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刚成神祗,开局点化秦始皇
繁体版

第117章 天工坊成

    “你可知晓,近日咸阳城又出了消息,说是要寻能工巧匠去做官哩!”

    大秦某郡县,百姓谈论的风生水起。

    “怕不是又在误传,咸阳城是何等繁华,又岂需广而告之巡天下工匠?”

    “就是!就算是造一座神殿也没那么大动静,更何况如今咸阳城不是已经不缺匠人了?”

    最先开口的人一副高人做派,身上的粗布麻衣愣是让他整了一出大家之作似的,他朝着一群不相信的人把摆手,脸上挂着的是“尔等不懂”。

    “我家就亲戚是从咸阳来的,可还记得?就是探亲的那个。”

    “说这些有的没的做甚,还是赶紧说重点!”

    说的人气定神闲,听的人可着急了,巴不得他能再说点咸阳的消息。

    咸阳如今可是在诸国中出了好几次风头,单说那让天下文人都趋之若鹜的黄纸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更何况听说在黄纸之后,还有更加细腻方便书写的宣纸!

    但是这宣纸的价格可不像黄纸那般便宜,虽然确实是你可一般人家也消费不起。

    但寻常百姓买不起,王公贵族可不一定。

    这宣纸如今可是卖的最好的东西,而且往往都是大批订货,销往各国。

    便是几国国君现如今用的可都是宣纸,虽然每每拿起来,就会想到这也是秦国研究出来的新鲜玩意儿,使得无数人追捧,忍不住气闷。

    但是吧。

    这东西确实好用!

    现在要让他们继续用回以前的竹简,反而不习惯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话题稍稍歪了,现在这几个凑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的百姓,最想知道的可不就是为何咸阳又在大肆招募工匠。

    最先说话的那人,早年读过几年圣贤书,如今倒也是能识文断字,只是没什么文采,而且又不是那等大能者,自然也算不上什么风雅之辈。

    最后成了这茶寮掌柜,倒也算有点身家。

    此人同咸阳城那边来往确实密切,一个个在这儿喝茶的人都伸长了耳朵,想听他接下来怎么说。

    “快别卖关子了!这一个个的都等急了!”有脾气火爆者当场便拍了桌急急催促。

    “难不成又要给祖神大人修建宫殿了?这我一定要去凑凑热闹!”

    “可白帝神殿不是刚休憩完毕?难道是祖神大人不满意?”

    众说纷纭,茶寮老板一挑小胡子,那叫一个得意。

    “都——错!”

    他大笑一声道:“陛下下旨,大肆招募工匠,为的是进天工坊,为国效力!”

    “工匠也能为国效力?”

    时人尚农,在场的个个都是家有良田者,但也不乏工匠。

    因此就更是好奇了。

    “这你不懂了吧?工匠也能为国效力,且还能拜相封官哩!”掌柜说的摇头晃脑,得意之色尽显。

    “可别怪我没提醒尔等,若是有那手艺好的就赶紧去咸阳罢!你们要飞黄腾达了!”

    一众百姓可听不懂飞黄腾达是何意,但是不妨碍他们理解掌柜所说的意思啊!

    “……好像是有这回事儿,前几日我也听几个过路的商贩提到了什么天工坊!”

    “只招募工匠?不要读书人?那我定要去看看!”

    “还有我还有我!”

    这识文断字能做官,要是大字不识,便只能投身从戎才得以拜入朝堂。

    而两头都不靠者,譬如工匠,民夫,除却面朝黄土背朝天,还真无甚出路。

    可如今秦王嬴政居然真的建了这座只招募工匠的天工坊,这怎么不让人讶异又好奇。

    张半浑身紧绷的坐在高位上,半点不适应。

    狄仁杰进来时看见的便是这么一个好似正在受刑的人。

    “张先生不必如此紧张,陛下此举实乃看重尔等才能,绝无他意。”

    张半被这突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待转过头才发现是狄仁杰,不由得松了口气。

    “狄相……”

    张半苦着脸。

    “天工坊当真要交由我一人负责?”

    要他动手做点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或者是要他和民夫们一道,参与修建城墙都没问题,但要他统帅这天工坊……

    张半实在底气不足。

    他干巴巴的开口:“张半不曾学过经论,顶多只是认识些字……”

    狄仁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充满了对后辈的鼓励信任。

    “张大人你就放心吧。”

    “天工坊内,除却工匠外不会有任何多余的存在,难道你还怕自己和工匠相处不好?”

    张半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就算日后这儿要多出无数人,那也都只会是能工巧匠,同他拜入公输班门下和师兄弟切磋时好似差不多?

    这么一想好像那股不适感都少了许多!

    张半感激的看着狄仁杰:“还是狄相说的在理,是我想差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不必客气,此番前来便是陛下关心张大人初入朝堂会有不适,特地让我来问问。”

    张半惊喜道:“竟是陛下之意?”

    他也没想到,几个月前自己还只是个名不见经转的小角色,如今竟已经能让君王关怀了。

    “张半谢过陛下好意。”既是代表君王,那就得行礼,张半赶紧站起来正正经经的一拜到底。

    不得不说狄仁杰这番话还真让他放松不少,张半缓和过来:“狄相既然来了,是否有意去后面看看织贝去籽?已经仿制好的器械如今都已投入使用,相信再过几日便可用以制衣!”

    目前他们能够想到的最快的办法便是将织贝去籽取则之后再塞入原本加厚的冬衣中。

    这样也是最快能够使边关将士今年初冬就拿到衣物的办法。

    以往寒冽的天气都只有单薄的衣物,不过朝廷会多派发一套,两套交叠在一起过冬。

    若是扛不住,便只能生生永久的埋葬在风雪中。

    而家中富贵人家,便以羔裘豹祛,亦或者羔裘豹襃。

    诗经中所说的“羔裘逍遥有,狐裘以朝”,便是如今王宫贵胄们冬日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