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乡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养殖基地

    翌日清晨。

    说干就干,先得建一座大型的养殖设施。

    首先还是牲畜方面的种群,猪牛羊缺一不可,先来个万头水平的育种基地,一共三座。

    先取个名儿,牛类的就叫牛城、羊肋类的就叫羊堡,猪类的就叫它猪村吧,哈哈哈。

    建筑面积要在百万平米,要给牲畜们最佳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场地,毕竟是第一座还是要求稳的,那就交给系统来解决吧。

    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打开笔记本,集中精神,启动系统,意识进入界面,看着缓慢增长的经验条,距离升级还有小一半的进度,天赋依旧是为国为民,十亿的额度也用去了三分之一,想要恢复系统里的支付额度是需要想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的。

    额度与国内货币的兑换大概是一比一,但购买了完全不同,为了维持耕种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已经动用了现有额度的三分之一,在没有升级获得新的技能点和天赋之前我必须保持冷静,一分钱也得掰开了花。

    而随着种植系统的规模日渐扩大,其给我带来的现金收益也在积累和增加,要是我现在放弃可以保障自己在未来的生活衣食无忧。

    就此退休,这不是我想要的,“呆着不也得吃饭”!

    人要有追求,哪怕是一生都无法停止,一发不可收拾。

    那种有车有房,在相亲求生的生活,我过去是求而不得地,以往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现在我可以确定我不想要那种父母说的安逸与稳定的生活,因为我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新增的选项中有我想要地。

    继续浏览系统看着仅剩的一个技能点,我很是感慨,不知道什么能升级,也不知升级能带给自己什么?

    几经头脑风暴,我终于确定了养殖基地的相关设计,内部设施、装潢等方面繁琐的选择工作,其实就是多重和漫长的二选一勾选,历经了两三个小时,我好像又经历了一次高考综合考试项目的磨练,就是不停的二选一,选择历程过半时我已经有点失去耐心了,操作基本就是懂的选一选,不懂的就默认一选项确认秒过。

    结束这场漫长的选择与确认的过程后,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看着日益减少的额度,我很是担忧未来的建造进度,毕竟除了种植、牲畜方面我还有禽类的养殖要继续。前路漫漫,不知这点额度还能顶多久。

    对于研制基地的具体要求主要是要给饲养的牲畜们充分的活动空间,而彼此内部都是分割成几个区域分开饲养的,虽然会共用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所,但在交替活动之前也要进行充分的消杀。

    三座养殖基地其外形也酷似有穹顶的综合体育场,内部数层,卫生级别堪比实验室,任何进出人员都要换上专用的生化级隔离服再经过全身消杀和烘干后才内进入。

    养殖基地的内部设施也是尽可能的自动化、无人化和AI化,尽量用最少的工作人员来维持整座基地的日常运转。

    而这三座养殖基地也是我的一次重要尝试,哪怕是增加预算和延长工期,我也不会在质量上有所妥协。

    因为以后的养老基地也要在一些方面借鉴一下这三座的一些有关经验,毕竟是上万乃至十万百万级别的人群数量在一个巨大的空间共同生活,怎样去满足大家的各种需求这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挑战和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先搞定这这些牲畜的基本需求与繁殖增群。

    种植基地内的生活是单调的,我时常会到观景平台去远望那三座忙碌的工地,全部无人机械化、AI掌控的建造现场十分震撼。

    全程无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噪音小、效率还高,这要是放在真实不敢想,只能说这是目前以我们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所无法达到的,但是方向与趋势是在无限接近地,值得相仿,哪怕是多投入一些人力和物力。

    这三座也是重要的示范点,以后在国内推广还是要靠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与推进和模仿,能到几分像那就只能到时再说了,主要还是要看成本与投入。

    再就是我的额度有限,这也只是刚刚开始之后还要建造养殖禽类的工程、以及收集处理这些家畜家禽产生的排泄物地集中处理设施,最好是一锅烩,然后产生的气体可以做燃料发电,热量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区供暖,发酵处理后的粪便可以生产成为有机肥料去反哺土地,而土地产生的农作物可以为牲畜家禽提供饲料,这不就形成闭环了。

    想想都激动人心,走起!

    目前国际上的能源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口号喊得够响亮,可实际的成果还没有达到可以替换化石燃料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军事上更是没戏。

    不过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没有,试想一下,我国目前每年要拿出上万亿的外汇储备去全世界的购买化石燃料,如果我们在新能源上能有所突破,比如生物能,靠我们和我们饲养的家畜家禽等方面产生的排泄物在经过处理后产生的能源就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应须求。

    那我们就可以有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变为最大的新能源出口国,解释我们的国家在制造和发展上将得到质的的飞跃,我们自己就可以为自己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其中出口的可不是简单的工业制成品,而是我们产业标准和规则!

    你想用我的新能源汽车那就得用我们标准的电池以及相关维修和充电场所的配置与规格,外国想用我们的设施发电,那就得成套引进我们的设备,当然届时也不用都从我国进口,我们还是会分出一些产业环节给我们在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地区的好朋友地。

    一带一路可以不是闹着玩的,我们单独也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还是那句话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各展所长。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