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篡位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人心不足啊

    雪地之中,鹅毛般的雪下的越来越密。

    远处封住各个街角的禁军官兵身上,已经白了头。

    谁也没料到,从李煜敲登闻鼓开始,再到贾府走火,会发展成为大宋核心问题的一场交锋。

    除了北汉与幽燕的军事准备,大宋当前最为紧要的便是这开封城房子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最开始在开封拥有宅子的达官贵人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都是老牌勋贵家族,遍布军中实权将领与朝中大员。

    他们暂时在军国大事上的话语权,是相当强大的。

    而埋伏在这焦点问题上的暗线,则是赵匡胤对晋王的压制,宰执们也分为两派,一派抵触赵匡胤对相权的分化而与晋王互为倚仗,一派则追随赵匡胤对整体布局的优化。

    集中表现出来,就是赵匡胤准备图谋迁都。

    一旦实现,开封城的既得利益者们,便都成为了失败者。

    晋王也将成为失意者,开封城这个老巢成为了陪都,权势大降。

    皇子赵德昭的强势切入,使得这场暗斗更加白日化,许多问题不得不跳到了明面上。

    围绕侵占街面或者其他事情的争斗,只是表面,迁都才是根本。

    赵匡胤抬起手来,想要阻止自己儿子说话,但看到孙林眼神坚决,且有着睿智。

    举起的手,便抹在了那冠冕上的雪花上。

    孙林驱散了心中最后一丝怯意,对着大宋朝掌握至高权利的这些人侃侃而谈。

    “以往我也觉得开封先天局促,但我今日看贾琰的府邸,颇有感触。”

    孙林背着手,往前几步,指着不远处的家宅。

    “诸位请看!一个开封府的推官,居然有偌大豪宅,堪比王侯。连我都自叹不如啊!”

    赵匡胤将手炉递给押班李神福,搓了搓手,不动声色:“说下去。”

    赵光义脸色难看,这侄儿又要将矛头对准他吗?

    看到皇子又要跟晋王置气,连薛居正都摇头苦笑。

    “照我看,不是开封土地宅子不足,而是人心不足!”

    孙林环顾四周,这人心不足四个字一字一顿,语气加重。

    “东京皇城,乃原先汴州府治,旧梁建为宫城。今日大宋堪比大一统王朝,皇帝节俭,愿屈身于节度使治所,连东市酒楼丰乐楼顶都能一览皇宫无余,为何下不能体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皇帝不嫌皇宫逼仄,官吏但住大宅无妨。但何故这大宅如此之大?”

    “若为官者人人都知足,不讲排场,少纳姬妾奴仆,少置车马,少笼络同族同乡门客,哪里要偌大的宅子!”

    孙林指着贾琰府门口被摘下的牌匾,“所以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特意用眼神扫视诸人,连宰执们都一个个看过去。

    他有这个资格,本来就有贤名,去了兴元三年一直简朴如小吏,占据了道德高地。

    这话大义凛然,道理确实如此,但有多少人能做到?

    要朝野上下都能这样,那开封的确是足够大了。

    所以说开封现在***仄,关键还是人心不足。

    这个逻辑是铁逻辑,谁都无法辩驳。

    “若谁都如同贾琰一般,只是一推官,便能住万贯豪宅,家中数百人,别说开封,连洛阳都容不下!”

    他这话斩钉截铁,叫宰执们都一个个正色肃然。

    隐晦点出洛阳,这皇子说话又高明了不少。

    “大宋开国没多少年,却有了这等以往王朝几十年才有的积弊,照我说,该从上到下好好查一查贪腐,先从乌台查起!”

    皇子终于亮出了刀锋,要杀人了!

    此刻的孙林,看起来面相狰狞,让人不敢正视,心生畏惧。

    不先查开封,从乌台查起,也真是妙。

    薛居正没有其他爱好,只喜欢吞服道家金丹,家中宅子也不大,所以他自然超然物外。

    看着一干大员面色难看,心中也是快意,忍不住想为皇子击掌叫好。

    关键不直指赵光义的开封府,而是直言贪腐严重,乌台这监察是白监察了。

    要动刀,也是先从乌台动起。

    先前御史屈广恒站出来打击皇子,没几天就有此回报。

    “官家!我等俱是清白,察院更是尽心尽力。”

    御史中丞张蔼跪伏在地上,以头抢地。

    他说话漏风,是缺了两颗门牙。

    说起来也好笑,这张蔼去年入宫觐见赵匡胤,因为赵匡胤忙着打鸟,便数落了几句,结果被赵匡胤火起一拳,砸掉了两颗门牙。

    孙林翻了白眼,“既然察院尽心尽力,想必负责察院的监察御史欺上瞒下?那贾琰一个推官住这么大的宅子,竟无人发觉?”

    张蔼差点突出血来,简直欲哭无泪。

    但他的确无可辩驳。

    赵匡胤连忙止住孙林的话头,“中丞忠心尽责,这朕知道的很清楚,不要胡乱攀咬!”

    他对张蔼还是挺内疚的,去年被他打落两颗门牙,这张蔼也不气恼,趴在地上找牙齿。

    说要找到两颗牙齿,去讲给史官听这事,让史官记载下来。

    当时可把他吓出一身冷汗,又怕史笔如刀,又怕张蔼决绝。

    看到孙林的目光又突然扫过来,沈义伦等几位政事堂大佬居然心中突突。

    沈义伦连忙朝着赵匡胤躬身大礼,“官家,臣有罪!臣家宅院颇大,细想的确是贪心不足!”

    他家是赵匡胤赏赐的宅子,自己后来出钱兼并了两家邻居,但还是侵占了街面。

    若想不被当做皇子的靶子,还是主动点承认。

    不承认自己人心不足,那便是跟贾琰一样的人物了。

    可以说皇子这一手,让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很难受。

    孙林当然见好就收,“这侵占街面,或许是上下如此,从者甚众,故而随波逐流也是有的。也或许确实是大流如此,乌台察院一时之间监察不过来,也是有的。”

    赵光义与沈义伦等大佬都默不作声。

    实际上是不敢做声,刚才皇子话里头的意思很明显,你监察御史要么是尸位素餐,要么就是对贾琰贪腐不闻不问。

    为何不闻不问?

    要么就是忌惮晋王,宁肯当瞎子哑巴失职,要么就是跟贾琰同流合污。

    这都是大罪!

    政事堂也是一样的道理。

    看到自己儿子胡搅蛮缠,居然占得上风,赵匡胤心里颇有几分欢喜,又不能表露在外。

    “雪愈发大了,都回去吧!清查贪腐者,以及个别贪得无厌者便可,也不要搞得人人自危……”

    说的含糊其辞,等于是不了了之,这场论战没有胜者败者。

    顶多有几个倒霉蛋会被推出来顶缸。

    但人心往后却是要变了。

    那些中下层官员,大多没有宅子,会无比欢迎人心不足这个说法。

    而既得利益者,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还是要冒大不讳。

    因为张蔼再不行动,自己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张蔼可的的确确是个忠臣。

    雪地里交锋只是短短片刻罢了,可许多人都出了一身汗,只觉得像是过了好半天。

    下午本来是要去大相国寺烧香的。

    赵匡胤让薛居正陪着契丹人烧香,然后送契丹使节回去。

    让赵光义与张蔼一同送李煜夫妻回家,再商量办理今天的案子。

    自己则折回皇宫。

    “你随我回宫!”赵匡胤朝着孙林瞪了一眼。

    孙林却是知道,这是要面授机宜了。