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末纪元
繁体版

第1章 说书老人

    五百年前,杨景诚在天山破碎成仙,震惊江湖。天山从此成为江湖人心中的仙山,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朝拜,沾沾仙气。

    天长日久,彩霞村,天山脚下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子,变成了上千户的镇子,并改名仙侠镇。

    仙侠镇最热闹的地方,就数醉仙楼,据说是五百年前,一位亲眼目睹杨景诚破空成仙的武林前辈所建。

    当时,那位前辈由于比斗受伤,感觉今生无望成仙,心灰意冷之下,便留了下来,美其名说,今生无望成仙,住在这里,时常吸点仙气,也不往此生。具体那位前辈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了。

    醉仙楼位于镇子中央,五百年光阴,反复重建了多次,一次比一次豪华,现在更是建了五层高楼,把周围的院落都比了下去。路过的江湖豪侠不管从哪里进入镇子,老远都能看到醉仙楼的影子。

    三年前,林掌柜不知从哪找来了一个说书老人,每天中午饭点,都会安排说书老人讲上一段江湖趣事。由此,醉仙楼的生意更加红火。有钱的坐着,边吃边听,没钱的站着,凑个热闹。

    仙侠镇大街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一番热闹景象。

    王小树背着一大摞柴火,小心地看着前方,缓慢地向醉仙楼而去。到了醉仙楼,他拐进后院,将柴火放到角落,朝厨房里叫道:“朱大叔,柴火放这了。”

    “放那吧。”厨房里伸出一个肥头大耳的脑袋,说了一句话,又马上缩了回去,显然正在忙,无暇东顾。

    王小树伸展一下筋骨,看着厨房的方向,摇了摇头,他真不明白,好好一个混江湖的,怎么就当起了厨师。

    在江湖上,快意恩仇,不好吗?是的,肥头大耳的朱大叔,原名朱大厨,正是一名江湖中人,不知怎的,厌倦了江湖,跑来仙侠镇做了厨师,或许是受名字影响吧!

    相比与此,王小树向往江湖。他从小就有个仙侠梦,总想着出去闯荡,拜个名师,成为绝世高手,惩治恶人,破碎成仙。

    但是,天不随人愿,现实很残酷,三年前,他偷跑出去过一次,差点没能回来。

    之后,他父亲王大树突然大病一场,休养两个多月,这才好转。王大树病是好了,可是落下了病根,不能再干重活。

    因此,王小树只能接过家里的重担,接了王大树的班,每天送柴或野味给醉仙楼,以维持生计。至于江湖梦,真就成了梦。

    三年来,王小树每天听说书老人讲述江湖趣事,并深深地痴迷其中,一边听书,一边憧憬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每天除了劳碌,他也就这点爱好了。

    哼着小曲,他来到客堂。此刻时间还早,说书还没开始。他找个柱子,身体往上一靠,随意瞅了一眼大堂,桌子基本坐满。闲来无事,他听起了旁边客人的谈话。

    “景兄,你常在江湖行走,最近有什么趣事,说来听听。”

    “要说趣事,还真有一个。上个月,我路过柳城,亲眼看到天空中电闪雷鸣,漫天霞光,听说是杨景诚宝藏出世。”

    “这事我也听说了,可惜是假的宝藏。不过,那里出现一条大蛇,倒是真的。头生两冠,口吐人言,当场吓晕了好多人,有几个回去后都疯了。后来听现场的人说,大蛇跑进了万万里大山,并没有杀害无辜。”同桌打断道。

    “真可怕,都说蛇化蛟,成妖精,我以为只是传说,没想到是真的。”

    “谁说不是呢!”

    王小树正听得入神,忽然呯的一声,把他惊醒。他抬头往书台望去,看见说书老人已经出场,准备说书。他连忙摆正身姿,把精力聚到了说书老人身上。

    柜台那里,林掌柜看了看王小树,惋惜地摇摇头。他以前劝过王小树,让其跟着朱大厨学厨艺。有个技术傍身,将来也好有个去处。结果没用,王小树根本没心思学厨。时间久了,他也不再劝说。似乎听到了有趣的事情,他扭头转向说书老人,听起说书来。

    只听说书老人道:“给大家说个最新的消息。半个月前,崔老爷子现身,庆祝三百岁大寿。各路大侠齐聚北方城,那叫一个热闹喜庆。各位在座的大侠,有谁知道崔老爷子吗?”

    说书老人故意停顿一下,反复问了一遍,下面顿时热闹了。

    有人嚷嚷道:“你也太能吹了,哪有人活三百岁的?而且崔老爷子是谁,从来没听过啊?”

    “太假了?”

    “就是。”

    “北方城崔家,我倒知道。可是,崔老爷子的名号还真没听过。”一位江湖人士起身,朝四周拱了拱手。

    “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又一位江湖侠士说道。

    ……

    台下交头接耳,一片议论声。

    说书老人呵呵一笑,轻拍一下惊堂木,继续说道:“诸位莫急,听我慢慢道来。要说这普通人,八十岁都活不到,更别说三百岁。但是,崔老爷子不同,他可是半仙。大家可知道半仙?”

    听到半仙,客堂瞬间安静了下来,等着下文。这世间,宗师倒常出没,大宗师也有耳闻,唯独半仙,还是第一次听说。然而,说书老人却停下不讲了。还是一位豪客明了,扔了半两碎银上去。

    “谢这位爷赏。说道半仙,我不得不说下武道。”说书老人停顿一下,有些惋惜地看看台下。当今世界,成大宗师难,成半仙更难,成仙人让人绝望,想都不敢想。

    他继续说道,“据说三千年前,还没有武道一说,那时人们叫修行。

    练气修行,最高境界,就是渡劫成仙。但不知为何,从来没人成仙。

    随着时间流逝,修行逐渐没落,武道却慢慢兴起。

    五百年前,杨景诚成仙而去。大宗师们看到了希望,添加了一个境界,将最后一个境界叫做仙人,而接近仙人的境界便是半仙,意为有望成仙。”

    台下众人听了,恍然大悟,明白了半仙是怎么回事。

    “呵呵,不入先天,岁不过百;先天之境,岁不过一百五;宗师止于两百岁;大宗师不过三百岁寿终;半仙长寿五百载。诸位可知崔老爷子多年不露面,为何过起了三百大寿?”说书老人说。

    “为什么啊?”有人问道。

    “是啊!为什么?”

    “难道是丧宴。”

    “就是。”

    台下又是一片议论声。

    这时一个方脸胖子眯着眼睛,扔上一锭银子,结巴着说:“你这……说……说书……的,怎么……这样?竟……吊人……谓口,快说。”

    听到方脸胖子说话,客堂的人都笑了,也有人认出了他们。江湖三怪,龙虎豹三兄弟。

    老大郑龙,是个结巴,短句还好,长话就结巴;老二郑虎,只有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紧紧闭合,怎么也打不开,更听不见;老三郑豹,天生一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睛是一道缝隙,却睁不开。

    三人天生有缺,武力一般,然而各有神通,在江湖上四处闯荡,也算小有名气。

    “谢这位爷打赏,您听好了。崔老爷子露面,那是因为他准备破碎升仙,进入仙界。”说书老人道出缘由,台下顿时静得可怕。

    破碎升仙,多么令人向往的事,这一刻,不知勾出多少人的遐想。有些人呼吸都不稳了。他们聚在这里,为了什么,不就是痴想破碎成仙吗!

    两个站立的小青年,张大着嘴,完全惊呆了。他们都是听着杨景诚成仙的故事长大的,心里面也是时常幻想着破碎成仙,现在猛然听到这个消息,怎不震惊。

    王小树也吃惊不小,斜靠的身子一下绷直,眼睛认真打量起说书老人,想看看对方是不是说慌。可惜,一无所获。

    片刻的安静。

    “说书老头,你对武道这么了解,见过半仙吗?”王小树开口打破了平静。

    “是啊!你见过半仙吗?”有人好奇,附和道。

    “唉!说来惭愧。”说书老人叹息一声说,“早年,我还真就见过一位半仙,听半仙前辈讲了很多破碎成仙的故事。奈何,我资质太差,没能拜在半仙门下,实乃平生一大憾事。”

    “太可惜了。”有人惋惜道。

    “你真幸运。”

    “我咋没遇到这好事。”

    “要说这崔家,可是大有来头,说出来怕吓着诸位。”说书老人故意卖个关子,停了一下,方才又说,“崔家祖上曾亲眼看见了杨景诚成仙。”

    “什么?”

    “原来如此。”

    “我就说嘛!”

    “老头,你说的是真的吗?”靠前的一桌客人问。

    “是啊,真吗?”

    “崔老爷子什么时候成仙,我们能去看吗?”这位江湖侠士一问完,所有人的眼睛全亮晶晶地看向了说书老人。

    “崔老爷子之所以举办寿宴,其中就是想广邀天下豪杰观礼。刚得到消息时,我也非常高兴,想我老头子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成仙壮举,也不往此生了。奈何中间出了变故,怕是看不成了。”说书老人兴奋的讲着,到了后面,摇头晃脑,无奈叹息,一脸的遗憾。

    “出……出了……什么……变故,说好……好的……盛……盛举……怎么看……不成了。”郑龙问道。

    “崔老爷子那里到底出什么变故?且听下回分解。”说书老人惊堂木一拍,结束了说书。

    “你……停下,还没……说……说完,走……什么?爷……有的……是钱,讲……讲完……再走。我给……你说,你这……说……说书的不行,竟……吊……吊人谓口。要不……看……看你……年纪大,我早……削……削你了。”郑龙结结巴巴说着,拿出一锭金子,使劲往桌上一拍,狠狠地指着说书老人。

    “就是,赶紧说。”郑虎猛地站起,凶神恶煞,似乎说书老人要是敢走,他就敢上去揍人。

    “既然这位大侠想听,你就再讲一段,给大家助助兴。”林掌柜看气氛不对,连忙上前打圆场。

    “好,大侠想听,今天老头子破个例,好好给大家唠一下。”说书老人眼中的寒芒一闪,又迅速隐藏了下去,随后平静地说。

    “这还……差……差不多。”郑龙满意地点点头。

    “算你识相。”郑虎小声嘀咕,重新坐下。

    只听“砰”的一声,说书老人又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