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建筑
繁体版

第八章 什么是建筑设计

    见到易尘手上的书崭新如初,代一刚不知不觉间又深深的看了易尘几眼。

    这家伙说自己认真的看了场地设计这门课,结果对方的书新的像是刚从印刷厂里出来的那样。

    没看啥书,就会了?

    难不成这家伙知识刻在脑子里了吗?

    书都没翻过几次的人,怎么会将幼儿园规范学的这么好?

    鬼才信?

    老代偷窥的动作很频繁。

    捧着天书,半天下来,老陈鬼模鬼样也没看进去几个字,于是开始神游天外……

    结果大眼瞪小眼。

    见到代一刚不时注意的打量自己这边,老陈赶忙推了一下边上易尘的胳膊,小声道:“你快看大水缸怎么老是偷看咱们?”

    易尘听到这话,两眼随意的瞥了代一刚,只见代一刚眼镜下的一双小眼睛忽的一下躲避过去。

    惊呆了。

    “什么鬼?”老陈皱着眉头道。

    易尘笑笑,难道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了代一刚心上的小红人了?

    代一刚还是太年轻了,虽然对方是自己的导师,但其实也只是刚博士毕业没几年,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就做了老师,社会阅历说不定还没自己多……

    “看来这世上鲜有我这般少年老成、锋芒不露的人。”

    易尘突然泛起高手寂寞的情绪。

    只不过,为什么自己竟然会想到这些比较?

    还是说受到了原主年轻心态的影响,自己开始了二次青春。

    代一刚摸着眼镜,下意识的躲开易尘的目光,掏出那张被易尘指出有问题的图就开始看了起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各自心里有自己的小想法。

    见到教室里的学生全都回来,黄凯宣布汇报接着开始。

    意料之中。

    接下来的汇报过程,见到像易尘这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通过讲规范,都可以让黄凯脸色好看,大家心中了然,纷纷怼着建筑规范一阵输出。

    同学们在台上同学汇报的时候,动作整齐划一的翻着《场地设计》这本书。

    “哗!”

    “哗!”

    “哗!”

    同学们翻书的声音此起彼伏,差点盖过台上同学汇报的声音。

    这让听不清同学讲话的几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感,心里面对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哭笑不得。

    毕竟东施效颦属实不美丽。

    学规范是可以的,临时抱佛脚也可以,但不能一直抱着一个规范薅羊毛。

    这样实在是太腻了。

    大学建筑系设计上,有一个统一的通病,那就是大多专注设计,不重视规范,因此同学们在设计上犯的很多规范问题都是类似的,这也导致好几条规范被同学翻来覆去的讲。

    老师们只觉得耳朵听规范都快听出老茧了。

    就连格外注重规范的黄凯也是听腻了,在中途汇报的时候,着重强调了不要再多讲规范,只需要讲一下问题就行。

    对此,同学们一阵庆幸,相比于记规范,大家更喜欢在美感上进行空荡荡的商业互吹。

    汇报课一直上到了中午,在汇报结束后,师生们成群结伴的去食堂。

    ……

    餐后闲暇的时候,几名老师坐在座位上闲聊。

    黄凯掏出纸巾擦了擦嘴,随意道:“你们说什么是建筑学呢?”

    “黄主任问这个干嘛?”

    林开书瞧了瞧边上的黄凯,这个问题在接触建筑设计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就已经回答了。

    这几乎是建筑系的开门石。

    其余老师也是诧异为啥黄凯问这个只有大一才会疑惑的基础问题,纷纷看了过去。

    “昨天晚上,我有个在设计院工作的朋友,向我吐槽咱们学校的建筑学学生在他们设计院表现的不尽如意,之前我还把自己认为表现还不错的学生推荐给他,结果这个学生在设计院工作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一度让我这个朋友头疼。”黄凯看了眼前的几位老师,解释了起来。

    “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有问题,需要改革呢?”

    “并且我觉得不止是我们学校,全国高校在建筑设计专业上,对学生的培养模式都有毛病,之前我的博士导也曾经做过这个调研,想要改变这个局限,但后来由于是大势所趋,最终不了了之。”

    “而且大家应该都知道,国外的建筑设计水平领先国内,会不会有可能我们从底层培养新生血液的方法就错了。”

    “并且这么多年来,全球建筑最高奖项——普顿奖,我们国家就从来没有人获得过,甚至我国的一些知名的建筑都是请国外大师设计的。”

    “近年来关于国家建筑界渴望获得最高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和别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说到这,黄凯停了下来。

    “建筑设计界确实存在着鄙视链……”

    “黄主任的志向远大啊,竟然能够想到这么高远的问题。”

    “我说嘛,难怪今天黄主任这么在意规范的,是开始尝试改革了吗?”

    “不过连你的博士导都无能为力,我觉得这个改革有点困难啊……”

    林开书边上的几名老师议论起来。

    黄凯看出了同事们的疑惑,就慢悠悠的说了起来。

    “各位抬举我了,我哪有这能力,也只是暂时想想罢了,不过我倒也是真想做出改变,当初我的导师那份报告虽然没有完成,但其实也算有些研究了,我刚好参与进去,所以我也是有一些心得的。”

    “今天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我发现咱们的同学在建筑设计课上,同学们根本就不重视规范,因此很多在我们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学生,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常被设计院吐槽规范学的不行,而且不止是规范,在设备、结构等方面,也是常被设计院领导训斥。”

    “我觉得我们建筑系学生心态太浮夸了,一点也不实。”

    黄凯感慨起来。

    “你们先说说对建筑学的看法吧?”

    “建筑学啊!”

    几名老师若有所思起来。

    “这是一门以学习如何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学习相关基础技术课程的学科,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林开书率先开口道,“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是通过对一块空白场地的分析,从无到有新建或者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诞生出新的建筑,这诞生的建筑生来就带有设计师赋予其的使命——为使用者服务。”

    “我们具体的工作是什么呢?”黄凯提道。

    “我们定义人类的居住环境。”代一刚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建筑设计师需要对房间功能的要求、建筑的类型,比如说体育馆,电影院,住宅,厂房等、建筑建造所用的技术及材料等,对建筑物从平面,外观立面及其内外部空间进行从无到有的设计。”

    “换种方式说,咱们就像是造物主,定义一个建筑,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让它诞生,新建、改造、拆除,这是建筑的一生。”

    “咱们建筑设计的范围很广,小到简单的房间布局,大到城市数个街区的建筑群体的设计,乃至是整个大都市的规划都在建筑设计领域中。”

    听着上面代一刚的话,黄凯点点头道:“确实如此,不管是特大的城市背后离不开城市规划师,还是小小的房子的装修离不开室内装修师,都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变成他们。”

    “建筑设计师是自由且崇高的,培养方式复杂漫长,毕竟成熟的建筑师都是全才,所以除了设计,在基础性的知识上,也需要重视。”

    听着大家对建筑系的探讨后,黄凯揉了揉脑袋思考,自己作为建筑系主任,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自己看来有很大的弊端,他亟需对姑苏大学建筑系进行改革,今天在汇报环节加入同学点评便是课程改革的第一块试金石。

    同时黄凯明白作为一个站在建筑业顶端的设计师,起龙头作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因此需要考虑建筑各因素的,所以不应该只注重设计。

    甚至就连工地里那些建筑工人,设计师在适当的时间都是需要去了解一下的。

    老师们默然。

    代一刚微微叹息,思绪开始辗转。

    他想到了自己数年前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情景。

    “建筑师是自由且崇高的职业。”

    这是老师第一次对自己说的话,代一刚记得很深刻,只是现实却不时的在打击自己——有资本的是甲方爸爸,有资历的是建筑大师,没资本没资历的只是卑微的画图狗。

    “要是自己能做乙方爸爸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