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乡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优化升级

    时至深秋,早晚寒意已经袭来。

    正午前后。

    身处基地之内,用过午餐,手端绿茶一杯,来到落地窗前,远望天际。

    心想,在其它方面都按部就班之时,我也该憋一个大招,让系统看看我们人类的看家本领,“创新”。

    而我的创新内容就是比肩可乐,让全世界都能吃上好吃的豆腐及其相关制品,这项目要是成功了,那真是财源滚滚,生意兴隆,日进万金。

    底气还是家乡的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双重保障,再加上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理念两者综合作用所致,我所能发挥的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而已,那就是方向感上。

    尤其是秋季,本地大豆的收获与地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强强联合下,利用现代化,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将大豆和水的混合物豆浆浓缩到一定比例,形成原液,在加入专业的、配套的生产工具,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让这个古老而又重要的日常饮食消费品豆腐及其衍生产品,走向专业化、工业化的道路,面向全球的契机。

    其中的首选就是豆制品在国内有着庞大而又稳定的消费群,让这民众能够得到稳定、持续的豆制品供给和廉价的保障,是我未来的重要目标。

    简言之,我要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豆制品,及其生产设备的供应商和生产方。

    就像可乐、雪碧、美年达能够达到的水平我也可以尝试,毕竟都是工业化流程的产物。

    我生产的豆制品可是广大民众的日常必选的食品之一,几乎家家每天或隔一段时间就要购买和食用的,市场潜力巨大。

    哈哈也就是说我不是生产豆腐,我只是水和大豆的搬运工而已。

    其实设备方面是最简单的,市面上的豆腐生产机器很多。

    但是向我这种利用浓缩豆浆为原液,配上本地的水和我独家提供的点卤原料来制作豆腐及其相关产品的设备,暂时是没有的,当然关键就是浓缩原液的生产运输与生产过程的简单易学以及稳定的品质保证,力争现做现卖,解脱个体户起早贪黑的辛劳之苦,甚至私人订制也是可以的,不求垄断,但求普及。

    而对于本地大豆的研发与改良也是目前耽误时机,目的就是让国产大豆成为我这种豆制品生产方式的主要原料。

    在大豆收获后其剩余的植物根茎叶,在经过加工,发酵后,会成为饲养饲料的组成部分,继续在产业链中发光发热。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技术水平与市场需求是很有前景的,接下来就是全国推广的问题了,我是不急,而且也需要机会和时间,一旦成事,那绝对是摇钱树!!!

    但我还是会从身边做起,回家,先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尝尝鲜,是我接下来的新征程,基地内的工作目前是井井有条的,我离开了也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笔记本去随时了解相关情况。

    大到种植过程进行的是否顺利,以及各个大棚内的农作物是否安然无恙,小到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等等方面我都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一个纸质的笔记本来实现,当然以后升级了,我会启用它的隐藏模式,到时只需通过思维上的联动和共鸣,就可以随时连线,在脑海里实现与系统的连接和操作。

    当然推动这一项目的实施,对我而言关键点在于,尽快的增加民众的幸福感,也可是安全感,期望值等等,有了这些指标的增加,我才能得到更多的系统经验值与技能点,这对我很重要。

    虽是秋季,但租用之地,地处极北,气温持续降低,暴雪夹杂其中,连续多天降雪,钢架大棚周围的积雪已经清理多次了,很是频繁,根据基地系统的预测,目前的本地入冬的降雪量已经超过平均水平,总结一下今年本地的气候,也算是风调雨顺,期待明年有个依旧好的开始,业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与基地暂别,我们踏上归国的行程,看着车窗外的钢架大棚在自己的眼前逐渐远去,我的心情很是欣慰,因为明年在祖国的土地上就会有我种植的农作物开启新的征程,预计到了新一年的冬季,祖国的土地上也会有我所建立起来的钢架大棚,一排排的开启为民造福之路。

    目前在种植业上,反季节的果蔬正在茁壮成长着,到了今年的冬至前后就可以分批上市了,上市时间可以持续到明年夏至前后。

    接下来我还有其它的项目需要亲力亲为,不仅仅是正在推进的浓缩豆腐计划;还有海洋、淡水的动植物养殖,陆地家禽、畜类的核心种群的建立等等,这都需要时间和财力、精力上的大量投入,以及人才上的持续积累。

    其中浓缩豆腐计划,已经开始准备在家乡的市场上试运行了,我到家之后就准备在家附近的市场去现场做豆腐,当几天豆腐摊主。

    自己到家之后又是一番连续多日、多家的家庭聚会,被问及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婚姻大事,可以理解,我是当面向长辈们保证,只要我有空,我一定去。

    因为此时自己的心态已经和过往的我有所不同了。

    当然相亲场面我还是经历过的,不多也不少。

    对方一般都会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以前还说是本科、白领,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种地的农民”。

    只是我不在想祖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般的不科学的盲目重复着简单而又辛劳地为了生活在土地上拼命。

    我想换一种方式去拼。

    现在是新时代了,我要当有着科技与自动化相伴左右地新农民。

    具体到,种多少地?

    不按亩算,那得按平方公里计算,嚣张很!

    种什么,那的看人们吃什么,不是吹嘘而是目标明确,逐步向前。

    无论是本地特产,还是祖国产出,全国流行,世界通用,还是什么寒带,热带的水果我都有,还有我还开直播,以后还会直播卖货,欢迎惠顾。

    在家呆了几天,聚会潮也结束了。

    我就找了个家附近的市场的铺面,准备当几天豆腐店的老板;至于乡亲的事情也不能耽误了,我都在亲人面前保证过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辜负了长辈们对我的关爱,另外就是相亲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虽不指着这个来扩展社交圈,但是态度要端正,尊重为先,不能因为我是个种地的就自我否定;也不能因为我今年种的土豆丰收了,就妆模作样,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心态要不得,再就是基本都是我买单,除非对方主动提出AA制。

    倒不是我在搞什么大男子主义,毕竟乡亲的成功率很低,始终要报着尊重、谦逊、真诚之心还是必须的。

    我是来者不惧惧者不来,只要网上聊的来,见面不是问题,那怕都是一顿饭的姻缘,我也不感到遗憾,也许只有经历的多了才会懂得欣赏和珍视,我依旧期待着,同时也不能耽误自己的事业。

    充实的生活,是我前进的动力!

    忙碌多日,终于到了豆腐店开业的日子,我给这家店取名“黄豆皇”,主打机械制成的豆制品,连带这还会展示传统人工制作豆制品的工艺,大家可以现场品尝。

    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机械加工的豆腐与人工石磨做出来的豆腐,在营养成分上没有区别,口感上人工的会更有嚼头,但是机械有着稳定的品质保证,价格低廉,薄利多销,一经上市可以满足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豆制品需求。

    未来可期,我感觉瞬间自己的使命感倍增,我这不是在做生意,种地、赚钱升级,而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在奋斗中……

    写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