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杀倭寇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管中窥豹大明士大夫的生活

    开场曲作罢,众人一阵叫好。

    接下来便有舞女开始跳舞。

    不得不说能在知府等人面前跳舞的舞女,姿色还是挺不错的,唯一让祝今宵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稍微有些白幼瘦了。

    但是又符合他大明士大夫审美的认知,谁不追求扬州瘦马?

    祝今宵嘴角微微挑起,这玩的不就是高端商务包厢那一套吗?

    富者入其道润己根,穷者观其颜动己手。

    从古至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侍女开始端菜,四个大菜放外围。

    四个小菜放最外侧,中间端上来一盘烧鹅以及坛子。

    这烧鹅却是斩去头尾,用的鸡头鸡尾拼接而成,每个人面前摆了个太极银樽。

    大明士大夫们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官场天天摆酒,什么时候都能找个由头开宴席,风流快活。

    你说倭寇?

    倭寇不是被祝三郎全杀死了吗?

    城内外的百姓也有三班衙役“劝着”回家了。

    这不就是:天下太平了吗?

    谁敢不认,老爷我封了他的嘴。

    咱们自是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了。

    至于浙江境内还有大批倭寇,懂不懂下班不言上班事的规矩?

    况且那该是浙江布政使等人头疼的事,绍兴府内的倭寇已经被绞杀殆尽。

    理应为胡宗宪这个“功臣”,大肆庆祝一番,咱们不过是攒局捧捧场。

    知府张道明拿起象牙筷子,顺便与祝今宵介绍了在座的人之后,对着一旁的祝今宵笑道:

    “三郎,你可知道这盘菜的缘故?”

    “倒是不知。”

    “此乃御史不许食鹅,以示御史清正廉洁之意。”

    “哈哈哈。”

    众人皆是发笑,唯独祝今宵没有跟着赔笑。

    祝今宵并不明白大明士大夫之间的风雅,这道菜不纯纯掩耳盗铃吗?

    基于霍金来了也得站起来敬酒的优良传统,祝今宵虽说是今日的“主客”,但并没有几个人在乎他的感受。

    你这个屠户出身的小子,今天帮了老爷们的大忙,没让老爷把脸丢到家,老爷们很是欣慰。

    但是你要提点别的要求,你小子还不配,让你上桌就算是天大的恩赐了。

    “来来来,三郎,尝尝这嘉定鸡、金坛鹅的味道。”

    这两样是此时的名品,市场无售。

    士大夫们把这两样当作招待上宾的好菜。

    山阴知县喻显科把这两样名菜解释给祝今宵听,可实际上还是说给胡宗宪听的。

    祝今宵是胡宗宪招来的人,那必然是会被归入巡按御史的狗腿子行列当中。

    你以为你还没选择怎么站队呢,可从一开始你祝今宵就已经站队了。

    此番借着宴请祝今宵的名义,实则是宴请胡宗宪。

    席间有人来敬酒,祝今宵瞧见有人同那谢家老头耳语,并且眼睛瞥了自己,被他瞬间捕捉到了。

    发现敌意这种感觉,自是在军队当中早就历练出来了。

    况且这个谢家老头,就是祝家欠了高利贷的债主!

    看样子吊睛虎终于把消息传递过来了,祝今宵微微挑眉,思考着要如何应对。

    张道明亲自给祝今宵夹菜,以示对晚辈的关爱。

    众人说着笑谈,跟着张知府连连夸耀祝今宵是如何的一表人才,上官说什么,不管对不对,下面的官吏都得学会捧场。

    满场没有一个人再说猪三郎以前性子胆小懦弱。

    光是一个人宰了十八个倭寇铁一般的事实,都让他们说不出什么讽刺的话。

    此时讽刺祝今宵,那就是打巡按御史以及绍兴知府的脸。

    在座的还没有一个人有领导夹菜他转桌的胆量。

    “三郎,可曾读书?”

    “这么多年,我也读了一些书。”

    祝今宵读完了大学,至于什么四书五经嘛,问就一知半解。

    “好好好,读书好啊。”

    张道明连说三个好字,便不在多言,专心干饭。

    银质的太极樽是肚大口小。

    喝到兴起时,山阴知县喻显科叫刚跳完舞的妓子把鞋脱下来,

    妓子鞋里还冒着热呼气,他把一杯酒放在绣花鞋里,然后就着这热气一口喝掉。

    此举让祝今宵看的极为差异,甚至呛了几声。

    反倒是同桌的几个人连连叫好,胡宗宪也不例外。

    祝今宵别以为七品知县这种“吃鞋杯耍子”的行为近乎庸俗,但是在大明,却被士大夫们视作风雅之举。

    你不是这个阶层的,根本就不懂。

    只是看起来有些变态罢了。

    不仅士大夫们喜欢这样玩,西门大官人也没少喝金莲的鞋酒。

    妓鞋行酒。

    宋人已有先例。

    元末名士之间也玩这种。

    此时在大明更是被发扬为优良传统,没有人觉得不妥。

    “哈哈哈。”

    “好。”

    喻显科满饮了一杯,并且表演炫了一个鞋酒,心中颇为畅快。

    至于祝今宵那没见识的模样。

    众人都没有在意。

    在座的人,谁会笑话一个没见识的屠夫儿子?

    那便是跌份。

    平白辱没了咱士大夫高贵的身份。

    这可是高雅之士才配玩的。

    “来来来。”

    喻显科觉得祝今宵今日也算是为他这个知县争了脸面,把妓子的鞋递给他:

    “你来试一试。”

    祝今宵从看热闹的心态回过神来。

    他万万没想到这种事还带邀请的。

    我口味可没这么重。

    祝今宵遂拿起一旁的酒壶给喻显科的鞋酒倒满:

    “是小子被桌上美食迷住了眼,忘了给老父母倒酒,罪过,罪过。”

    山阴知县喻显科先是一愣。

    毕竟我这是提点你,你不接着?

    但祝今宵的话却让他哈哈大笑,随机应变道:

    “好好好,我再来一个。”

    如今绍兴城这么多高官陪坐祝三郎,他祝家是祖坟冒青烟了。

    不去寺庙捐个门槛,就白搭了这次机会。

    祝今宵也清楚今天不是自己的主场。

    属实是那年十八,坐如喽啰的境地。

    对于大明士大夫的雅趣,他觉得不如尝一尝大明的特色名菜。

    不得说食材好是好,但总归是味道上差了一些。

    他的舌头经历过科技与狠活的洗礼,在祝今宵看来大明的调味品,终究不能让他满意。

    祝今宵在心里算计着老王家的十三香,在大明有没有搞头。

    喻显科瞧着祝今宵吃菜时不时的撇嘴,只能暗叹一句山猪吃不了细糠。

    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别强融。

    给他脸,抬举他都接不住。

    哎,毕竟是商贾屠夫家出身,能有什么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