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创帝国
繁体版

第九章 人伢子

    出书院后,三人直奔万安镇而去,一路上全靠脚力,好在路程不远,几人都经常走路,也不会出现吃不消的状况。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万安镇。

    万安镇主干道沿着横江呈东西走向,穿过一条小巷子,再过一座小桥便到了一个门面前,店铺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竹制品。门前也悬挂竹制笼椅。

    三人走进店中,只见一老汉坐在矮凳上,一手拿刀,一手抓着竹片破节,噌噌几下,一截竹片大小均匀分为几个长条。旁边一少年手中竹片翻舞在织一只鸡笼。

    林生向老汉拱手道:“请问店家能否定制竹片。”

    老汉抬头一看,问道:“三位少爷,想要定制什么样的竹片?可有什么要求?”

    林生看了看从周围拿起一个竹片,在地上画了起来,说道:“就按照这个大小,竹片要薄,打磨光滑,一共五十四片。”

    老汉看了地上一眼,说道:“那三位少爷挑选一下用什么竹子。”说完指向身后。

    林生三人过去一看,种类倒是不少,青竹,毛竹,整面墙下堆满各类,有粗有细,有青有黄。

    林铁牛走过去拿到一个青色竹筒,说道:“生哥,李鑫,用这个吧,这种毛竹结实耐用。”林生李鑫都各自点了点头。

    不耐用的竹板,是经不起使用的,还要刻画图案。

    一旁老汉闻言道:“几位少爷放心,这个做好之后,还会用火烤,不会变形开裂。”

    林生连忙问道:“请问需要多少银钱。”

    老汉沉思一会:“一共15文铜钱。两天之后可取。”

    林生倒也不在意几天,要玩牌不急于一时。从怀中拿出钱袋,先支付好10文定钱,等几日之后来取。出门之后几人心情大好,飞奔回书院。

    ……

    五日后,乘着下午没有课,林生便偷偷约出李鑫和林铁牛去拿竹牌。

    在店铺中付下五枚铜钱,便拿到了竹牌,果然精细,虽然没有图案,拿在手中,大小合适。至于图案还是决定自己回去雕刻。五十四块竹牌用一个小篼子装着,李鑫爱不释手,选择背着。林生倒也乐见其成。

    街道之上吆喝声不断,万安镇大小码头众多,各种货物从码头运下来,从陆路运往各地。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林生看到卖饼摊子,随即拿出身上多余几文钱买几个大饼,几人边吃着,边往回赶。虽然快入秋了,但江南之地到是百看不厌。

    ……

    一声声凄厉哭喊声从一条小巷中传来,声音尖锐穿墙而来。林生顿时停下脚步,看向巷子中,一条不大的巷子尽头有一扇门户。半掩着门,门头之上也无什么牌匾,略显阴森之气。很明显一声声哭喊声是从中传来,不过声音越来越小。

    林生刚想上前进入巷子中,被人一把拉住。

    李鑫拉着林生衣袖,一脸惊色道:“林兄不要过去。”说完抬头看向巷子中门户,“此地不祥,很可能是我爹对我说的那种地方。”

    林生好奇说道:“什么地方?”

    “应该是人伢子窝。”李鑫咽下喉咙谨慎说道,不时看向不远处门户。

    林生顿时明白了,人贩子老巢,贩卖人口之地。刚刚那声音莫不是拐卖妇女,人贩子自古以来人人喊打。可大明之下,朝纲不济,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卖儿卖妻卖女者众。

    林生才来不久,自然不知道,自崇祯元年起,整个大明天灾不断,各处农民造反起义,边外鞑子肆掠,想得安生之地,已经不可能了。徽州之地,也算偏安一隅,万安镇汇聚横水码头枢纽,人伢子从北方贩卖人口,运往南方各地。随着货物流向江南,而这万安镇便是休宁最大的人口聚集地。

    “生哥,还是别去了,回书院吧,这地方阴森森的。”说完林铁牛不禁打了哆嗦。

    “没事,我去看看,我小心点。”林生笑着说道,“你们就在这巷子口等我。”林生知道他们两还是个孩子,自然害怕,也不在意,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对于这个世界,实在有太多好奇,有太多疑问。

    说完半蹲着身子,向门户走去,李鑫两人相顾一眼满是担心,也没多说话,知道劝不住林生。只好蹲在巷子角落,看着林生靠近那座门。

    一阵阵声音从门内传来,林生靠在门边,伸出半个头看向门内,一座大院子中只见一妇人怀中抱着什么跪倒在地呜呜咽咽抽泣,跟前有一个男人看着妇人也不说话。院中散发出的怪味,熏的林生够呛,一股馊臭味带着粪尿味。

    林生看向院子其他地方,也看不太清楚,有一些树挡着,几间大屋横列。那妇人便在中间屋子台阶下跪着,院中角落似乎有什么几个箱子,还有一辆马车。

    只听见那妇人停下哭咽,哽咽道:“三爷求你了,收下这孩子吧。给她口饭吃就行,实在养不活了。”

    台阶上男人冷笑道:“一个女婴白送给我何用,我还得白养她许多年。要是10来岁的女娃子我也就收下了,你还能得些银子。”“你走吧,孩子还是扔到横水里吧。”说完转身就要进屋。

    妇人闻言磕头道:“这孩子好歹是我亲生,求您开开恩。”说完不停磕头。

    门外林生也开始纳闷起来,还有送孩子给人贩子的,难道养不起?听到两人对话,也不多想。

    “你带着孩子走吧,要是男婴也就留下了。”屋内传来另一个声音。

    妇人闻言也不在磕头,用手擦了擦泪水。台阶上男人不耐烦道:“赶紧走吧,老大发话了,不收,老子这又不是善堂。”说完骂骂咧咧走进屋内。

    妇人抱着孩子起身,林生见状赶紧进门躲到墙角柱子边。妇人奔着门外急匆匆而过也没发现墙角有人。

    林生也有些奇怪,这不是人伢子老窝吗,怎么不见贩卖人口啊。见院中无人,林生开始四处打探起来,从墙边慢慢摸向屋中房间,来到走廊上。林生不敢抬头看向窗户,只能半蹲着。隐约听到屋内声音。

    “前一批卖了个好价钱,这一次一定要在去收一些好的来。”屋中一男人郑重说道。

    “大哥,你放心,这次我们一定弄到不少人的。近年来北面大旱,花点小米就能得到黄花大闺女,南面确实难了点,也不过多花些粮食。最近不少大户人家争着要奴婢呢。”男人的答道。

    “老三,你还得多收些男童,最近南京有不少财神爷喜欢那口,价钱给的高。也有南院要“小官”。”男人嘱咐道。

    “嘿嘿,老大,你放心好了,二哥带着不少人出去收了,过两天我也会去。”

    “嗯,这件事要办好,还有码头也得打点好。”男人再次强调道。

    林生听完有股怒气,他良的,买卖人口啊,真当人是货物了。乱世之下,人命如草芥。感情道这院子中没人呢,原来都是去收人去了。想来也是,一个窝点怎么可能就这么两人。

    感觉到不能再偷听,偷偷靠着墙角,向外走去。这地方让人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