对冲基金Elliott要求LME赔偿4.56亿美元。

    Elliott是什么来头?

    Elliott在1977年成立,是美国著名的基金对冲公司,创始人是保罗·辛格,他被称为“秃鹫基金之王”、“秃鹫资本家”。Elliott控制的资产达到515亿美元,在2020年的资产回报率达到12.7%,在行业中的地位很高。

    面对来势汹汹的Elliott,LME的应对是积极抗辩,并认为它的申诉毫无根据的。双方进入了一个僵持的阶段。

    同时国家队出手了,用国家储备救青山于水深火热之中。青山控股用自己生产的高冰镍兑换国家储备金属镍板和金川集团的镍板。经过多方的商谈,青山控股的危机被化解了,但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此次事件中,LME确实暴露出很多问题,在面临国际大客户冲击的时候,没有完整的应对方案,世界各国对LME的信任度降低。

    青山妖镍事件在最后也算是草草收场,可以说谁都没有占到便宜。青山控股在这场风波中非常的被动,最后是国家出面稳定了风波。

    一个重要的产业,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处于危难之际,国家怎能置身事外。

    在不锈钢生产原料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并非铁矿,而是起到耐高温腐蚀作用的镍金属。以300系不锈钢为例,镍占成本比例的50%以上。中国作为第一产钢大国,消耗了全球56%的镍,但八成以上依赖进口。

    国际上生产镍金属的巨头公司抓着中国薅羊毛,动辄提价,把国内钢铁行业利润压缩到不足4%,薄如刀刃,而国外矿山利润却高达40%,相当于我们一直在给国外打工。“制造业,技术都可以学,但资源匮乏就特别难。”

    提到外国的镍霸权,青山集团的创始人项光达曾经特别无奈。他一直在伺机挣脱这道资源枷锁,结束被割韭菜的命运。趁2008年金融危机把跨国矿企干得缓不过气,他悄悄摸到世界最大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重金抢下4.7万公顷红土镍矿开采权,成功打入上游镍矿生产行业。

    2019年青山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第361位,进入不锈钢千万吨产能航母。

    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下狠招,那幕后的黑手是谁呢?

    最大的嫌疑人是瑞士嘉能可,目的是为了印尼矿60%的股权,但是嘉能可的回应是“这种说法是胡说八道”。不过有外媒推测嘉能可就算不是主要的推手,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华尔街战狼应当算主谋之一。不过无论到底有多少势力在推动,最后青山控股能够平稳落地,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期货的魅力在于,相对公平。无论你的资金量大小,都有爆仓的风险。不像股票那样容易被大资金和内幕操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联合起来收割小散。

    无论你的经验多么丰富,都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时候,市场上没有永远的神话。

    这种经典战役,深深刻进苹果的记忆中。时刻提醒自己警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