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丝路
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神奇的粮仓

    男人的世界很奇妙,只要是熟人,大多数时候会选择没厘头的盲从。

    你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宿舍里横七竖八躺卧着一帮牲口,有的全神贯注打游戏,有的抱着手机一脸献媚做舔狗,有的垂涎三尺不知在梦里干啥,看他一脸猥琐你可以去尽情脑补……

    突然,从门外风风火火闯进一个家伙叫嚷一句:快跟我走!

    于是乎,鸡飞狗跳一阵忙乱,所有人都跟着这家伙出发,虽然不知道去干啥。

    小姐姐路遇这群荷尔蒙过剩的盲流一点也别慌张,因为这些家伙自己也不知要去干啥,只有领头的家伙目光坚毅目标明确。

    也许这帮牲口最终的目的地是啤酒撸串的烧烤摊、也许是去网吧打复仇团战、也许只是今天兼职收获不错买包好烟让大伙一起分享,哈哈!

    但小姐姐也要时刻警惕,因为一不小心自己也许会成为这群牲口打赌的目标人物。

    “能搭讪这个长腿小姐姐算你厉害!”

    “如果再能加她的WX算你NB!”

    很多时候男人打赌没有赌注,一句“算你厉害”或者“算你NB”足矣。

    廖先生也是站着撒尿自诩为高智商的男人,这时候怎能退缩呢!

    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说不行呢?!

    屁大点小窝铺,限定在一里路范围之内,劳资寻找的又不是绣花针,而是四十万斤军粮,难道说还没点草蛇灰线蛛丝马迹。

    “不用其他人插手,姚老三他们三人配合足矣!”

    廖侦探抚摸着下巴思忖,他知道这里储藏的军粮,因为运距短,去年秋天就已经足额封存了。

    根据地形地貌,天上不可能,最佳选择就是挖窑洞藏匿。

    MMP,四十万斤粮食,还不得新开凿四五孔大窑洞?

    别的不说,就是挖出来的土也不可能短时间就能消化的完呀。

    当然不排除各家各户窑洞套窑洞的可能,还要再仔细探查一番。

    姚老三心细如发,带着柱子逐户摸排。

    廖侦探和大黑熊猛子在荒草岭窝铺四周搜寻。

    一顿饭的功夫,两人就把窝铺周边走了一遍,最后驻足东头塬上的打麦场上。

    打麦场大概有三四个后世的足球场一样大,现在打碾工作早已结束,碾麦子用的石轱辘斜三横四在场边晒太阳,周边堆放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麦草堆,麦草堆四周遗漏的麦粒,经过秋雨的滋润在泥土中生根发芽,绿茵茵一片。

    大公鸡带着族群在这里刨食,不时有重大发现,咕咕咕召唤心爱的母鸡前来分享喜悦;成群结队的麻雀鸽子掺杂期间觅食,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塬下落差三丈余是一片开阔地,靠近缓坡地段砌起一堵一人高的石墙,用来阻挡从缓坡上滚落的杂物,上面杂草横生郁郁葱葱。

    紧靠石墙是一片碾压坚实的晒场,不过现在空闲下来了,十几个熊孩子分为两三波,正在进行打石子跳方格的游戏,玩的不亦乐乎,看到文质彬彬的廖先生和五大三粗的大黑熊,都好奇的驻足观看这奇葩二人组。

    晒场边上矗立着荒草岭唯一的大型建筑,一座用来储藏临时中转货物的大仓库,廖侦探进去过,里面没储存多少粮食。

    仓库边上有个蓄水池,四周围有一人高的木栅栏,防止孩子们进去戏水。

    这地方一目了然,想要找到秘密,除非掘地三尺。

    “孩子们你们继续玩,我俩只是散步而已,没打扰你们吧!”

    廖侦探化身戴着小红帽的大灰狼,和颜悦色与两个领头的孩子王打招呼。

    荒草岭的孩子一点也不认生,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王问道:“我知道,你们是马帮的伙计吧!”

    “哟呵,不错啊小伙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受到表扬的熊孩子得意洋洋:“我们荒草岭每十天半月就会来一趟驼队,我还能看出来,你手上没老茧,不是掌柜就是账房先生。”

    小小年纪,力压比他还高一头的熊孩子成为孩子王不是没道理的,老天爷给每个人的智商天赋的多少肯定不同,根本上就不公平嘛!

    大灰狼摸了摸口袋,无奈转身向大黑熊求助:“有麻糖吗,给我几块。”

    大黑熊有个特殊的嗜好,就是爱吃零嘴,特别对麻糖情有独钟,口袋里总有哄嘴的玩意。

    谁知大黑熊翻出自己的衣兜,两手一摊,看起来这家伙也断顿了。

    孩子王一看没有礼物,也不失望,满脸祈求的说道:“掌柜的,你下次来的时候能给我们带几只长安城的风筝吗,我们凑钱买。”

    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愁没法开口,谁知着熊孩子自个主动凑上来。

    “没问题,下次保证给你们带几只长安城最好看最漂亮的风筝,不要钱送你们玩。”

    “谢谢掌柜的,你可不要忘了哟。”

    “不用谢,你只要告诉我一件事情就行。”

    “啥事情?”

    小家伙一脸警惕。

    “也没啥,听人说这里的大白土中有佛爷石,附近有没有近两年挖窑洞挖出来的土堆,我想去找两块收藏。”

    “嗨,我以为啥事呢!走,我领你们去。”

    佛爷石是一种生姜块大小奇形怪状的乳白色熔积岩,生于西北特有的大白土中,偶有小动物或者人物状的,惟妙惟肖,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名叫佛爷石,也叫奶奶石,这可能与后来老奶奶们的裹脚有关吧。

    浩浩汤汤,一群孩子带着廖侦探和带孩子,来到窝铺的最西端,一座两三孔窑洞的破羊圈旁边的山坡上果然发现一堆废土。

    “就这?”

    “对呀,这是我们这儿最大的土堆,里面就有你们要找的东西。我们原来玩过,不过现在找不到了。”

    孩子王一本正经的说道,眼睛都特么不带眨一下。

    “好吧,你们去玩,我们自己找。”

    特么被小白兔戏耍,大灰狼心里不好受啊!

    廖侦探咬牙切齿:“我还不信个邪啦,猛子找家伙把打麦场上的麦草垛给劳资掀翻,挖地三尺也要把粮仓挖出来!”

    大黑熊气势汹汹去找家什,结果引来骆老大和荒草岭小头目十夫长前来看热闹。

    “东西肯定就在这个打麦场上,保不齐草垛就是为了掩饰窖口,掀翻它一切就会真相大白!”

    廖侦探十分笃定的说道。

    大黑熊抡起胳膊就要动手,十夫长急忙上前阻拦到:“廖先生,你看,这个草垛最少两千多斤,垒起来不容易,要不我们搭把手帮你挪开如何。”

    找来两根大绳把草垛捆绑起来,二十几人齐心协力缓缓拖离原地,露出坚实的地面。

    大黑熊挥舞坎土镘开挖,很快就刨出一个大坑。

    廖侦探叫停大黑熊,到坑里仔细查看,都是坚实的沉睡了亿万年的原始土层,没有丝毫异样。

    廖侦探有点泄气:“不用挖了,填上吧。”

    “先生,要不要再挪一个找找?”

    十夫长自信满满的说道。

    “哈哈,不用费那个力气了,能瞒过我的眼睛,就连小孩子们都能守口如瓶,足以说明你们关乎到了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堪称完美,当记功授奖。”

    “职责所在,卑职不敢有丝毫马虎。”

    站立于打麦场边俯视下面的晒场,廖侦探心有不甘的问道:“现在该揭秘了吧,消失的军粮到底藏在哪里,我实在有点好奇。”

    十夫长望着廖平安笑眯眯的说道:“先生,四十万斤粮食,一粒不少,都封存在您的脚下。”

    “啊!”

    廖平安大惊失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仔细附身观察脚下的土地,与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看不出神马异常之处。

    “先生,不用找了,入口很小,比碗口大不了多少,不铲掉表层草皮,我都不能确定它的准确位置。”

    “那你们是如何操作的啊?”

    “先生,您的脚下,我们并排开挖了两座葫芦状的大型储藏窖,不过入口放在了下面的缓坡之上。”

    “成形以后,里面生火熏干,再用箍桶的法子镶嵌大青砖,糯米汁沟缝,非常坚固耐用;青砖背面砌一层防潮的木炭,干燥后留好入口和出粮口便可以储粮了。”

    “储粮的时候一定要晒干,防止霉变。窖藏装满以后,入粮口地下三尺处用油布石板封口填埋,无迹可寻。”

    “此法存粮,最少可保证十年不变质能食用,唯一的遗憾是保存期限长了口感就差点。”

    “入口这么小,不成了吞粮食的貔貅吗,出库咋办呀?”

    “出库更简单。”

    十夫长笑呵呵说道:“先生,葫芦底部我们安装了有阀门的出口,不过现在掩埋了看不到,具体位置就在缓坡一丈高的地方。”

    “出粮的时候挖开覆盖,接上一段牛皮缝制的溜槽,打开阀门,存粮就会喷涌而出,直接流淌到下面的晒场,用多少取多少,十分便捷隐秘。”

    廖平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妙哉,妙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夫子诚不欺我也!”

    两孔独具匠心的储藏窖,彰显了古代劳动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高超智慧。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在祁连山浅山荒漠地区的群众任然在传承了这个廉价而实用的储藏方法,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